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斌
【摘要】幼兒園體育游戲是幼兒身心健康發(fā)展的需要,而在幼兒時期是身體發(fā)育極為迅速的時期。要想有個好身體,就需要有良好的情緒和積極的體育鍛煉。因此幼兒園在培養(yǎng)幼兒興趣的同時,要開展體育活動,采用豐富多彩的體育形式,培養(yǎng)幼兒對體育活動的興趣,既要幫助幼兒有個好的活動體驗,又幫助幼兒鍛煉身體。但是,幼兒園多數(shù)以女教師為主,為此,探討如何在加強體育活動中培養(yǎng)幼兒的陽剛之氣,具體探討結果如下。
【關鍵詞】體育活動?幼兒?陽剛之氣
體育活動是指以游戲為主要內(nèi)容的課外活動,而幼兒園體育活動是在幼兒園里開展的走、跑、跳、等基本肢體動作完成的,體育活動是幼兒園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队變簣@教育指導綱要》提出,在幼兒園的體育教育當中,主要培養(yǎng)幼兒勇敢、堅強的意志,和主動、獨立、樂觀積極的態(tài)度。
一、幼兒園體育活動的特點
幼兒園體育活動的主體是幼兒,所以我們要根據(jù)幼兒的年齡以及身體發(fā)育情況組織一些能夠符合幼兒身體條件和促進幼兒身心發(fā)展的體育活動?!队變簣@活動指導鋼要》中明確指出學齡前兒童的教育主要是以身心發(fā)展為主,以學知識為輔。并且明確指出“保教并重”的原則,想要實現(xiàn)這一目標,那么體育活動的主題就要接近于幼兒的生活,讓幼兒感受到體育活動并不陌生。即幼兒在幼兒園的體育活動具有生活化的特點,而其中也提到了游戲活動的主題都要有教育意義,使幼兒在游戲中得到教育。由此可知,體育游戲不單單是起到鍛煉身體的作用,同時也鍛煉了幼兒的意志。
二、如何在體育活動中培養(yǎng)幼兒的陽剛之氣
1.從幼兒園的每一位教師做起,用剛強的性格影響著幼兒
幼兒時期,孩子的模仿能力較強,當幼兒邁進幼兒園的那一天,就代表著兒童時期的大部分時間要與幼兒園的老師一起度過。而幼兒園的每一位老師的實際行動都在潛移默化的影響著幼兒,想要培養(yǎng)幼兒的陽剛之氣,就要幼兒園的每一位教師從自己做起,加強自身的形象塑造。幼兒時期的感官能力特別強,所以老師要根據(jù)這一時期的特點,從幼兒的模范能力做起。第一,老師要有活潑陽光的性格,要與孩子一起做游戲,在游戲當中,老師也積極的參與到游戲中來,學生的模仿心理使其也會隨著老師積極的參與到游戲中。老師不但可以做強勢的大灰狼還可以做弱勢的小白兔等。第二,老師在游戲當中聲音要高昂,有一種有力量的感覺,自然,幼兒也會隨著老師聲音變得洪亮起來,變成自我鼓勵的語氣。第三,教室之間可以組織一些戶外游戲讓幼兒做觀眾,如在游戲當中,下起了小雨,老師這時就要說,“不要怕。這點小雨怕什么,我們都是男子漢?!痹谟螒虻倪^程當中老師要根據(jù)實際情況制造一些善意的假象,如摔倒,老師還要繼續(xù)起來參加游戲,堅持到游戲結束。在游戲當中失敗了,就要鼓舞自己,這點失敗算什么,我肯定會成功的。用實際行動和言語影響著幼兒。慢慢的滲透到幼兒的心靈。
2.提升幼兒的自我肯定能力
在體育活動中,每一次成功和失敗都是隨時可以出現(xiàn)的,如每一次攀爬都能體驗到勝負,對一些身體素質(zhì)較好的幼兒能不斷的體驗到成功的樂趣,而對于一些年齡較小或者是較弱的幼兒在體育活動中失敗的次數(shù)可能就會多一些。如在攀爬的體育鍛煉當中,一些身體較弱的幼兒就會排斥與身體素質(zhì)較好的幼兒進行游戲體驗。因為和他們比賽自己失敗的幾率就會大一些,得不到成功的喜悅。所以在這個時候,幼兒園的老師就要采取一些妥當?shù)拇胧駝t會造成幼兒心理的不平衡,自我否定,從而對體育活動喪失了信心。打擊了參加體育活動的積極性。如何能讓所有的幼兒都有一次良好的體育活動體驗呢?首先,老師應該根據(jù)幼兒的身體特點精心分組,這樣每一位幼兒都會有成功的可能,從而增加了幼兒對參加體育游戲的積極性。其次,讓幼兒感受到“我可以做到”,并且老師要學會鼓勵幼兒,幼兒的基本動作發(fā)展較弱,喜歡模式一些動作和表情等,所以更喜歡角色扮演一類的游戲,當幼兒融入到某個扮演角色時,它已經(jīng)在不經(jīng)意間形成我可以做到的意識。