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藎
【教學設想】
這篇小說收在人教版部編本教材《必修·上冊》第一單元。七篇現(xiàn)當代中外作品(五首詩歌,兩篇小說)圍繞“青春”這一話題組元,“都是對青春的吟唱”。學習本單元的小說,要“思考作品的意蘊”,“把握小說敘事和抒情的特點”,“從語言、形象、情感等不同角度欣賞作品,獲得審美體驗”?!杜?,香雪》是鐵凝的代表性作品之一,描寫改革開放初期山村少女對現(xiàn)代生活的向往,字里行間滲透著別樣的青春情懷,感人至深。教學時引導學生盡可能深入地品讀文字,讀出體會和感動,培養(yǎng)審美敏感性。擬從情節(jié)梳理入手,由表及里,逐步走近人物,在環(huán)境氛圍中沉潛,“還原”場景和心理活動等細節(jié),品咂語文味。教師激發(fā)學生閱讀、思考,提供探討交流的“場”,設置驅動性學習任務。
【教學目標】
1.共情以共鳴,獲得審美體驗,認識作品的美學價值。
2.披文入情,學習探究小說主題及其現(xiàn)實意義的方法。
【教學重難點】
1.研習關于人物描寫的文字,揣摩香雪這一人物形象。
2.聚焦人物心理、自然環(huán)境等描寫,探究作品表現(xiàn)的主題。
【教學方法】
講授法,點撥法
【教學時數(shù)】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話題
今天要學習的這篇小說,標題就很有意思。根據(jù)閱讀印象,你認為去掉“哦”會怎么樣呢?
預設:注意嘆詞背后多出的意味。“哦,香雪”,這樣的香雪讓人好奇——到底是個什么樣的“香雪”呢?
設計意圖:咬文嚼字,激發(fā)閱讀興趣;通過對標題的審察,捕捉作品塑造人物形象背后所要傳達的東西,為后面探究主旨張本。
二、梳理情節(jié)
小說講述了一個什么樣的故事?你能不能用簡短的語言復述情節(jié)?
預設:從北京開往山西的火車,每晚會在一個叫“臺兒溝”的地方停留一分鐘,這里的姑娘們每天都會“盛情”迎接它的到來。有一天,香雪為換一個塑料鉛筆盒踏上了火車,又走三十里夜路往回趕,鳳嬌等伙伴們一直在等她。
設計意圖:整體感知作品的主要內容,獲取基本閱讀印象。既訓練語言概括、表達能力,也引導學生由淺入深走進文本。
三、細讀文本
1.火車來了
(1)根據(jù)小說內容,還原在火車到來之前,臺兒溝的自然環(huán)境和生活場景。
預設:純樸、貧窮、落后、閉塞。
(2)火車終于開進了臺兒溝。從“北京話”、礦冶學院女大學生兩個人物中任選一個視角,交流關于“香雪”或“鳳嬌”的印象。
預設:香雪——美麗、淳樸、善良(臺兒溝“唯一”考上初中的人)。
鳳嬌——大膽、率真、質樸。
設計意圖:“火車來了”帶來臺兒溝的顯性變化,引導學生抓住敘事的邏輯起點;賞析環(huán)境、場景描寫,以點帶面,感知故事中人物群像的日常生活及其整體背景。
2.踏上火車
香雪已經有了一個父親親手做的“小木盒”,還要用“娘”辛苦攢下的四十個雞蛋去換自動鉛筆盒,她毅然踏上了火車。對此,你怎么理解?
預設:青春期的虛榮源自維護尊嚴的需要,與“香雪”們身處的環(huán)境密切相關。木質鉛筆盒影射著臺兒溝的貧窮和落后。
設計意圖:“踏上火車”是一個不容忽視的鏡頭,引導學生關注主要人物的言行;把握情節(jié)推進的前后勾連,把握環(huán)境、情節(jié)和人物之間的關系。
3.夜行三十里
香雪終于換回了夢寐以求的鉛筆盒,為此她走了三十里夜路。作者用了不少筆墨來寫這些。仔細揣摩,談談你對這部分文字的理解。
預設:大量的人物心理描寫和外在環(huán)境描寫?!瓕谝沟目謶峙c擁有鉛筆盒的興奮交織,強烈的自尊與對父母的愧疚糾纏在一起,近鄉(xiāng)的喜悅與伙伴們的情誼讓香雪復雜的情緒瞬間釋放……
設計意圖:聚焦細節(jié)描寫,探究人物的內心世界及其反映的精神追求。
四、探究主題
1.香雪歸來
文中關于香雪歸來之后的描寫耐人尋味,值得反復咀嚼。
“那是歡樂的淚水、滿足的淚水?!?/p>
“她們叫著香雪的名字,聲音是那樣奔放,熱烈;她們笑著,笑得是那樣不加掩飾,無所顧忌?!?/p>
“古老群山終于被感動得戰(zhàn)栗了,它發(fā)出洪亮低沉的回音,和她們共同歡呼著。”
預設:香雪是臺兒溝第一個坐火車的人,她讓伙伴們牽掛;香雪的“壯舉”又讓她們激動、興奮、自豪。這是世上最美最純最真的情感,是青春的亮色,也是美好人性的光輝。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探究作者的創(chuàng)作意圖,充分討論;香雪既是獨特的,又是群像的代表,始終與“臺兒溝的姑娘們”保持著同一性。
2.“哦,香雪”
“嘆詞+人名”的表達帶有強烈的情感傾向,引發(fā)讀者的思考:“哦,香雪”,香雪到底是個什么樣的姑娘呢?
預設:美麗善良,惹人憐愛的香雪;臺兒溝里,向往城市的香雪;自尊執(zhí)著,發(fā)人深思的香雪……
設計意圖:呼應課堂起始環(huán)節(jié),聯(lián)系標題把握作品的審美價值;引導學生練習語言表達的概括能力,鍛煉綜合思維能力。
五、布置作業(yè)
1.閱讀與分享
青春,有著特殊的美好記憶;我們的青春,總能在經典作品中找到激蕩的回音。課外搜尋、認真閱讀一兩篇表現(xiàn)美好青春印記的經典(名家名篇,比如汪曾祺《受戒》),將其中一篇推薦給同學,并說明推薦的理由。
2.表達與交流
如果你有表達的沖動和交流的興趣,可以“致我們的青春”為題,寫一首小詩或一篇短文。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擴展學習空間,將課堂學習向課下延伸,擴大、強化并反饋學習效果。
(作者單位:安徽省蕪湖市田家炳實驗中學)
[責編夏家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