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紹娜
【摘?要】伴隨著教育改革和新課程改革的日益推進,我國教育部門越來越重視對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我國大部分的普通高校在對學生的學科教學中都實現(xiàn)了從學科知識技能為重點向學科核心素養(yǎng)為教學重點的轉變,初中物理學科的教學觀念也要隨著教育改革之下的理念進行轉變。而物理學科作為初中階段的重點學科,在核心素養(yǎng)下的初中物理教學活動中,物理教師要將培養(yǎng)學生的物理核心素養(yǎng)作為首要教學目標,并且采用合理有效的教學手段培養(yǎng)學生的物理綜合能力。
【關鍵詞】核心素養(yǎng);初中物理;分層教學;實施措施
一、前言
在核心素養(yǎng)之下的初中物理課堂教學中,教師要以培養(yǎng)學生的物理核心素養(yǎng)為教學目標展開物理教學活動,并且要結合教育改革之下與時俱進的物理教學理念,不斷地優(yōu)化和創(chuàng)新教學手段,在課堂教學中重視對學生在物理學習中邏輯思維能力、動手實踐能力以及物理探究能力的培養(yǎng),讓學生在物理學習中端正學習態(tài)度,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而分層教學法作為新課改之下的一種新型有效教學手段,將其運用于初中物理教學中,能夠讓學生的個體差異得到充分尊重,幫助一個班級中在學習能力和個性特點都存在差異的學生在物理學習中共同進步。本文對目前我國初中物理的教學現(xiàn)狀進行了簡要闡述,重點分析了核心素養(yǎng)下初中物理分層教學的必要性和具體措施。
二、初中物理教學現(xiàn)狀
(一)教學模式傳統(tǒng)單一,無法兼顧全班學生
目前,絕大學校基本都采用班級授課制。這就導致了這些初中學校的物理教師在開展物理教學活動時采用“一刀切”的教學模式對學生進行物理教學。在這種教學模式之下,教師在一節(jié)物理課堂上需要面對全班幾十位同學,并且對全班同學都采取統(tǒng)一的教學模式和教學流程。在傳統(tǒng)的初中物理教學中,教師通常都是通過先給學生講解物理理論知識,然后結合所學知識給學生講解物理教材中的例題,最后通過學生做練習進行鞏固的教學模式對學生進行物理教學的。這種教學模式過于機械化,比較容易忽視學生的個體差異和學生的主體地位,如果物理教師對這種教學模式長久以往地使用下去,學生就會對物理課程產(chǎn)生厭倦心理,導致學生對物理學科喪失學習興趣,課堂教學效率也得不到提高。
(二)忽略了學生的個體差異
目前,我國大部分初中學校一個班級的人數(shù)都在四十個人以上,在一個班級體中,由于每個學生從小的生活環(huán)境和教育背景都有所不同,就會造成這些學生的個體差異。在同一個班集體,學生的個體差異主要表現(xiàn)在學習習慣、學習水平以及性格特點、興趣愛好等方面。對于這些處于不同學習層次的學生,教師如果在實際的物理課堂教學中采用“一刀切”的教學模式,對于一些學習成績優(yōu)秀、知識理解能力較強的學生而言,他們會覺得教師在課堂上講解的物理知識過于簡單,教師出的習題也沒有難度,于是很容易導致這些學生在課堂學習中產(chǎn)生消極的學習態(tài)度,出現(xiàn)在課堂中開小差的現(xiàn)象;而對于學習能力較為薄弱且基礎知識較差的學生而言,他們會覺得教師講解的知識很難理解,無法在短時間內(nèi)消化教師所講的知識,就會導致他們跟不上教師的教學節(jié)奏,學習效果得不到有效提高。
(三)教學進度和難度難以把控
由于初中學生要面臨中考的壓力,很多學生在課后會去積極報名參加各種主要學科的輔導班,通過在輔導班上的學習來鞏固主要學科相關知識,或者提前學習在學校,教師還沒有講到的新知識。這種情況就導致了學生之間的基礎相差比較大,進而導致教師在進行教學時難以把控教學進度和難度。但是有部分教師為了確保班級上的所有學生都能夠掌握基礎的物理理論知識,就會照本宣科的根據(jù)書本教材內(nèi)容來開展教學活動,僅有少部分的教師會結合全班學生的綜合學習情況來制定教學計劃,提高教學內(nèi)容的難度。另外,由于一節(jié)課的時間只有短短的四十分鐘,一些教師為了在一節(jié)課的時間之內(nèi)完成相應的教學任務,他們不得不加快教學進度。在為學生講解物理習題的教學環(huán)節(jié)中,教師只是針對個別同學的學習情況來調整講解方法,不會對全體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進行逐一的了解,再根據(jù)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進行分層教學。
