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麗娜
摘 要:在當代的文化教育背景下,音樂教育更加重視對學生各方面綜合能力的培養(yǎng)與訓練,讓學生在獲得知識的同時又具有良好品德素質素質和較強的學習能力。教師應通過音樂課堂活動提高學生的音樂知識與音樂的實踐能力,讓鑒賞不同風格的樂曲,使學生對音樂的感悟能力得到明顯的提升,使課堂有效性得到明顯提升,從而提高學生的音樂核心素養(yǎng)。
關鍵詞:音樂核心素養(yǎng);高效課堂;策略
音樂是一種藝術文化,能讓人得到情感上的共鳴。通過優(yōu)質的音樂課堂教育活動能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三觀,成為新時代的優(yōu)秀青年。音樂教師應采取靈活的教學手段讓學生在音樂課堂活動當中提升自己的音樂學習能力,達到良好的音樂教育效果,為學生提供優(yōu)質的音樂教育。
一、創(chuàng)建積極的學習氛圍
在積極的學習氛圍中,教師要和學生之間形成平等的關系。在討論音樂問題時,教師應和學生之間形成有效的互動,從音樂的問題本身出發(fā),和學生一起參與在音樂的學習中。教師的鼓勵和評價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讓學生感受到教師的關注,也愿意在課堂中踴躍表現(xiàn)。音樂教育在課堂中大部分都是讓學生進行傾聽和鑒賞的活動,教師可以利用音樂本身來為學生營造學習氛圍,提高學習氛圍中的音樂氣息,讓學生能在課堂中感受到更多的音樂藝術。
二、采用趣味性的課堂教學導入方式
在音樂課堂教學中,興趣和專注度是兩個重要的學習因素,這兩個因素代表著學生對于音樂教育的認可。學生只有接納了這門學科,才能在課堂上認真聽講。教師在音樂教學中應采取有趣味性的課堂導入方式,讓學生在課堂導入中能對本節(jié)課學習的音樂內容有所了解且具有一定的整體印象,對本堂課的音樂知識有一定的認知。教師可以運用游戲、提出問題、講故事或是借助音樂本身來進行,在課堂導入中表現(xiàn)自己的音樂感知能力和知識儲備,使學生的音樂核心素養(yǎng)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提升。
三、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學生的想象能力
教師要給學生提供良好的發(fā)揮空間,讓學生融入到課堂學習當中來,從而激發(fā)學生在音樂學習中的想象能力。想象音樂所描述的畫面或是音樂作品本身想要表達的意境能讓學生在音樂的學習中更加愿意主動參與,體會音樂作品所傳達的思想感情。情境的創(chuàng)設減少了學生對于音樂的排斥感,這培養(yǎng)了學生對音樂的感悟和思考能力,有助于學生提高自己的音樂核心素養(yǎng),達到音樂教學的目標。
以《鴻雁》為教學案例。這首歌曲表現(xiàn)了作者對于家鄉(xiāng)的思念,通過音樂和歌詞來表達自己的鄉(xiāng)愁以及對自己家鄉(xiāng)風景的回憶。教師可在《鴻雁》歌詞的基礎上為學生創(chuàng)建有天空、有草原、有鴻雁的音樂情境,讓學生先在音樂情境中去想象這如果這是自己的家鄉(xiāng),而自己離開家鄉(xiāng)很長時間會有怎樣的感情。在學習這首音樂時配上這個音樂情境,就會使學生更好的融入在音樂當中,也會對作者的思鄉(xiāng)之情有更加深刻的體會,學生也會在這樣的音樂場景中去想象作者所生活的家鄉(xiāng)是一個什么樣的地方,使學生與作者產(chǎn)生了情感上的共鳴。教師可讓學生為自己的家鄉(xiāng)編創(chuàng)一首歌曲,鼓勵學生去自由發(fā)揮和想象,讓學生在自由的創(chuàng)作當中感受學習音樂的快樂,從而讓學生對音樂更加認可,也提高了學生對音樂的思考能力,使學生的音樂核心素養(yǎng)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培養(yǎng)。
四、提供豐富的音樂資源,引導學生的思考
音樂的藝術形式有很多種,可以分為合唱、獨奏、彈唱,等等。課本上所提供的音樂素材是具有代表性和典型特征的,但是課本的內容有限,所以,這會使學生學習到的音樂知識和體驗到的音樂形式有所局限。教師在音樂課堂教學當中應為學生引入更多的音樂資源,讓學生感受不同形式的音樂魅力,為學生提供一些引導性的問題,讓學生進行思考,從而使學生對音樂知識有更高的接受能力,在音樂課堂教學中的參與度和注意力也有所提高。教師應注意所提供的音樂作品的價值取向和所表達的思想感情,讓學生通過多元化的音樂素材和資源得到正面的能量。
以《井岡山下種南瓜》為音樂教學案例。這首歌曲是為歌頌我國紅軍在井岡山戰(zhàn)斗期間的艱苦歲月所創(chuàng)作的音樂歌曲。通過這首音樂,教師可以為學生提供更多表現(xiàn)愛國主義的音樂資源,讓學生能了解到更多愛國故事和愛國音樂作品,激發(fā)學生的愛國精神。教師可先彈奏這首歌曲,讓學生感受這首歌的節(jié)奏和韻律。在對歌曲的節(jié)奏和韻律有了一定的把握后,教師可以為學生示范彈唱并引導學生進行合唱,在合唱的過程中體會作者對于紅軍的敬意,感受井岡山斗爭時期的艱苦。
五、為學生提供實踐機會
實踐這一環(huán)節(jié)在音樂教學中具有重要地位。學生學習知識就是為了能應用在實際中,所以,教師應該為學生提供實踐機會,讓學生去展示自己的音樂儲備和音樂技巧,在實踐中得到磨練,使學生的音樂能力在實踐中得到提升,形成自己的音樂個性,對音樂進行更深層次的了解和表達。通過實踐也能讓學生從多方面去評價音樂作品,使音樂作品的意境和所表達的情感,這會讓學生的音樂欣賞能力、對音樂的感知能力以及音樂思維得到培養(yǎng)和訓練,符合了音樂核心素養(yǎng)對于課堂教學的要求。在實踐中也能讓學生去感受音樂作品,舒緩心情,這對學生的身心發(fā)展具有重要作用。
結束語
綜上所述,培養(yǎng)學生音樂學科的核心素養(yǎng)主要是激發(fā)學生的藝術潛能,促進學生在文化和藝術上的同步發(fā)展,符合新課程標準下對于音樂教學的要求。在音樂課堂教學活動中,教師要為學生帶來優(yōu)質的音樂作品并采用有效的音樂課堂教學策略,將音樂核心素養(yǎng)與音樂教學活動相結合,讓學生在音樂學習中獲得成長,收獲知識,提高能力,感受音樂教育所帶來的魅力。
參考文獻
[1]王冠金.淺談核心素養(yǎng)下學音樂高效課堂的構建[J].科學咨詢(科技·管理),2019(11):178.
[2]曹玖輝.核心素養(yǎng)下高中音樂高效課堂的構建探究[J].黃河之聲,2019(1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