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平志
【摘 要】自身素質(zhì)教育逐漸被教育界重視以來,作為素質(zhì)教育的重要一課,體育在近年來也經(jīng)歷了快速發(fā)展。體育有效教學的建設對于個人身心健康是極為有利的,如何通過應急生存教學,有效地落實體育的教育功能,成為體育教學乃至教育界關心的話題。本文從體育有效教學的重要性入手,結合應急生存教育,對如何通過創(chuàng)設有效應急生存教學從而落實體育有效教學提出了建議,為中學體育教學提供了部分理論基礎。
【關鍵詞】初中體育;有效教學;應急生存教育
一、前言
近年來,學科有效教學的落實成為教育的重點,體育有效教學也不例外,它不僅要求學生具備日常鍛煉的能力和素質(zhì),擁有良好的健康習慣,還要求學生能夠通過體育課程的學習,養(yǎng)成勤學苦練的良好學習品德。中學體育引入中考是全面發(fā)展素質(zhì)教育的開端,同樣也是試點。應急生存教育對于發(fā)展中學生全面素質(zhì)教育的推動作用不可小視:對于身體素質(zhì),應試教育下的學生很少進行體育鍛煉或者戶外體育運動,這類學生往往身體較為脆弱。對于體育應急生存教學的研究,目前學界多傾向于提升體育安全意識,通過具體的情境創(chuàng)設,引起學生對體育課程的探索。還有部分學者以有效教學為載體,探究應急生存教育的重要性。而對于通過落實體育有效教學創(chuàng)設應急生存教學的研究,目前并不多見。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礎上,將從體育有效教學的重要性和如何創(chuàng)設應急生存教學兩方面進行討論,并最終尋求兩者的結合點,為后續(xù)研究提供理論基礎。
二、體育應急生存教育的重要性
素質(zhì)教育的發(fā)展使得學生們不再僅僅局限于文化課的追求。尤其是初中階段,處于基礎教育與高等教育的轉(zhuǎn)折時期,素質(zhì)教育就顯得更為重要。體育項目是各個學校實施素質(zhì)培養(yǎng)過程中最為重視的一門科目,它不僅能夠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zhì),為文化課的培養(yǎng)奠定基礎,還在不久前納入中考考試范圍,然而體育教學是一門“高傷學科”,一旦不加注意就會受傷。應急生存教育是初中生生命安全的基本保障,不僅是對學生身體素質(zhì)的培養(yǎng),也是全面發(fā)展的必要基礎,中學生課業(yè)繁重,很多情況下的身體鍛煉都要靠學生自身主動去完成。在教學過程中,學生的項目能力、鍛煉意識,體育品質(zhì)都是在有效教學的基礎上逐漸提升的。良好的項目能力能讓學生在日后的學習生活中不畏艱難,能夠使學生保持良好的身體素質(zhì)。因此教師應該把握好體育課程的應急生存教學,為落實體育有效教學而努力探索。
三、體育應急生存教育的方式
體育教學目的在于提升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和技巧,其意義不僅在于學科教學的進步,更在于學生日后的發(fā)展。應急生存教育與學科有效教學具有較為明顯的相關關系,而提高應急生存教育的必須以教學方法為橋梁,初中教育中體育作為中考學科之一,也給不少學生帶來了困擾。部分學者從學生的思維能力培養(yǎng)與體育方法教學策略兩個方面討論,對如何進行應急生存教育進行了研究,詳細介紹了體育教學過程中的方法。
筆者通過對體育課堂教學的研究和分析,結合教學現(xiàn)狀進行了調(diào)查,對初中教育階段體育應急生存教育進行了詳細分析,得出如下結論:對于體育教師來說,教師在應急生存教育的過程中,自身的教學思路也會變得更加清晰,從另一方面會提升體育課的效率;對于學生體育學習來說,應急生存教育能夠提升學生個人的體育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初中的體育學習是一個非常重要的階段,必須從根本上對中學生實行應急生存教育。
提升應急生存能力,首先要從學生本身抓起。體育課應該做到的不僅是課上的運動技巧,還應該做到平時多鍛煉,教會學生一些重要的技能和要領,比如游泳、急救手段等,通過這些措施來提高自己應急自救能力。體育課不僅要教課,還要育人,教導學生遇事冷靜,理性,臨危不亂。教師還應該教會學生使用一些重要的救生器材,比如滅火器,滑索等等。
四、結語
落實體育應急生存教育已經(jīng)逐漸成為初中體育教學不可缺少的環(huán)節(jié),關系著學生未來個人的發(fā)展,對于學生身心都具有積極的影響,應急生存教學能夠從源頭上提升學生的體育能力,增強學生對體育的了解和意識。在教學過程中,學生的項目能力、鍛煉意識,體育品質(zhì)都是在有效教學的基礎上逐漸提升的,無論是學習生活還是未來進入社會,良好的身體素質(zhì)都是必不可少的。因此教師應該把握好體育課程的應急生存教學,為落實體育有效教學而努力探索。
參考文獻:
[1]陸春雷.初中體育教學應重視應急生存教育[J].田徑,2019(06):15~16.
[2]楊旭.新時代背景下應急生存技能與體育課[J].當代體育科技,2018,8(06):70~71.
[3]劉燕玲.應急生存技能與體育課程如何科學合理配置資源[J].當代體育科技,2018,8(02):214,216.
[4]劉丹寧,倪仲賢.體育課程實施應急生存教育可行性分析[J].當代體育科技,2013,3(17):44~45,47.
[5]張東斌.對生命教育、生存教育、生活教育融入中學學校校體育教學的探究[J].金田,2013(09):256~257.
[6]范雪峰.體育教學中的生存教育[J].創(chuàng)新科技,2004(03):55.
[7]陸春雷.初中體育教學應重視應急生存教育[J].田徑,2019(06).
[8]吳冬杰.將應急生存教育融入體育課堂的策略研究[J].教育藝術,201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