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瑩
摘 要:當前,許多小學生由于缺乏生活感悟、素材積累不足等問題無法寫出生動的作文內容。文章從教師、學生兩個層面切入,分析小學語文教學中寫作教學存在的問題,并提出激發(fā)學生寫作興趣、加強師生溝通交流、培養(yǎng)學生觀察能力等教學方法,為提升寫作教學有效性提供思路。
關鍵詞:小學語文;寫作教學;有效性
在提倡個性化發(fā)展的背景下,小學語文寫作教學也在朝著個性化方向發(fā)展。教師需充分研究學生的學習與寫作興趣,引導學生積極觀察日常生活中的各種事物并積累豐富的寫作素材,在寫作訓練中感受寫作的樂趣并增強寫作能力。
一、小學語文教學中寫作教學存在的問題
1.教師方面。不同教師的寫作教學水平有較大差異,部分教師缺乏寫作教學經驗,對小學生的寫作需求認識不到位,難以開展高質量的寫作訓練課程。顯然,教師只是灌輸給學生部分寫作技巧無法幫助學生將文章寫得生動活潑。近年來,素質教育的理念正在不斷推廣,但現(xiàn)實教育狀況卻與素質教育的理念相悖。小學語文課堂的教學內容不斷增加,課程容量的提升導致課程變得緊湊。小學生學習能力尚未完全形成,學生難以完全吸收教學內容。寫作教學具有實踐性特征,學生必須通過具有連貫性的練習,在不斷嘗試中提升寫作能力。然而,當前多數(shù)學生只能在語文考試過程中獲得寫作機會,這容易導致學生對寫作失去信心,或是在寫作時感到壓力倍增。學生的思維受到限制,提升寫作能力便無從談起。
2.學生方面。小學生的寫作內容是對現(xiàn)實生活的真實反映,表達著學生最本真的情感。但許多教師在寫作教學中發(fā)現(xiàn),部分學生傾向于將部分優(yōu)美詞句“搬運”至作文中,而沒有結合寫作需求對積累的素材進行改造。許多學生在作文中使用華麗的辭藻,核心內容卻空無一物。部分學生則由于詞匯量匱乏,寫作時感到無話可寫,用空話、大話拼湊文章。出現(xiàn)此類現(xiàn)象的根本原因在于小學生閱讀量不足,且對現(xiàn)實生活缺乏觀察。在這樣的背景下,小學生的寫作潛能難以得到充分開發(fā)。
二、小學語文教學中寫作教學策略分析
1.激發(fā)學生寫作興趣。寫作是個人經歷與感受的體現(xiàn),因此,教師在寫作教學中應給予學生寫作自由,避免對寫作過程施加過多限制,導致學生思維得不到啟發(fā)。例如,教師引導學生根據自身喜好廣泛閱讀不同種類的書籍,將所思所感及時記錄下來。為避免學生單純記錄文本內容而不加以思考,教師可要求學生在閱讀后開展思想交流沙龍,與身邊的同學談一談自己的閱讀感受,在交談中及時記錄其它同學所述的趣味觀點,在課下以正式的文字形式整理這些觀點,將他人提出的觀點逐漸轉化為自己的寫作素材。通過教學實踐不難發(fā)現(xiàn),學生在沒有硬性規(guī)定的情況下自由選擇喜歡的圖書進行閱讀,以討論而非單純的記錄形式表達自己的感受,整個過程以學生自身興趣為出發(fā)點,學生參與的積極性有明顯提升。部分學生甚至組成興趣寫作小組,如科幻文寫作小組,在課下主動與其它同學交流閱讀科幻文的感受并記錄下來。小組成員相互交換閱讀感受及閱讀筆記,在加強交流的過程中提升寫作能力,堅持寫作的習慣也逐漸形成。
2.加強師生溝通交流。教師應當是學生提升寫作能力的“協(xié)助者”,而非“主導者”。教師需加強與學生的溝通交流,從而積極使用教師所提出的寫作建議,提升寫作水平。例如,在以描寫小動物為主題的寫作訓練中,教師提出問題,在學生回答問題的過程中了解學生對動物感興趣的點。如向學生提問:“同學們都見過哪些動物?你最喜歡什么動物?你能描述一下這種動物嗎?”學生觀察動物的角度不同,因而對問題的回答也有巨大差異。大部分學生將關注點置于動物的外形上,但在描述動物的外形時,許多學生由于缺乏詞匯積累,只能使用“有很多毛”、“四肢很強壯”、“身體很大”等缺乏文學感的表達方式進行描述。為使學生描述的內容更加生動形象,教師可提出自己喜歡的動物,在描述動物的過程中注意修飾語言,增強語言的生動性。如在描述動物“有很多毛”時,教師以“毛茸茸”表達這一視覺感受;描述動物的行為時,教師使用“上躥下跳、左搖右擺”等詞語,避免平鋪直敘。學生在傾聽教師描述的過程中積累詞匯,同時掌握描寫動物的順序與手法,寫作水平在潛移默化中提升。
3.培養(yǎng)學生觀察能力。學生觀察生活事物的能力直接反映著學生的寫作水平,無法做到觀察生活事物的學生同樣無法做到將事物描繪得生動形象。因此,教師應引導學生觀察生活事物,將生活中令人印象深刻的事物記錄下來,逐漸積累成一筆寶貴的知識財富。
教師首先應當給學生提供觀察的機會,如定期開展實踐活動,帶領學生在校園內觀察花草樹木、校園的布局、校園內不同人物的行為等。而后,教師向學生介紹記錄觀察成果的方法,如記錄花草樹木時,按照外形、氣味、給人的感受等順序進行記錄,為后續(xù)寫作積累素材。
寫作能力是小學生應當具備的語文學科能力之一,決定著學生語文學科能力的持續(xù)發(fā)展。教師應當基于對學生寫作水平的考察、研究實施寫作訓練,通過有針對性的寫作教學策略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為促進學生寫出語言生動的文章不斷努力。
參考文獻:
[1]夏家發(fā),陳嘉怡,向棗林.小學語文拼圖式寫作教學策略研究[J].內蒙古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20,33(1):91-93.
[2]蔡陽麗.小學語文寫作教學策略探究[J].教學管理與教育研究,2020,5(2):24-25.
[3]劉樸靜.淺析如何進行小學語文寫作教學[J].讀與寫,2020,17(6):72.
[4]雷妍妍.淺析小學語文如何進行寫作教學[J].考試周刊,2020,(6):3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