三、核心素養(yǎng)下初中物理分層教學的必要性
物理學科的核心素養(yǎng)包括物理觀念、科學思維、科學探究和科學態(tài)度與責任四個方面。對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是教育改革背景之下,初中物理教學中的首要教學任務和重點教學內(nèi)容,在基于學科核心素養(yǎng)下的物理教學過程中,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邏輯思維能力、實踐探究能力以及觀察能力都能夠得到有效的提高。初中階段的學生正處于身體成長和心智成長的關鍵時期,他們對身邊的新鮮事物充滿了好奇心理和探索心理,他們可以通過在物理學習中的各種實踐探究獲得快樂和驚喜,進而滿足自身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在初中物理分層教學中,將學科核心素養(yǎng)和物理知識進行巧妙的融合,有利于學生形成科學的物理觀念,激發(fā)學生參與物理實踐活動的主動性和積極性,調動學生在物理學習中的主觀能動性,進而幫助學生更加深入地了解和探索科學的本質,讓學生在探究過程中,養(yǎng)成科學的學習態(tài)度。除此之外,在科學素養(yǎng)下的初中物理分層教學中,每個學生的個性特點都得到尊重,有利于學生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
四、核心素養(yǎng)下初中物理分層教學實施措施
(一)加強師生間的溝通交流
如果初中物理教師想要糾正目前初中物理教學中存在的弊端,有效地提高課堂教學效率,首先要對全班學生的真實學習情況有一個全面的了解。在以往的教學活動中,通常采用在開學時對學生進行摸底考試的形式來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這種方式雖然能夠通過學生的考試成績來反映出學生對物理基礎知識掌握程度,但是物理學科作為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通過測試成績無法體現(xiàn)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因此,想對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進行一個更加全面和透徹的了解,除了測試外,可以通過以學科核心素養(yǎng)為指導的科學探究、實驗操作等實驗課中來認識學生的學習能力、動手能力和思維品質。另外,教師在物理課堂教學中可以關注學生的學科素養(yǎng),根據(jù)學生的興趣點來增強與學生間的互動性,加強教師與學生間的情感交流,讓教師成為學生的良師益友。而對于班級中學習能力很強,成績非常突出和學習能力十分薄弱,學習成績明顯落后的這兩類學生,教師要給予格外的重視,及時地了解學生在物理學習過程中遇到的疑難問題,通過指導,幫助學生及時解決問題。在教師對全班學生的學習狀況有了清晰且全面的了解之后,可以根據(jù)學生不同的學習情況將他們劃分為幾個不同的層次。將學習成績優(yōu)異,綜合學習能力強的學生劃分為第一層次,將學習成績中等,學習能力一般的學生劃分為第二層次,再將學習能力和學習成績都明顯落后的學成劃分為第三個層次,然后教師要對這幾個不同層次的學生因材施教。
(二)分層教學目標
初中階段的學生處于身心發(fā)展的關鍵時期,在這個年齡段的學生對生活中或者學習中的新鮮事物具有很強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因此,物理教師要充分抓住學生的這一心理特點,在物理課堂教學中結合學生的心理特點和實際學習情況,為不同層次的學生制定合理的教學目標,對不同層次的學生制定不同教學目標,進行分層教學。例如,在進行“慣性 牛頓第一定律”這一節(jié)內(nèi)容的學習時,教師可以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設計不同的教學目標,通過伽利略的理想斜面實驗,讓學生對力與運動的關系進行一個系統(tǒng)的學習。能力比較強的同學除了會理解“力不是維持物體運動狀態(tài)的原因”外,還可以理解“力是改變物體運動狀態(tài)的原因”,甚至有些學生還會延伸到“產(chǎn)生加速度”的原因。但學習能力較弱的同學可以理解到“在不受力的情況下,物體將保持原來的狀態(tài)不發(fā)生變化”就足夠了。讓學有余力的同學能夠學到更深層次的知識,比如理想模型的建構和科學推理;讓學困生也可以學到牛頓第一定律的內(nèi)容以及使用條件等,讓所有學生在課堂上有所收獲,凸顯物理學科核心素養(yǎng)。
