蔡依
【摘要】當下初中語文教學越來越重視整本書閱讀的指導,本文以《蘇東坡傳》整本書閱讀之推薦閱讀型教學為例,提出以課文學習為切入口,激發(fā)學生整本書閱讀興趣;以教學設計為承載體,指明學生整本書閱讀路徑;以學生學情為出發(fā)點,組織學生整本書閱讀學習;以閱讀評價為觀測窗,評價學生整本書閱讀效果,從而完善“推薦閱讀型”整本書閱讀教學的策略。
【關(guān)鍵詞】初中語文;整本書閱讀;推薦閱讀型;教學策略
統(tǒng)編初中語文教材格外注重向課外閱讀延伸,“建構(gòu)‘教讀—‘自讀—‘課外閱讀組成的‘三位一體的閱讀教學體系”。因此,在初中語文教學中重視從課文教學出發(fā),拓展整本書閱讀,是極為重要的任務。
目前,初中語文整本書閱讀教學有推薦閱讀型、閱讀指導型、階段交流型、匯報總結(jié)型等不同課型。這也就要求語文教師要針對不同的課型,采取不同教學策略。筆者以《蘇東坡傳》整本書閱讀之推薦閱讀型教學為例,從激趣學習、精心設計、合理組織、評價促學等四方面,論述推薦閱讀型整本書閱讀教學的策略。
一、以課文學習為切入口,激發(fā)學生整本書閱讀興趣
初中語文推薦閱讀型整本書閱讀教學,與一般意義上的推薦閱讀有很大的區(qū)別。這不僅僅是因為推薦閱讀型整本書閱讀是作為一種教學方式,更主要的是緣于推薦閱讀型教學有一個激趣、設計、組織、評價的過程,其看似“無為而學”實則“有所作為”。深入研究語文課程標準就會發(fā)現(xiàn),除了要求初中生每學期閱讀一定字數(shù)的名著以外,課標還推薦了相應的書目,如魯迅的《朝花夕拾》、老舍的《駱駝祥子》、吳承恩的《西游記》等等。那么這些名著的閱讀,除了以課程化、教學化的形式閱讀以外,更多的在于課外閱讀,即通過推薦閱讀來推動整本書閱讀。而在當下快餐文化的氛圍影響下,要引導學生進行自主閱讀,就必須重視學生閱讀興趣的激發(fā)。
筆者認為,由于初中生的認知水平與學業(yè)壓力,推薦閱讀型整本書閱讀的興趣要始于課文,加強與課文學習的聯(lián)系,使學生閱讀過程能與課文學習相映襯,從而在鞏固知識的基礎上,又能極大地拓展學生的視野。筆者在《記承天寺夜游》的教學中,就多次利用教學過程,如作家介紹、作品介紹等,不斷激發(fā)學生認識并了解蘇軾的興趣。在介紹到作家詩、詞、文、賦、書、畫無一不通且無一不精時,筆者就用了“如此全才,歷史罕見,中外莫不如此”。這一個點評之高,就激發(fā)了很多學生想了解蘇軾的生平與作品的興趣。而在“精讀課文,與文本對話”環(huán)節(jié),更指出“閑人”表面上是自嘲地指自己和張懷民,實質(zhì)上,蘇軾卻是為自己的行為而自豪———月夜處處都有,只有情趣高雅的人才能欣賞,而只有懂得欣賞才有美,因此此時此地的月夜也是最幸運的。除此之外,更把“閑人”包含了作者郁郁不得志的悲涼心境,并與其在政治上有遠大的抱負形成對比,再結(jié)合其創(chuàng)作高峰(公元1082年左右),感受蘇軾的寫作風格。這樣一來,學生就被調(diào)動起來,因為在這些介紹中,涉及到蘇軾創(chuàng)作頂峰、風格形成與轉(zhuǎn)變、政治抱負及個人遭遇等。因此,當筆者教學之后推薦學生閱讀林語堂先生的《蘇東坡傳》時,很多學生就迫不及待想著下課后去找書。由此可見,只有將課文學習與整本書閱讀教學聯(lián)系起來,并以課文來激發(fā)學生閱讀興趣,才能使整本書閱讀更有動力。
二、以教學設計為承載體,指明學生整本書閱讀路徑
雖然興趣是最好的教師,但對于初中學生來說,教師更要重視將推薦閱讀型整本書閱讀作為一個教學設計,才能真正引導學生更好地開展整本書閱讀。否則,即使教師推薦的話再動聽,懸念設計得再好,學生在看的過程沒有辦法看到精彩之處,那么整本書閱讀反而令學生大失所望。
