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望蘭
摘 要:經(jīng)濟壓力的增大使得很多父母在生下孩子后不久就外出打工,尤其是一些經(jīng)濟條件比較差的農村家庭。父母外出打工,使得孩子從小就交給爺爺奶奶隔代養(yǎng)育。隔代養(yǎng)育的缺陷在于過度溺愛或者過度忽視孩子的感受,這兩種反差都會導致兒童成長后形成性格缺陷。如何以道德育人,讓“問題學生”不再滋生,成為當下中小學教育的研究重點之一。
關鍵詞:道德育人 問題學生 班主任
轟動全國的問題少女“飛人”羅妹姑的經(jīng)歷令人感慨萬分,羅妹姑的慣盜、叛逆并非偶然,是家庭的過失,是社會的過失,也是學校教育的過失。這是對教育界的一個警醒,避免再有第二個“羅妹姑”出現(xiàn)。在小學教育中,要讓問題學生不再滋生,最好的辦法就是貫穿德育,用愛來暖化每個叛逆學生的心,讓問題學生變成良好學生,給他們一個璀璨的年華。
一、開展道德實踐,解讀學生內心,找出學生叛逆的原因
“一日為師,終身為父”,古代對傳授學藝的師傅的敬仰如父,即使是到了如今,老師依然是學生們心中敬仰的人,班主任則是學生在學校的“父母”。尤其是對于農村留守兒童,他們更需要班主任的關愛。再叛逆的小學生,在其內心深處也有柔軟的一面,就如“飛人”羅妹姑,雖然她痛恨自己的父親,以偷盜來維持自己的生計,但是在其內心深處,卻仍然有著親情存在,當她爺爺生病住院時,她第一時間包車回去看望他。故而,作為一名小學班主任,應當試圖走進每個學生的內心,尤其是叛逆的問題學生,了解他們內心的想法,想辦法讓自己成為他們的知己、聆聽者,只有如此,才能對癥下藥,根除他們叛逆的“病根”,最終將他們掰回正道。
比如,在我擔任小學五年級班主任時,我們班上有1名叛逆的學生,上課表現(xiàn)為經(jīng)常打瞌睡、做小動作、愛說悄悄話,課外經(jīng)常打游戲機、和社會人士打架、偷家里的錢出去網(wǎng)吧上網(wǎng)。根據(jù)表現(xiàn)判斷,該名學生屬于叛逆比較嚴重的“問題學生”,如果不及時制止他們的錯誤行為和加以撥正而任其自由發(fā)展,那么最終的結果將很有可能使得該名叛逆學生走向非正道。為了將這該名叛逆學生撥亂反正,我對該學生做了詳細的家庭背景調查:該學生為留守兒童,父母結婚生下他不久后就外出打工,1年回來2-3次,逗留短短數(shù)天就又外出打工,其是由奶奶一手帶大,奶奶對他溺愛有加,從不責備打罵。作為學生父親,對該學生的教育方式就是直接打罵,不管孩子做什么事情,只要其認為是錯的就用棍子的方式來解決問題,在知道自己孩子會偷錢時,直接將他吊起來鞭打。最初,孩子被打還會哭著求饒,打到后面孩子只是落淚,都不再求饒,對父親又懼怕又痛恨。在了解了該名學生的家庭背景后,初步可以斷定該學生的家庭教育方式的粗陋的“棍棒式教育”,學生從小缺乏關愛,作為最親的父母親并不在其身邊給予常人擁有的父愛母愛;同時還缺乏聽他內心話的人,與奶奶雖然感情好但是缺乏溝通;對于自己的行為缺乏判斷標準,缺乏有效引導。
對此,我擬定了“挽救叛逆學生,避免出現(xiàn)第二個羅妹姑”的方案。第一步,和學生拉近距離。利用周末時間,經(jīng)常到該學生的家中跟該學生及其奶奶聊天,讓他放下防備心理,感覺我更像是一個親近的長輩,又像是一個親密的朋友。除了聊天之外,還經(jīng)常引導他幫助奶奶做些家務,比如幫奶奶洗菜,打掃衛(wèi)生,和奶奶一起做家鄉(xiāng)美食等,使孩子明白熱愛勞動是中良好的品質,同時幫助家人或者他人也是一種助人為樂的良好品德。第二步,利用周末時間和每天放學后的1個小時給學生補習,在拉近和學生距離的同時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以自己感染學生,讓學生愛上讀書,并用實例來告訴他只有努力讀書才能提高自己的本事,才能讓自己和奶奶過上好日子。第三步,給該學生擔當班干部的機會,讓學生與其他同學有更多的時間接觸,讓他加入班級這個大家庭中,感受到來自同學的關心之愛。并且在同學相處之下養(yǎng)成互助、團結、共進勉的良好品德。經(jīng)過數(shù)月的努力,該名學生班級上的陋習和課外的打游戲機、偷錢上網(wǎng)等不良習慣都發(fā)生了改正,慢慢地變成一名具備熱愛生活、熱愛勞動、熱愛班級、熱愛學習、尊老、團結、互助、積極上進的良好學生,學習成績從倒數(shù)第二名提高到班級前十。
二、家?guī)煍y手合作,用愛感悟學生,讓道德教育根深蒂固
家庭教育是孩子的啟蒙老師,家長的態(tài)度決定了孩子的行為。在拯救叛逆“問題學生”的道路上,要老師的努力,同時也需要家庭的配合??梢哉f,除了班主任要努力之外,家長的配合也是極為重要的,是撥正叛逆學生的不可或缺幫手。比如前面提到的在對叛逆學生的拯救中,我從該學生的內心中,我聽到了他其實很想努力賺錢給他奶奶過上好生活,偷錢只是為了去打游戲,聽人說打游戲也可以賺錢;他覺得在這個世界上只有奶奶一個親人,自己的父母并不愛他,父親對他不是打就是罵,母親對他很少關愛,每次回來留些錢給他就又離開了。
對此,我還聯(lián)系了該學生的父母,將該名學生的心里話和正在實行的方案與他們進行溝通,獲得了他們的理解,他們也非常愿意地參與到了我的行動中來,根據(jù)我的建議,母親開始會時不時買一些小禮物寄回來送給孩子,父母親也會在周末我在的時候發(fā)視頻過來與孩子視頻聊天,并囑咐孩子要認真讀書,通過讀書來改變自己的命運。同時,父母也應該給孩子灌輸尊老愛幼的良好道德風范,在平時應該給老人買一些衣物等。在這樣的行動之下,該名學生與父母親的關系發(fā)生了很大的改變,他們更加親密了!這個改變也讓孩子變得樂觀了起來,顯然孩子的病根在于缺少父母之愛,當他有了這層愛之后,他頓時覺得渾身很有力量,樂觀能量急劇升高。
結語
總而言之,對叛逆學生開展德育教育越早越好,在小學階段在最好的教育階段,避免小學生在錯誤的道路上越走越遠。而在開展德育教育中,班主任需要擔起最重要的角色,作為孩子的父母或監(jiān)護人,更需要參與其中,通過開展道德實踐活動和濃濃的愛來感動學生,以愛感化他們走上正途,使其內心和行為向著積極的、光明的、樂觀的方向發(fā)展。
參考文獻
[1]馬玉霞.以愛施教,以情動人——淺談小學班主任德育工作的開展[C].2018.
[2]賴錦群.不忘初心,師愛無悔——淺談小學班主任德育[J].新課程(小學),2019(4):190-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