(三)對學生進行分層學習評價
在實際的初中物理分層教學過程中,教師不僅是要給不同層次的學生制定合理的教學目標,還要定期的對不同層次的學生進行教學評價。在建立教學評價機制時,教師要結合不同層次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對不同層次的學生進行合理、公平的評價。比如,教師在采用試卷考試的方式來檢測學生的學習成果時,要針對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能力來合理地規(guī)劃試卷的難易程度。例如,教師在對“電路”這一章節(jié)考試內(nèi)容的試卷編排過程中,對基礎理論知識的考核題目在試卷中的占比要達到百分之六十,要確保全班同學都對基礎的物理理論知識有一個全面的掌握。而對于較難的計算題和實驗題,在整張試卷中的占比要最少要達到百分之二十,這樣能夠讓學生更好地認識到自己物理學科的薄弱之處,進而讓學生在平常的物理學習中有針對性地對這類題型進行反復練習。對于學習能力和成績明顯落后的這一層次的學生來說,物理考試主要考核的是他們對基礎知識的掌握是否達標,而對于學習能力較強的優(yōu)等生來說,物理考試要在百分之七十的基礎能力之上,要求他們對百分之十的提優(yōu)題目進行突破。在組織學生進行物理考試的過程中,教師還要重視不同層次學生對考試的心態(tài),以避免學生出現(xiàn)驕傲自大或者畏懼自卑的心理情緒。
(四)實施作業(yè)分層
教師在物理教學中布置作業(yè)的目的就是加強學生對課堂知識的鞏固和掌握,進而提高學生對物理知識的應用能力和解決物理問題的能力。對于不同層次的學生,他們對課堂知識的掌握程度以及吸收能力都有所不同,因此,教師在布置作業(yè)的環(huán)節(jié)中要充分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為不同層次的學生精心設計不同的作業(yè)任務,爭取做到分層布置作業(yè),分層指導作業(yè),讓班上每一個學生的物理學習能力和對物理學科的學習興趣都能夠得到有效的提高,實現(xiàn)共同進步。例如,教師在設置作業(yè)任務的過程中,對于上述所說的第一層次的學生,教師可以布置完成難度較大的作業(yè)任務,這樣學生可以對物理知識進行更加深入的學習和探討。而針對學困生,教師可以將作業(yè)的難度降低,讓這一層次的學生對所學的知識有一個消化期,確保他們對基礎物理知識完全吸收和消化了之后再進行對后面難度更高的物理知識的學習。例如,在布置《物體的沉與浮》這一課文內(nèi)容的作業(yè)時,第三層次的學生只需要例舉出生活中有關物體沉浮現(xiàn)象的具體事例,而學習成績優(yōu)異的學生則需要通過實驗探究分析物體的沉浮現(xiàn)象與什么因素有關,物體的材質對物體的沉浮有什么影響。
五、結語
綜上所述,新課改背景之下,我國教育部門對初中物理課程的教學要求是教師要基于對學生物理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來展開初中物理教學研究。而分層教學法作為初中物理教學中的有效教學方法,將其運用于物理教學中,對提升學生的物理核心素養(yǎng)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因此,初中物理教師在物理教學中要充分重視和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要結合學生的心理特點和實際學習情況來全面地對學生實施分層教學,這樣才能夠提高學生的物理綜合學習水平和物理課堂教學的有效性,進而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全面發(fā)展。
參考文獻:
[1]邵萬斌.分層教學法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的應用[J].西部素質教育,2019,5(21):241.
[2]李厚文.初中物理教學中實施分層教學的探究與思考[J].課程教育研究,2019(45):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