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艷紅
摘 要: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閱讀與寫作占據(jù)的比重非常大,所之備受關注。閱讀是吸收,寫作是傾吐。只有將兩者緊密結合,才能讓學生語文閱讀及寫作能力得到有效提升。
關鍵詞:以讀促寫;小學語文;教學;新天地
在我國進行了新課程改革之后,寫作仍然是我國學生面臨的一大難題。多數(shù)學生寫作時存在畏難心理,提筆難,思路狹窄,模式固定,寫出來的文章往往千篇一律,缺乏新意,難以出彩。因此,語文教學應當重新審視閱讀教學與寫作教學的關系,認識到閱讀教學與寫作教學是緊密聯(lián)系的兩個環(huán)節(jié),兩者相互融通。同時,教師應善于發(fā)掘與利用兩者的聯(lián)系,幫助學生通過閱讀增長見聞,豐富知識,為寫作積累素材,教師應教授寫作技巧,提升學生寫作水平與能力。
一、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推行“以讀促寫”的必要性
隨著中國素質教育的全面實施,成績不再是考核學生學習的唯一標準。老師在日常教學中也更加注重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yǎng),并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顯示出極大的生命力。一方面,“閱讀寫作”激發(fā)了學生的寫作興趣。教師通過讀寫結合,豐富了學生的學習生活,使教學計劃更加科學合理。提高了學生對自主學習的興趣,學習效果自然倍增。另一方面,“以讀促寫”降低了寫作難度,提高了教學水平。寫作是小學語文教學中比較困難的一項內容,學生閱歷單薄,作文常常無話可寫,千篇一律,而閱讀改變了這種現(xiàn)狀,使學生在寫作時能夠言之有物,大大激發(fā)了學生的信心,有利于語文的教學。
二、以讀促寫,開辟小學語文教學新天地
1.注重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語文教學工作不僅僅是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能力,也是培養(yǎng)學生思維能力的重要手段。尤其是對學生逆向思維能力的培訓工作有著突出的作用。逆向思維能力是學生創(chuàng)新思維模式的一種表現(xiàn)形式,是促進學生品質提升的重要因素。在進行小學語文讀寫教學中,加強學生逆向思維的訓練,可以有效的提升學生的思維意識能力,幫助學生構建完善的知識體系,激發(fā)學生自身的潛能以及創(chuàng)造力,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保證學生綜合能力的不斷提高。
2.以讀促寫,激發(fā)觀察興趣。觀察是一種有意識的感知,但不限于感知。觀察對象的分析、綜合、抽象、泛化、判斷和推理常與思維相結合。正確、全面、深刻地感知事物的能力稱為觀察。在小學階段,學生對隨機性和情感性的認知是明顯的,他們的觀察往往是片面的、無序的。學生對觀察的興趣從文本開始,觀察的視角從文本延伸到自然,變化的性質更有利于學生觀察興趣的穩(wěn)定和持久發(fā)展。因此,教師可以在教材中結合閱讀和寫作資源,激發(fā)學生的觀察意圖,并給出具體的方法指導學生,加強學生對細節(jié)、共性和目的的觀察,培養(yǎng)學生的系統(tǒng)觀察能力。
3.課外閱讀可以幫助學生積累寫作知識。課外閱讀中,通過一系列的題型訓練,學生可以掌握到作者的寫作方法、寫作情感、寫作構思等相關知識,進而在學生進行寫作時提供一定的借鑒意義和輔助作用。課外閱讀最顯著的特點就是閱讀題材的寬泛,面對不同題材的閱讀文章,學生寫作知識積累和訓練的空間較大,如此學生可以積累多元化的寫作知識,快速地提升自我的寫作能力和興趣。例如同一作者在人物類的篇章寫作和故事類的篇章寫作中,所用的寫作手法和表達方式肯定有所不同,那學生在閱讀和理解中就會很清楚地對比出不同題材的篇章的寫作手法和知識運用的差異性,進而學為己用,不斷豐富自己的寫作知識。
4.從讀入手,以讀促寫。以讀促寫首先要做到大量閱讀,聯(lián)系對照。大量閱讀意味著閱讀更多,參考更多的章節(jié)以及閱讀更多的時間,以便可以很好地閱讀。通過閱讀,要使學生懂得怎樣選材、組材,怎樣確定中心,怎樣遣詞造句。因此,讀文章時要仔細認真,勤思多想,最好的方法是聯(lián)系自己的實際對照閱讀。讀文章的過程中,想作者怎樣圍繞中心立意謀篇的。讀完后再想想,這篇文章好在哪里?自己先前的想法與這篇文章相比有哪些差異等等。通過琢磨咀嚼,收到心領神會、潛移默化的效果,從而逐步解決“怎樣寫”的問題。當然,也應該重視課外閱讀,如果說課內閱讀是授之以“漁”,那么課外閱讀則是求之以“魚”。為了提高寫作能力,達到言之有物的目的,這就要求學生平時要有意識地積累,為寫作打好基礎。
5.讀寫聯(lián)動:分析結構與謀篇布局并重。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為了讓學生更快理解課文內容,教師除了以上所述兩點外,還需要引導學生仔細分析整篇文章的結構布局。因為只要讓學生明白了每一段內容大致講了些什么,學生才能更好分析文章情感及各種問題,從而在一定程度上明白文章的深刻意蘊。事實上,學生在分析整篇文章結構布局過程中,其寫作謀篇布局能力也就得到了一定提升。這樣一來,學生閱讀及寫作水平都會受到良好的影響,實現(xiàn)雙贏。
6.教師輔導閱讀。不難發(fā)現(xiàn),部分小學生寫作水平不高的重要原因在于對寫作沒有濃厚的興趣。因此,為實現(xiàn)以讀促寫,激發(fā)學生興趣,使學生產生內在學習動力是關鍵。對教師而言,應當在閱讀教學時采用適當?shù)募记?,轉變傳統(tǒng)單一的教學方式。具體而言,其一,豐富閱讀素材,如引導學生閱讀輕松愉快的小品文、著名小童話等,適當引入學生感興趣的閱讀素材,使學生對課堂閱讀教學產生濃厚的興趣。其二,教師改變傳統(tǒng)閱讀教學方式,為學生營造輕松愉快的課堂氛圍。例如,在閱讀時,教師可以為學生有感情地朗讀素材,或者讓學生進行角色扮演等,使學生自發(fā)學習。其三,教師要教授學生閱讀技巧與方法,減輕學生閱讀時的困難,如教會學生從整體到局部、有簡至繁等。其四,對學生在閱讀中遇到的問題,教師要耐心解答、指導,增強學生的信心。閱讀可以提升寫作能力,但提升寫作能力不能僅僅依靠閱讀,學生只有掌握相應的閱讀方法才能做到正確閱讀,做到閱讀和寫作的相輔相成。
將“以讀促寫、讀寫結合”應用于小學語文閱讀寫作教學中,既能創(chuàng)新課堂教學形式,吸引學生課堂注意力,還能在無形中提升學生閱讀寫作能力,繼而實現(xiàn)雙贏。
參考文獻:
[1]付榮清.小學語文教學讀寫結合策略[J].課程教育研究,2017.06.
[2]李秀麗,張良.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運用讀寫一體化方法的探究[J].新課程(小學),201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