科學設計推薦閱讀型整本書閱讀教學,要做好三方面的工作:第一,推薦建議要有見地,并能形成閱讀線索。如推薦學生閱讀《蘇東坡傳》時,筆者就以蘇東坡創(chuàng)作為主線,推薦閱讀中重視其代表作創(chuàng)作時間與創(chuàng)作風格的形成,輔之以其政治經(jīng)歷,這樣學生在閱讀過程中就能比較有興趣閱讀下去。第二,推薦過程中,要將推薦指導轉(zhuǎn)換為一個個懸念破解。如課文中著一“閑”字而矛盾心理盡顯,那么這樣的風格與蘇軾經(jīng)歷、同時期創(chuàng)作《前赤壁賦》《后赤壁賦》有何關(guān)聯(lián)?這樣一來,學生的視野與閱讀的方法、策略就會逐步挖掘出來,從而促進學生良好閱讀習慣的養(yǎng)成。第三是推薦閱讀型整本書閱讀教學,還要給學生想象空間,啟發(fā)學生從多層面、多視角開展探究性閱讀活動,從而促進學生向自主、探究學習方式轉(zhuǎn)變。在推薦閱讀《蘇東坡傳》時,筆者引導學生思考:如果讓你籌建“蘇東坡紀念館”,你覺得首選地點在哪里,并說明理由。此問題一出,可謂“一石激起千層浪”,學生馬上自覺關(guān)注《蘇東坡傳》中的重要時間節(jié)點、時間、地點、人物以及蘇軾的思想變化,為自己的選址做充分準備。當然,這三方面的工作是主要方面,其指向了學生與課文緊密聯(lián)系下的拓展閱讀目標。
三、以學生學情為出發(fā)點,組織學生整本書閱讀學習
在科學設計好推薦閱讀型整本書閱讀教學后,就是進行精心組織學習。由于初中學生本身的課程較多,學業(yè)壓力較大,且面臨著青春期身心變化的影響,組織整本書閱讀學習,更要重視學生的具體學情。
在推薦閱讀《蘇東坡傳》時,筆者嘗試采用了小組合作式閱讀。其主要模式如下:其一,組織學生根據(jù)興趣、愛好、交往等因素,自行組織《蘇東坡傳》閱讀小組,并自行選出小組長。其二,每個小組自覺制訂《蘇東坡傳》閱讀進度表,并按進度通過截圖、小視頻等形式向筆者匯報。其三,組建小組學習微信群,共同交流閱讀《蘇東坡傳》的心得與體會。其四,共同撰寫《蘇東坡傳》閱讀讀書報告。一開始,很多學生都不習慣,認為他們又多了一項學習任務,但隨著閱讀習慣的培養(yǎng)與小組合作閱讀的推進,很多小組都會不斷調(diào)整自己的閱讀計劃與進度,充分利用課余時間來規(guī)劃閱讀。這樣一來,不僅學生在推薦閱讀教學中完成了閱讀學習目標,而且還開始有規(guī)劃意識,從而為其未來學習奠定基礎。而作為推薦閱讀的主導者教師,筆者除了查看學生進度以外,還會利用進度表或計劃表,參與到每個小組中,在答疑解惑中引導學生更好地開展《蘇東坡傳》的閱讀。
四、以閱讀評價為觀測窗,評價學生整本書閱讀效果
要想全面評價學生推薦閱讀型整本書閱讀效果,就必須采取量化標準。在實際工作中,筆者就形成了“三個一”的評價模式,分別為一份讀書報告、一場心得分享、一次讀后競賽,即每個小組要提交一份讀書報告,且這份讀書報告不能抄襲;學生完成整本書閱讀后,筆者會開展一場閱讀心得分享會,讓學生們自由分享。如有學生從蘇東坡一貶再貶,卻依然活出人生的精彩,感受到他的豁達氣度與赤子之心;也有學生將《記承天寺夜游》與《前赤壁賦》的風格對比,從而突出借月抒懷的特色等等。這些心得,對學生學習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組織一次讀后知識競賽,是學生們最歡迎的事情,因為這不僅是學生小組閱讀成果的檢驗,學生爭強好勝心被調(diào)動起來,而且還關(guān)系到“面子”與獎勵問題。一般優(yōu)勝的小組會獲得意想不到的獎品,如讓筆者玩真心話大冒險,或者他們想要的小禮物等。透過“三個一”的評價,語文教師既可以檢測學生的整本書閱讀效果,包括階段性成果與過程性成果,又會發(fā)現(xiàn)推薦閱讀型整本書閱讀教學需要優(yōu)化的地方。
總之,初中語文推薦閱讀型整本書閱讀教學,以課文為激趣點又不離開課文,在拓展學生閱讀視野、豐富學生閱讀知識的同時,更指導學生在整本書閱讀過程中轉(zhuǎn)變學習方式,走向自主、合作、探究學習,從而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
【參考文獻】
[1]徐飛.共生教學視域下的整本書閱讀———以《鄉(xiāng)土中國》為例[J].語文建設,2019(23):8- 11
[2]李歡.初中整本書閱讀活動的實施策略———以《紅樓夢》研讀為例[J].語文月刊,2019(07):11- 14
(福建省寧德市蕉城區(qū)蕉城中學,福建寧德35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