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奧爾夫音樂教育思想對高校音樂教學產生重要影響,本文在了解奧爾夫音樂教育思想在音樂鑒賞課教學中的可行性之后,對該思想的應用路徑進行了詳細研究。
關鍵詞:奧爾夫音樂教育思想;高校音樂鑒賞課;認知規(guī)律
奧爾夫音樂教育思想從創(chuàng)立直至廣泛應用已經有幾十年的發(fā)展過程,在教育中,奧爾夫音樂教育思想關注學生的人格培養(yǎng)與創(chuàng)新能力教育,通過豐富的教學形式來完善教學手段。因此在高校音樂鑒賞課教學中,需要積極探索奧爾夫音樂教育思想應用的新路徑,爭取能夠進一步提高教學質量。
一、奧爾夫音樂教育思想在高校音樂鑒賞課教學的可行性分析
著名音樂家卡爾·奧爾夫(1895-1982)在元素風格的基礎上創(chuàng)造了奧爾夫音樂教學法,該方法依托音樂本質特征,讓學生通過傾聽、語言、結合動作等方法,實現(xiàn)與音樂之間的共鳴,有助于提高學生的音樂鑒賞能力,并感受音樂中的獨特魅力。在高校音樂鑒賞課教學中積極應用奧爾夫音樂教育思想具有可行性,主要表現(xiàn)為:
(1)奧爾夫音樂教育思想強調“以人為本”,這種思想與我國的教育理念高度統(tǒng)一,致力于通過教育活動來提高學生人文素養(yǎng),讓學生能夠在音樂鑒賞中提高音樂才能、抒發(fā)人文情懷[1]。
(2)奧爾夫音樂教育思想關注創(chuàng)造性,在音樂鑒賞課教學中,教師通過音樂與學生之間形成了情感共鳴,學生能夠通過音樂來展示自己的精神世界,并在教師的引導下,感受到音樂中所具有的生命力,這是傳統(tǒng)教學方法所不具備的。
同時,奧爾夫音樂教育思想對于高校音樂教學具有積極的推動作用,在教學期間能夠靈活運用各種教學活動,讓學生可以有效參與到課堂教學中,不僅讓學生對鑒賞課教學具有更高的熱情,還能鞏固音樂基礎,強化音樂實踐能力,從而對音樂產生感悟。
二、奧爾夫音樂教育思想在音樂鑒賞課的應用路徑分析
(一)從認知規(guī)律入手,完善教學手段
奧爾夫音樂教育思想關注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并將其作為音樂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教師在音樂鑒賞課教學中,就需要從這一特征入手,根據(jù)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來完善教學手段。
例如在民族音樂鑒賞課中,教師可以選擇著名的山西絳州鼓樂《滾核桃》,并結合這篇樂曲中幾個典型的節(jié)奏型和演奏方式進行四個聲部合奏,從學生對音樂的感性認知入手,在學生鑒賞這首曲子之前,先參與演奏。這樣學生在腦海中能夠形成《滾核桃》的節(jié)奏,了解歌曲的曲調特征。此時,教師可以趁熱打鐵,以小組為單位,要求學生自行設計場景來即興演奏《滾核桃》,讓學生能夠在不同的情景與心境下感受到采摘核桃時的快樂心情。最后在學生的小組表演之后,教師可以平復學生的心情,播放《滾核桃》,而此時對于學生而言,由于剛才自己已經親身參與到《滾核桃》的場景中,因此對歌曲形成了更深認識,達到了鑒賞課教學目的。
從效果來看,這種教學方法充分彰顯了奧爾夫音樂教育思想優(yōu)勢,教師結合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實現(xiàn)了教學計劃、學生參與以及心靈感悟三方面的結合,讓鑒賞課教學達到了預期目的。
(二)關注樂曲本身特征,完善教學路徑
奧爾夫音樂教育思想中,將音樂教育定義為:綜合性的藝術行為,其中包含了演唱、演奏以及動作等[2]。所以在音樂鑒賞課教學中,教師應該將教學立足于樂曲本身,通過多種方法來展示獨屬于樂曲的特征,這樣在鑒賞教學中才能達到事半功倍的目的。
以《懸崖上的金魚公主》為例,這個曲子開始的音樂旋轉激進,且上下之間的浮動很快,在樂曲演奏中通過長笛,能夠展現(xiàn)出魚兒在水中自由自在的暢游;而第一段的《深海牧場》采用合唱的方法,將海洋的廣袤無垠、深邃展現(xiàn)在觀眾面前,具有豐富的寓意,為后面音樂的開展奠定基礎。此時,教師為了能夠讓學生感到的感受到《懸崖上的金魚公主》的音樂特征,可以利用多媒體設備,展現(xiàn)海洋場景,例如在開始階段,播放海洋中魚群暢游的場景,這樣學生結合樂曲變化,能夠對音樂形成更加深刻的認識。
(三)關注內心世界,合理鑒賞音樂
奧爾夫音樂教育思想認為,音樂教育的基礎是對人的教育,因此高校音樂鑒賞課教學中,教師就應該關注這一特征,做到靈活教學。
例如在久石讓的《天空之城》交響樂鑒賞中,該樂曲中《天空之城拉普達》中的《鴿子與少年》將少年的軍樂隊帶入,讓學生回想起初中時期學校的樂隊,激發(fā)學生的思考,彰顯人本思想。因此為了能夠鞏固這種效果,在鑒賞之前,教師可以帶領學生進行思考,適當通過語言引導的方法,幫助學生回憶年少運動會時的場景,勾起學生回憶,在學生沉浸在音樂中之后,再播放《鴿子與少年》,這種方法能夠讓學生與作者之間形成內心交流,在音樂中獲得更多的體驗,提高了教學效果。
三、結語
奧爾夫音樂教育思想對于高校音樂鑒賞課教學產生深遠影響,因此教師應該積極探索奧爾夫音樂教育思想的內涵,并結合高校音樂教育要求,尋找新的應用路徑,這樣才能適應未來教學需求,全面提高鑒賞課教學水平。
參考文獻:
[1]張倩.奧爾夫音樂教學法在高校教學中的應用[J].藝海,2019(11):92-93.
[2]龔方圓.奧爾夫音樂教學法對中國音樂教育的影響及其在中國的“本土化”運用[J].北方音樂,2019,39(21):189-193.
課題項目:西安交通工程學院2019年校級教改項目《基于核心素養(yǎng)視角下的音樂鑒賞類課程教學改革研究與實踐》(項目編號:XJY191006)
作者簡介:寧慧(1985-),女,陜西西寧人,西安交通工程學院人文與經濟管理學院,碩士,副教授,研究方向:音樂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