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海燕
【摘要】小學語文教育在整個語文教育體系中占有重要的作用,旨在從各方面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和書寫能力。相對于閱讀而言,寫作更加困難,更加考驗學生的文字功底和情感表達,不少學生提到寫作就一臉茫然,感到不知所措,而寫作文時更是應付了事,完全是為了寫而寫,但所寫內(nèi)容卻不知所云。但是,作文卻是每一個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不可避免的一個知識點,更是我們必須要掌握并運用自如的一個知識點。
【關鍵詞】快樂教育 小學語文 習作興趣
都說興趣是學習的老師,是成功的叩門磚。那么,教師就應該在小學語文教育過程中,激發(fā)學生習作的興趣,使學生從厭寫變?yōu)闃穼憽M瑫r教師也應該樹立快樂學習理念,尊重每一位學生的情感表達,努力在課堂上營造積極、民主、和諧的學習氛圍,充分激發(fā)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讓學生在快樂中學習寫作,在熱情洋溢得課堂氛圍中,學會情感表達的方法。但是如何樹立快樂學習理念呢?
一、教師必須要全身心投入到課堂教學中
這里的全身心不僅僅是指教師在授課時要投入的精力,更是指教師上課時必須要充滿激情。激情是一種教師上課時的狀態(tài),是一種能夠直接影響學生學習情緒的一種狀態(tài),這就要求教師在上課時要富有激情,能夠讓學生投入其中,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能夠讓一個人充滿激情的去做一件事,那么,這件事一定是那個人所極其熱愛的事情,換句話說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富有激情的傳授知識,正是對教育行業(yè)的熱愛,而學生也能夠在被愛包圍的環(huán)境下,感受愛,感受激情,增強學生感悟情感的能力,讓學生在進行語文寫作的情感表達時,寫作的更加得心應手。
二、教師要擁有積極樂觀的生活態(tài)度
能夠實施快樂教育的教師,一定是一個熱愛生活,追求生活品質(zhì),擁有健康積極、樂觀向上的生活態(tài)度的人。教師對于學生而言,不僅是學習過程中的榜樣,更是在學生整個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形成過程中起著示范作用,教師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會對學生造成影響。樂觀的積極的教師培養(yǎng)出來的學生也是積極樂觀;如果是消極的抑郁的老師,培養(yǎng)出來的學生同樣也是悲觀的。在人生的路上會遇到許多的挫折和困難,積極樂觀的教師培育出來的學生會主動的迎難而上,會想要戰(zhàn)勝挫折、迎接挑戰(zhàn),但是悲觀的老師培養(yǎng)出來的學生只會想到逃避,躲在自己的小天地里,甚至想要一輩子活在象牙塔里。樂觀的人在跌了一跤之后會爬起來,拍拍屁股,繼續(xù)向前,但是如果是消極悲觀的人,跌了一跤之后,會無比懊惱自己的運氣怎么會如此糟糕,會陷入無限討厭自己的循環(huán)中,會怨天怨的怨自己。同樣是跌了一跤,樂觀的人和悲觀的人處理的方法完全不一樣,可見一個人的心態(tài)是多么重要,所以作為一個語文教育工作者,我們要在教書育人的過程中,自己首先要培養(yǎng)一個良好的積極的生活狀態(tài),才能在潛移默化中影響學生,使學生也擁有積極健康的生活態(tài)度,這樣在寫作文的時候,整個文章所要傳達的思想是也是樂觀的??鞓反淼牟粌H僅是一種情緒,但是一種態(tài)度,快樂教育要擁有良好的生活態(tài)度,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學會感悟生活,擁有更加飽滿的情緒,使得學生不再討厭作文,而寫作業(yè)也不再只是文字的堆積,而是情感的表達,擁有健康的積極的生活態(tài)度,在提高學生寫作興趣的同時,有效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使寫作更有深度和寬度。
三、教師要學會愛學生
