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雅娟
摘 要小學體育教學是促進小學生身體快速成長,提升學生身體素質的重點教學內容,是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途徑。在以往的小學體育教學過程中,由于體育并不屬于考試范圍內,因此很多體育教師以及其他學科的教師都不重視體育課程的開設,導致體育課出現(xiàn)形式化的現(xiàn)象,不利于學生體育核心素養(yǎng)的形成。小學體育教師應當合理地使用游戲教學法,將體育游戲與體育教學進行有機融合,給學生提供高效的體育課堂,促進學生體育水平的提升。本文立足于培養(yǎng)小學生體育素養(yǎng)的角度,深入分析了促進體育教學和體育游戲相結合的有效教學策略。
關鍵詞小學;體育教學;體育游戲;有機結合;研究
中圖分類號:G628,G804.85,A71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20)10-0140-01
在新課改理念實施之后,傳統(tǒng)的體育教學模式已經逐漸被各個學校而摒棄,取而代之的是高效的游戲教學法,明顯改變了體育教學現(xiàn)狀,提升了體育教學效率。體育教學不僅是提升學生身體素質的教學科目,同時還能激發(fā)學生對體育運動的熱愛之情,對學生的綜合水平提升有重要意義。小學生的好奇心強,性格活潑好動,因此枯燥單調的體育訓練模式并不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體育游戲能夠滿足學生的內心娛樂需求,使學生在良好的課堂氛圍中展開體育學習。體育教師需要根據具體的訓練內容設計體育游戲,保證體育游戲能夠提升課堂的教學效果,促進學生體育素養(yǎng)的形成。
一、利用體育游戲進行熱身運動
熱身運動是體育教學的重要教學內容之一,能夠起到保護學生的作用,使學生在活動時不會出現(xiàn)運動損傷。同時,在小學體育教學的大綱中,也要求體育教師必須對學生進行熱身訓練,使學生的身體能夠負擔體育訓練。因此,小學體育教師必須要重視熱身訓練的重要性,對在運動中容易出現(xiàn)運動損傷的部位進行活動。以往的體育熱身運動較為單調,主要通過扭動或者轉動各個關節(jié)來進行熱身。這種熱身運動降低了學生對體育的學習興趣,教師可以通過體育游戲來讓學生進行熱身,在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的同時使學生進行充分的熱身。
例如,教師可以以接力賽跑的方式,來調動體育課堂氛圍,使學生活動起來。學生以6人為一組站成一排,第一位同學從起始位置跑一個往返將接力棒傳遞給第二位同學,直到全部人跑完。對完成時間最長的一組進行懲罰,可以要求學生進行合唱、朗誦等,能夠將體育課堂氛圍充分活躍起來,也能使學生的身體適應運動的狀態(tài)。
二、利用體育游戲豐富教學內容
在以往的體育教學中,教師的體育訓練通常為跑步和學習廣播體操,這種單調的體育訓練內容容易降低學生的訓練積極性,不利于培養(yǎng)學生對體育的熱愛之情。教師可以通過體育游戲的方式來增加體育訓練內容,提升學生的體育知識理論儲備,促進學生體育水平以及綜合能力的提高。同時,也可以使體育課堂變得更加有趣味性,使學生都積極地投身到體育運動中去,提升體育訓練效果。例如,跳繩是一項老少皆宜的活動,通過跳繩可以鍛煉學生的臂力以及彈跳力。教師可以開展跳繩比賽,以個人為單位,在一定時間內跳的最多的則是優(yōu)勝者。在進行跳繩游戲比賽之前,教師需要告知學生跳繩的技巧以及正確的運動方法,避免學生出現(xiàn)運動損傷。
三、開展合作訓練,培養(yǎng)合作意識
很多體育訓練內容都需要以合作的形式來完成,因此通過適當的體育游戲能夠提升學生的合作能力,為小學生今后的社交打下良好的基礎。教師需要選擇適合學生身體發(fā)展特點的運動訓練項目,避免由于過度疲乏而導致學生出現(xiàn)運動損傷。足球、籃球等都是需要進行配合的體育運動項目,通過對這些項目的訓練,學生能夠明白合作在團隊中的重要性,使學生認識到真正的體育精神。例如,教師可以讓學生進行籃球訓練,每5個人為一個小組,兩組為一大組進行籃球比賽。競爭類的體育游戲能夠體現(xiàn)出體育運動的競技本質,同時也能激發(fā)學生內心對贏得比賽的欲望,調動學生的斗志。在籃球比賽的過程中,總是有人投籃,有人傳球,在比賽的過程中學生會逐漸體會到籃球運動中的競技精神、合作精神以及奉獻精神。
四、結語
體育是一類流傳已久的文化活動,蘊含著豐富的文化與精神,是提升社會各個群體思想意識的重要途徑,是人類在社會發(fā)展過程中所產生的表達文化。體育不僅能夠簡單地提升人們的身體各項機能水平以及免疫力,同時還能使體育文化不斷地傳承下去。因此,為了全面響應教育部門的素質教育理念,小學必須要開展科學、有效的體育教學,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小學體育教師要認識到體育游戲在體育教學中的優(yōu)勢,增加體育課堂的趣味性,激發(fā)學生對體育運動的熱愛之情。
參考文獻:
[1]田佳鵬,劉少虎,劉夢辰,雍晨輝.大數據背景下東北地區(qū)趣味田徑在小學體育課堂中的教育作用研究[J].信息記錄材料,2018(05):186-188.
[2]張漢良.巧用游戲教學法構建“四有”新課堂——新樣態(tài)課堂背景下小學低段體育游戲化教學的應用探究[J].體育教學,2019(09):26-28.
[3]任海龍,王剛,管帥.情景?情感?符號:小學體育滲透德育路徑探究——基于互動儀式理論視角[J].體育教學,2019(08):18-20.
[4]劉洋,張洪雨.在跑類體育游戲教學中發(fā)揮速度快學生作用的實用妙招——基于水平二跑類體育游戲的教學[J].中國學校體育,2019(05):8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