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永霞
摘 要:學前教育是幼兒接受學校教育的開端,教師需要在開展教育教學活動的同時,確保教學的趣味性。因此,本文對游戲教學在學前教育中的意義及作用進行了分析,并從“實際生活”“身體素質”“社會實踐能力”等幾個方面對學前教育中如何開展游戲教學進行了研究。
關鍵詞:學前教育;游戲教學;應用策略;教學研究
中圖分類號:G6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3-9132(2020)19-0174-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0.19.086
在童年時代,游戲既是幼兒最好的伙伴,也是教育他們的最佳實踐活動[1]。學前教育中,健康的游戲活動不僅可以提高幼兒游戲的能力,還能夠幫助他們對社會交往有基本的了解。可以說,一個好的游戲設計有助于培養(yǎng)幼兒的學習興趣,并進一步激發(fā)他們探索新知識的愿望。因此,在幼兒教育中,教師需要更好地將游戲與教育教學結合,創(chuàng)造一個愉快的游戲教學環(huán)境,提高幼兒課堂游戲教學的興趣,進而提高幼兒的道德水平。
一、學前教育中開展游戲教學的重要性
(一)游戲教學是幼兒社會性發(fā)展的主要方式
隨著幼兒的不斷成長,他們需要對世界的內在動力進行細致的了解,因此,學前教育對于幼兒思維能力的發(fā)展是極其重要的[2]。但是,在教育中,他們沒有辦法像成年人一樣參與社會實踐來取得有效的信息。因此,學前教育中開展游戲教學能夠促使幼兒在游戲的實踐過程中,完成對世界的認知過程。游戲就是社會活動的簡單縮影,通過極富趣味性的形式來表現復雜的社會行為,促使其符合幼兒的認知水平,減少幼兒的認知困難,促使幼兒能夠在游戲中學會處理各種各樣的社會關系,進而促進幼兒社會性的發(fā)展。
(二)游戲教學是幼兒心理健康發(fā)展的基礎保證
通過具體的實驗表明,現在大多數幼兒的心理障礙是由于社會交往能力貧困造成的。因此,學前教育中游戲活動的開展,教師必須注重幼兒之間的相互溝通,從而確保幼兒的情緒與情感能夠得到發(fā)展,從而實現開展游戲教學的目的。同時,在游戲的過程中,教師需要與幼兒進行交流,從而培養(yǎng)幼兒的溝通能力,使他們更愿意與周圍的人交流。當然,教師也要讓幼兒保持輕松愉悅的態(tài)度,開展學習活動。
(三)游戲教學是幼兒身體發(fā)育的促進手段
幼兒期是幼兒健康成長和發(fā)展的黃金時期,因此,幼兒教師需要在學前教育中重點關注幼兒身體發(fā)育的情況,利用有效的手段幫助幼兒健康成長。在幼兒園的教育中,除了日常的體育鍛煉能夠促進幼兒健康成長外,游戲活動的開展也是幼兒鍛煉身體素質的主要方式。游戲活動的有序開展不僅可以促使幼兒能夠保持一個愉悅的心情,還能夠實現鍛煉幼兒身體的目的。因此,在學前教育中應用游戲教學的方式能夠改善幼兒的身體機能與身體協調性和靈活性,進而幫助幼兒養(yǎng)成健康的體質。
二、學前教育中游戲教學的功能作用
(一)激發(fā)幼兒學習興趣的基本途徑
游戲教學是眾所周知的,對于學齡前幼兒來說,他們對世界的大部分知識都來自實際生活。生活中有趣的事物可以吸引幼兒的注意力,從而激發(fā)他們積極思考和探索的學習欲望。因此,可以說激發(fā)幼兒的興趣是促進幼兒開展知識學習的關鍵,所以,教師通過游戲教學的手段,進一步激發(fā)幼兒的學習興趣,從而讓幼兒對學習的興趣發(fā)展成對學習的熱愛。在學前教育內容的開展中,幼兒教師必須認真觀察幼兒在學習課堂中的具體表現,并根據幼兒人格發(fā)展的特點和心理知識與具體的課程內容,將游戲教學有效地融入幼兒教學中。除此之外,幼兒教師需要關注幼兒的日常生活習慣與能力,開發(fā)更具吸引力和趣味性的游戲。當然,教師在不確定幼兒的興趣和具體習慣之前,應積極參與到幼兒當中,通過不斷積累經驗,更新教學觀念,在學前教育中結合增強幼兒學習興趣的基本途徑,讓幼兒提高學習興趣。
(二)增強課堂教學趣味性的主要手段
愛玩游戲是幼兒的天性,而游戲化教學是增強課堂教學趣味性的主要手段。因此,幼兒教師需要尊重幼兒的這一特性。同時,教師要重視課堂教學的趣味性,充分利用幼兒“貪玩”這一特點,采取有效措施,通過開展游戲教學的方式,提高幼兒在有趣游戲中的綜合能力。同時,教師在學前教育中結合游戲活動開展課堂教學,一方面可以激發(fā)幼兒的學習興趣,另一方面可以提高學前教育的課堂教學效率。教師在游戲活動的幫助下,不僅能夠提高幼兒的思維能力,還能夠增強他們的游戲規(guī)則意識,促使在確保課堂紀律的前提下增加課堂學習的趣味性。這種游戲化教學在提高幼兒學習動機的同時,對幼兒大腦的發(fā)育同樣也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師應結合幼兒的思維特點,開展有針對性的游戲活動,從而發(fā)揮游戲教學手段在增強課堂教學趣味性方面的作用。
(三)提高幼兒道德水平的重要舉措
幼兒園教學內容與游戲活動的融合,不僅豐富了幼兒在幼兒園的生活,還發(fā)展了他們各種感官功能。在游戲中,教師可以向幼兒滲透一些正確的道德觀念,從而在潛移默化中培養(yǎng)他們的氣質,進而提高幼兒的道德修養(yǎng),讓幼兒在有趣的課堂游戲中健康成長。幼兒教師需要引導幼兒在游戲活動中產生好奇心,積極探索和觀察,培養(yǎng)發(fā)散思維。同時,教師還需要在課后反思游戲活動的作用。在下一次的游戲教學中,設置不同的情境,從而讓幼兒能夠在體驗不同的情境中,形成幫助他人與分享的良好品質。
三、學前教育中游戲教學的應用策略
課堂游戲活動是一種有效的教育方式,幼兒教師需要將游戲元素與幼兒的心理發(fā)展結合起來,在學前教育中提出“樂學”和“愛學”的教學特點。學前教育和教學的關注重點是幼兒的身心健康,然而幼兒的身心發(fā)展尚未處于不成熟階段,他們在單一的教學方式中無法全程集中注意力,而游戲教學模式的開展更能吸引幼兒的積極參與,從而使幼兒將注意力集中于游戲活動中。在具體的教學中,幼兒教師應當結合這一時期幼兒的認知特點和身心發(fā)展,營造愉快的教學氛圍,將游戲化教學的模式應用于課堂教學中,讓幼兒能夠熱情地參與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