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曉慧
【內容摘要】隨著素質教育的推進和新課程的改革,為了改變傳統(tǒng)應試教育在我國殘存的問題。建立起新型的師生關系,樹立起學生的主體地位。一體化教學模式結合了學生學習的情況和改革的現狀,將“教、學、做”一體化,此種教學模式有利于學生提高學習的主動性,培養(yǎng)學生的個性色彩。
【關鍵詞】一體化 初中語文 教學 模式 構建
前言
樹立教育和新課改下的語文教學目的不再只是提升學生的學習成績,而更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個人能力,在此基礎上,語文教學必須創(chuàng)新教學理念,在實踐中發(fā)揮教學該有的作用,強化學生的參與性和學習的積極性。語文學習中將教、學、做融為一體,使學生在語文學習的課堂中邊學邊運用,從而促使學生的語文學習能力的提升和語言表達能力的增強。
初中語文一體化教學模式融合了語文教學在課堂中的所有環(huán)節(jié),它以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為目標,將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結合起來,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1]。讓所學知識能夠得到立即的運用,及時反映在日常生活中所可能會遇到的問題,以提高學生的語文實際能力。
一、語文一體化教學及其意義
初中語文一體化教學模式融合了語文教學在課堂中的所有環(huán)節(jié),它以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為目標,將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結合起來,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1]。讓所學知識能夠得到立即的運用,及時反映在日常生活中可能會遇到的問題,以提高學生的語文實際能力。在語文教學中運用一體化教學具有下面意義。
1.與生活接軌
傳統(tǒng)的語文教學更多的是偏重于對理論上的學習和認知,與實際生活的所需差距較大。初中生在語文課堂上所學到的語文知識,在現實中的實際應用并不多[2]。偏于空中閣樓,不利于學生以后走入社會。因為初中是一個轉折的過程,有一部分學生在中考之后將步入社會。而在社會中所需要的語文知識和傳統(tǒng)語文教學中所學的知識相差甚遠。不利于學生適應社會、適應生活[3]。
2.改變師生的關系
在傳統(tǒng)的語文教學上,老師是課堂的中心,學生只是被動的吸收老師所灌輸的一些知識。而課堂只是教學目標而設定的一個特定場所,學生并沒有獨立思考的空間,也沒有機會去積極發(fā)言,參與進課堂的教學中[4]。這導致課堂的整體氛圍不夠活躍,課堂效率也比較低。在與部分學生進行談話交流之后,我們意識到大多數學生認為語文課是可有可無的,并不如數學英語重要。所以我們必須要轉變學生這一思想,通過改革讓學生們學習到實踐性較強的知識,讓他們意識到語文在日常生活的重要性。
三、構建初中語文一體化教學模式的具體措施
1.教材編寫要與時俱進
在傳統(tǒng)的教學中,我們必須遵循教案的標準。教學大綱和教材始終是不變的。這只需要根據交換照本宣科即可,并沒有考慮到學生的需求與實際生活發(fā)展的變化。教材過于老舊與生活發(fā)展脫軌,導致學生所學知識過于脫離現實,在現實生活中無法得到恰如其分的運用。而在語文一體化教學模式上,教編需要不斷的與時俱進。從根本上改變了與社會需求脫節(jié)的現狀,符合時代發(fā)展的需要[3]。增強聽、說、讀、寫的實際應用的板塊比重,使學生在學習基礎知識的同時也能夠提高語文實踐運用能力。
2.教學要因材施教
每個學生都是獨立的個體,他們所學知識的能力也各有不同,他們擅長的部分也都有偏差。所以作為語文教師,我們需要關注學生之間存在的差異性,發(fā)揚他們所長,彌補他們所短。根據他們在聽、說、讀、寫、理解方面的各項能力的表現,進行針對性訓練,強化性訓練。讓學生全身心投入到一體化的教學模式當中,用心交流是最好的導師,引導他們學習發(fā)展。
3.學習要營造和諧的環(huán)境
初中語文教學是培養(yǎng)學生綜合能力的一個過程,在初中語文課堂上除了培養(yǎng)學生對課本知識的掌握能力。還可以在教學中為學生提供一個小舞臺,創(chuàng)造一個寬松和諧的環(huán)境,讓學生更多的去鍛煉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和知識儲備能力及運用能力。比如,通過開展一個招聘會的主題,讓學生踴躍參與,充分展現“教、學、做”一體化教學模式的優(yōu)勢,提高學生語文的綜合能力,以及整體素質。讓語文教學不止漂浮于傳統(tǒng)的語文課堂的表面,讓學生能夠在課堂中掌握真正可用的知識,讓語文成為名副其實的主科。
四、總結
一體化教育不僅只可以用于職業(yè)教育當中,也可以應用于基礎教育之中。職業(yè)教育、基礎教育歸根結底就是為了促進學生在社會中的生存能力。如果一體化教育能夠提高學生的生存能力,提高學生在生活中的語言表達能力和閱讀理解能力,我們也可以采納進入基礎教育之中。初中語文本來就是比較注重與學生的實際能力的培養(yǎng),而非理論性知識的培養(yǎng)。所以在初中語文的教學中采用一體化教學也是符合義務教育的要求,符合素質教育和新課改的要求。
【參考文獻】
[1] 郝曉榮.高效課堂學生閱讀能力培養(yǎng)的研究[J]. 新絲路,2016,(002):34.
[2] 于淑彬.打造高效課堂精心培養(yǎng)學生獨立閱讀能力[J].讀與寫(上,下旬),2013,(17):102-102.
[3] 陳力.培養(yǎng)學生閱讀能力,打造高中英語高效課堂[J].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教師版),2016,(15):45.
[4] 楊鈞蓮.培養(yǎng)學生閱讀能力,打造高中英語高效課堂[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2,(22).
[5] 師改梅.培養(yǎng)學生閱讀能力,打造高中英語高效課堂[J].軟件(教育現代化)(電子版),2014,(4):118.
(作者單位:甘肅省正寧縣山河初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