最后要學會鼓勵幼兒,如在體育游戲“螞蟻搬豆”中,動作發(fā)展較弱的同學背上豆豆總是要掉下來,幼兒就會有一些要放棄的表現(xiàn),甚至急的快哭了,這時候幼兒園老師就要鼓勵幼兒,“豆豆掉了還能撿起來,真棒,你一定可以做到的,加油,前邊的小朋友在等你?!笔切∨笥丫蜁^續(xù)往前爬,如果老師發(fā)現(xiàn)還是托不穩(wěn)的話;老師就要轉變策略,鼓勵小朋友試一試能否拖的動,即使是不能按照規(guī)定的動作完成任務,也要繼續(xù)將豆豆帶到終點。讓幼兒感受到我可以做到。
3.建立幼兒的規(guī)則意識
如在老鷹捉小雞的游戲當中,幼兒園老師要先講清楚游戲規(guī)則。要以故事引以為題,是幼兒深處故事情景,有益于提高幼兒的理解,明白自己在游戲中該做什么。之后幫助幼兒分配好角色,告訴幼兒角色是要互換的,是每個小朋友都能扮演到不同的角色。并且要告訴小朋友們角色都是由自己的小伙伴扮演的,在游戲當中要小心,不要傷到自己的效伙伴,這樣既能是使幼兒能有個良好的游戲體驗,同時又讓小朋友學到了游戲規(guī)則,并養(yǎng)成了良好的規(guī)則意識。
4.給孩子自由的空間,培養(yǎng)孩子的自主能力
幼兒的多動是這個幼兒時期獨特的特點,很多幼兒在上課時不能專一的坐在自己的椅子上,會在教室間隨意走動。好動是幼兒的天性,幼兒就是在這種好動中逐漸培養(yǎng)自己的自主意識。特別是在體育活動中,老師怕孩子們磕著碰著,引起家長的不滿。所以老師的緊張模式完全抹殺了孩子們陽剛之氣,在游戲的過程當中,老師應該多給孩子們自由的空間,讓孩子自由發(fā)揮自己的創(chuàng)造能力。游戲中孩子們磕磕碰碰很正常,讓孩子們主動的自己處理事情,從而使孩子們在游戲中總結經(jīng)驗,減少了磕磕碰碰,培養(yǎng)了孩子們的自主能力,又培養(yǎng)了孩子們的堅強的意志。
5.責任感應從幼兒抓起
孩子的陽剛之氣主要表現(xiàn)就是孩子們的責任感,責任感是一種較為高級、較為復雜的社會性情感。在體育游戲當中如何建立幼兒的責任感,老師起著主導的作用。為了鍛煉孩子的責任感,老師可以組織一些游戲擺放的游戲,多數(shù)的幼兒在玩完玩具之后,都會出現(xiàn)玩具擺錯的情況,這就體現(xiàn)了孩子們的責任感不明確的問題。針對這種情況老師在游戲當中可以請一名小朋友當一位小小的督察員,督促小伙伴按照游戲規(guī)則進行。游戲之后,小督察員可以進行檢查,如果小伙伴有擺錯或者是多拿、少拿的情況及時匯報給老師,老師可以小小的懲罰一下放錯的小朋友。讓幼兒形成意識,增加責任感。老師還可以組織一些有規(guī)則的游戲,獎罰分明,公正進行,使幼兒在游戲中體會到團體意識,團體意識也是責任感的一種表現(xiàn)形式,而團體意識促進了責任感的產(chǎn)生。如組間競賽形式制定相應的體育活動,讓幼兒充分的感受自己是游戲中的一員,為了使自己的小組獲勝,自己必須履行游戲規(guī)則下完成任務,不能因為自己而影響游戲的進行或成功。
兒童是祖國的未來,兒童的成長關系著國家發(fā)展,幼兒園老師是幼兒的第二家長。作為一名幼兒園的教師肩負著重大的使命,培養(yǎng)孩子們的陽剛之氣要從自我做起,用自己的實際行動潛移默化的影響著孩子們,提高孩子們對自己的肯定態(tài)度,要給孩子們自主空間,發(fā)揮自我處理事情的能力,并且要不斷培養(yǎng)孩子們的責任感,陽剛之氣包含了責任感,而有責任感才具有陽剛之氣。
參考文獻:
[1]全海英.體育活動發(fā)展3~6歲幼兒親社會行為的理論與實踐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報,2012.
[2]黃丹.幼兒園體育游戲中教師指導策略的個案研究[D].西南大學報,2014.
[3]吳玲.幼兒園體育活動開展的研究綜述[J].教育與教學研究,2013,(03):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