教師是學生學習上的老師,也是學生生活上的明燈,即使遇到再大的挫折和困難,也有一方港灣,供你棲息。教師對學生的愛是這個世界上理智的最博大的愛,他可以在學生受到欺負時,化為一層堅硬的鎧甲,將學生牢牢的守護在臂彎下。最讓我們印象深刻的莫過于2008年汶川大地震的時候,當8.0級的地震來臨時,一位教師將學生拉入自己的懷抱,讓學生在躲避在教室為他支撐起的溫暖庇護下,而教師呢,任泥磚、石板砸在自己身上也巋然不動,尤其是在地震結束之后,救援人員想要將老師臂彎下的學生解救出來都很困難,最后不得不鋸掉那個最受人尊敬的老師的手臂,遇難者才得以生存。教師的愛是無私的,是令人感動的,正是因為教師對學生的這份愛才是實施快樂教育的基礎,每一個學生在都會在無意識的狀態(tài)下模仿教師的言行、舉動,而我們正是利用了這一點才能夠實施快樂教育,才能夠使快樂教育激發(fā)學生習作的興趣,使學生在受到強烈的情感沖擊時有想要寫作,想要用文字表達出來的欲望。
學生和老師中間有一座無形的橋梁,名字叫信任。老師信任自己的學生的品行端正、助人為樂、熱愛學習,而學生們也都信任自己的老師,信任老師是將自己的所學都傳授給他們,懷著感恩、激動的心來信任著老師。正是因為有了這樣的信任,無時無刻不在激勵著學生在小學語文的課堂上習作的興趣,無時無刻不在鼓舞著學生們在習作的道路上愈行愈遠。學習因為有了這份全身心的信任,開始變得有重量,開始變得有吸引力,而學生的學習也不再是被動的,他們會因為那份信任而去主動學習,主動的去感悟生活,并將感悟運用到習作中。
四、教師必須要不斷學習
在教師本身的知識不是固有的,而是通過學習得來的,“活到老學到老”在教師身上不再只是一句空話,而是每一位教師真真切切每日在做的事情。老師自己在掌握小學語文習作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基礎上再學習,再創(chuàng)造,使小學語文習作的講解更加生動、形象、全面。習作的技巧也有很多,而這些東西也都不是現(xiàn)成的,是需要教師在不斷的學習和總結中得出來的,如作文中的景物描寫如何描寫的更加生動形象。初級階段的老師會直接交給學生概念,看個人理解力能夠領悟多少了,而高級階段的老師,則不會直接告訴學生景物描寫的概念,而是會直接給一句話。如“這是一個杯子”,第一個練習是給杯子加上一個定語來修飾杯子的外形,第二個練習是觀察杯子的位置,將杯子的位置在這句話中表訴出來,第三步就是看杯子的狀態(tài),或靜止、或倒立……也許還會有第四步、第五步,但最終出來的結果就會是學生在無意識的狀態(tài)下完成對“杯子”這個景物的描寫,最終得到的句子是“放在窗臺邊的那個圓嘟嘟的杯子在窗沿邊搖搖欲墜”頓時就變得非常形象和生動活潑起來了。而講授習作的老師必須要在不斷的學習和總結過程中,知道這些技巧,并利用“巧勁”傳授給學生。因此,每一位教師在不斷的學習過程中,要善于總結,總結出各個年齡階段的學生所能接受的最好的教育方法,在這里可以告訴大家,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最好的教育方法就是快樂教育。中國的孩子從一年級開始就有許多的作業(yè),身上肩負著重擔,背負責任前行,優(yōu)秀的教師不應該是其中的施壓者,而應該是引導學生享受學習的引領者。教師要實施快樂教育,來為學生減壓,使學生開始期待上課,期待習作。教師通過營造活潑的習作課堂氛圍,必將收獲到良好的課堂教學效果,學生會用他們?nèi)諠u優(yōu)秀的習作水平來回報教師的辛勤付出,會用習作的深度和寬度來證明快樂教育方法就是教授小學語文習作的最好方法。
快樂,是一種內(nèi)化于心,外化于行的態(tài)度,是一種待人接物的智慧,更是一種充滿生機的魅力。善于運用快樂教育的老師,會最大程度的激起學生習作的興趣,從而提高學生的習作水平。學生在快樂中學習,寓教于樂,學會主動感悟,學會在感悟中習作。
參考文獻:
[1]王慕華.在小學語文課上實施快樂教育得幾點體會[J].課外閱讀,2017,(30):51.
[2]彭道偉.快樂教育理念下的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探析[J].文存閱刊,2017,(03).
[3]熊穎.快樂教育理念下的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探索[J].新課程,2017,(28):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