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芳第
摘要:在信息化、科技化時代之下,信息技術教學備受關注,不可否認,信息技術教育符合時代對人才培養(yǎng)的實質要求,對構建高效課堂、實現(xiàn)人才培養(yǎng)目標與時代發(fā)展需求之間的完美對接意義重大。為了調動學生的參與積極性,信息技術老師需要關注不同教學實踐環(huán)節(jié)之間的內在邏輯聯(lián)系,及時了解學生的學習需求和學習興趣,分析教學的重點和難點,加強與學生溝通和互動,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學習水平,真正的實現(xiàn)高效教學。對此,本文站在宏觀的角度,將理論分析與實踐研究相結合,深入分析和思考初中信息技術課堂有效教學的相關內容及要求。
關鍵詞:初中信息技術課堂;有效教學
中圖分類號:G633.67??????????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992-7711(2020)08-119-1
一、引言
信息技術教學是初中教育階段的新興學科,這一學科符合時代發(fā)展的趨勢以及現(xiàn)代化人才培養(yǎng)的本質要求。該學科老師需要關注教學內容和形式的優(yōu)化升級,站在學生的角度思考和分析問題,了解學生的個體差異性,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學習水平。為了體現(xiàn)學生的主體價值,老師需要掌握有效教學的具體策略,明確注重信息技術教學的重點和難點,以此來實現(xiàn)有的放矢。
二、初中信息技術教育的重要價值
從上文的相關分析不難發(fā)現(xiàn),初中信息技術教育所涉及的內容和形式比較復雜,對老師和學生都提出了較高的要求,老師需要明確學生的主體地位,分析學生的個體差異性和學習水平,了解各類細節(jié)影響要素,著眼于信息優(yōu)化對人才培養(yǎng)的實質條件以及要求設計教學環(huán)節(jié),站在學生的角度選擇教學形式及內容,充分體現(xiàn)學生的主體價值,鼓勵學生主動參與不同的學習實踐活動,提升個人的學習能力和學習水平,真正實現(xiàn)活學活用。
三、初中信息技術課堂有效教學的策略
教學策略會直接影響教學質量及學生的學習興趣,在開展信息技術教學時,學科老師需要關注不同教學方法的具體內容和踐行要求,抓住新時代改革背景之下這門學科教學的新要求、新內容和新標準,掌握有效教學的具體策略及內涵,保證學生能夠意識到這門學科學習的重要價值,在和老師溝通及交流的過程中產(chǎn)生發(fā)自內心的學習意愿和動力,實現(xiàn)個人學習能力的綜合提升。
1.加強教學合作與交流
長期傳統(tǒng)的應試教育導致許多老師在教學實踐的過程之中閉門造車,無視與其他老師的交流以及互動,所掌握的教學策略和教學模式過于落后及傳統(tǒng),只能夠采取填鴨式的教學模式傳授教學內容,無視與學生的溝通和共鳴,極大的挫傷了學生的參與積極。另外,這種機械單一的教學策略還導致教學質量和水平呈現(xiàn)不斷下降的趨勢。為了突破這一不足,對于初中信息技術老師來說,首先需要更新個人已有的教學理念,以一個更加開放的心態(tài)與同行進行交流和合作,積極加強教育教學環(huán)節(jié)之間的聯(lián)系和互動,在尊重學生的前提上重新定義師生角色和地位,圍繞學生開展教學實踐互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盡量避免學生過于被動和機械,讓學生產(chǎn)生更多自主學習的意愿,在與老師溝通和互動的過程中主動規(guī)范自己的學習行為,學會與他人交流自己的學習經(jīng)驗和心得,掌握適合自己的學習技巧和策略。老師則應該結合教學改革的現(xiàn)實條件,篩選針對性的教學內容和形式,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邏輯思維習慣以及動手習慣。
2.培養(yǎng)學生學習信息技術的動機
學生動機的激發(fā)與培養(yǎng)對調動學生的參與積極性、構建高效課堂有著明顯的促進作用。初中生正處于個人邏輯思維成熟和發(fā)展的黃金階段,老師需要抓住這一重要的時期,通過對教學策略和教學形式的優(yōu)化利用和調整來開展教學實踐活動,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只有這樣才能夠體現(xiàn)信息技術有效教學的作用及優(yōu)勢。對于信息技術老師來說,除了需要分析學生的個體差異性,還應該掌握這門學科學習的技巧,鼓勵學生樹立良好的學習自信心。除此之外,老師需要注重師生角色的互換,站在學生的角度將課堂的選擇權交給學生,讓學生能夠樹立一定的主人翁意識,從而在個人主觀能動性的引導之下完成老師所布置的學習任務,從整體上提高個人的信息技術學習能力和水平。
3.創(chuàng)設良好的教學情境
信息技術教學的內容和形式比較復雜,情境教學的應用必不可少,這種教學模式能夠彌補學生在想象力和邏輯思維判斷力上的不足,讓學生在老師的引導下主動說出自己的真實意見和想法,真正實現(xiàn)活學活用和舉一反三,學科老師需要關注細節(jié)要素的深入分析和解讀。其中學生是教學實踐活動的出發(fā)點和落腳點,老師需要結合學生的個體差異性創(chuàng)設針對性的教學情境,根據(jù)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偏好來選擇教學內容,著眼于學生的學習基礎和學習偏好來選擇教學內容和形式,站在學生角度思考和分析問題,以此來提升學生的自主分析和領悟能力。為了調動學生的參與積極性,老師還應該以一個組織者和引導者的身份與學生溝通和互動,著眼于學生在情境感知和分析過程中的真實狀態(tài)調整教學內容和形式,規(guī)范學生的言行舉止,鼓勵學生主動參與不同的學習實踐活動,實現(xiàn)個人學習能力和學習水平的綜合提升,這一點對構建高效課堂、促進教學實踐活動的開展大有裨益。
四、結語
在初中信息技術課堂教學的過程之中有效教學尤為重要,老師需要明確學生的主體參與性,采取創(chuàng)造性的教學策略,將前期教學小組教學和合作教學融為一體,結合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學習基礎來選擇針對性的教育教學策略,給予學生充分的肯定和鼓勵,保證學生能夠在老師的引導之下對初中信息技術學習有一個深刻且獨特的理解。
[參考文獻]
[1]喬春濤.對初中信息技術課堂有效教學的幾點思考[J].學周刊,2016,11(11):109-110.
[2]于金華.基于初中信息技術課堂有效教學的思考與研究[J].考試周刊,2014(68):130-131.
[3]楊燕.從精心設計開始,推進有效教學——初中信息技術課堂有效教學的思考[J].新課程導學,2014(23):36-36.
(作者單位:甘肅省天水市甘谷縣磐安初級中學,甘肅 天水 74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