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麗敏
摘 要: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凡是沒有學會流利地、有理解地閱讀的人,是不可能順利地掌握知識的”。心理學的研究表明:興趣是影響學習活動的最直接、最活躍、最現(xiàn)實的因素。我國古代大教育家孔子曾經說過“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樂知者。”世界上的一些偉人、名人及對人類有較大貢獻的的學者等,無不是從大量閱讀引起的閱讀興趣,遷移為強烈的學習興趣,求知欲而走向成功的。
關鍵詞:興趣;閱讀;積累;表達
剛剛升入二年級的學生,識字量有限,閱讀量不大,閱讀水平也不高,理解能力還處在一個淺顯的階段,但他們想象力豐富,善于模仿,樂于模仿,對整個世界都充滿了好奇,求知欲特別強。而且喜歡小動物,喜歡猜謎語,喜歡閱讀充滿童趣的文學作品。根據(jù)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認知水平,在學習了《小蝌蚪找媽媽》一課,孩子們了解了蝌蚪的外形特征以及生活習性以后,我選擇了一組生動有趣的謎語詩作為拓展閱讀內容,進行群文閱讀。這5首謎語詩,有兒童詩,有古詩,都是寫小動物的,讀起來難度不大,朗朗上口,充滿童趣。通過讀詩猜謎,讓學生了解詩中所描寫事物的特征,掌握謎語詩的閱讀方法,感受讀謎語詩的有趣,并嘗試編謎語詩。我設計以下四個環(huán)節(jié):
一、讀《小蝌蚪》,教給方法
通過猜謎語的形式導入新課后,我出示兒童詩《小蝌蚪》的內容,并隱去題目,讓學生借助拼音自由朗讀詩歌,讀通順。接著請他們再讀詩歌,猜猜這首詩寫的是什么小動物,孩子們因為剛學過《小蝌蚪找媽媽》一課,一下子就猜出了謎底。猜出謎底后我請他們第三次讀詩歌,找一找依據(jù),并用筆圈出關鍵的詞語。孩子們很容易就找出:池塘,小小身子墨晶晶,一群群,扭扭擺擺,五線譜上跳動的歡音,卸去尾巴,系上綠裙,十里蛙聲等詞句。在引導學生找依據(jù)時,根據(jù)學生的回答適時歸納板書:樣子、顏色、動作、聲音、生活習性等關鍵詞語,為后面引導學生創(chuàng)編謎語詩做好鋪墊。
最后老師引導總結:同學們,你看,讀謎語詩的方法多簡單啊。我們先讀詩歌,把詩歌讀通順;然后猜出謎底;最后找依據(jù),圈出描寫它的特征的詞語,你們學會讀謎語詩的方法了嗎?我們再來讀幾首謎語詩吧。學生的積極性一下就被調動了起來。
二、引導閱讀《致老鼠》和《蜂》,鞏固學習方法
二年級的孩子年齡小,雖然知道了閱讀的方法,但不可能一下子就掌握,這個環(huán)節(jié)體現(xiàn)教師“扶”的作用。
老師帶領學生閱讀《致老鼠》,先提出學習要求,讓學生按照讀通順,猜謎底,找依據(jù)的步驟進行學習。
學生先自己朗讀詩歌,把謎底工整地書寫在橫線上。如果拿不準,可以稍等,帶著疑問,再去讀。再讀詩歌,邊讀邊思考,找依據(jù),圈出寫它特征的詞語。然后同桌之間互相說一說。1號把找到的詞語或句子讀給對方聽,再給他說一說是怎么想的。2號看看同伴找的有道理嗎?你還找到了什么?你們的答案一樣嗎?最后請學生匯報。
《蜂》這首詩則由同桌倆合作閱讀,然后在班里交流,展示。
三、自主閱讀《蝸牛》和《蟬》,掌握學習方法
接下來,我讓學生運用學到的方法,從《蝸?!泛汀断s》這兩首詩歌中選擇一首自主閱讀。教師巡視指導,對學習有困難的同學及時提供幫助指導。最后進行交流展示。
學習過程由扶到放,體現(xiàn)了學方法、用方法的理念。讓學生在讀中發(fā)現(xiàn)謎語詩的特點,感受謎語詩的有趣,進一步積累語言,為創(chuàng)編做鋪墊。
四、展開想象,模仿創(chuàng)編。
《語文課程標準》強調語文課程是一門學習語言文字運用的綜合性、實踐性課程,強調學習語文的主要途徑是多讀、多寫、多積累,強調聽、說、讀、寫的相互聯(lián)系。語文課就是要教學生學習閱讀,學習表達。因此,最后我安排了模仿創(chuàng)編環(huán)節(jié)。
我用激勵性的語言對他們說:“同學們,我們這節(jié)課讀了五首詩,每首詩都寫了一種小動物獨有的特征,真有趣!你們想不想也當當小詩人,也試著編一首有趣的謎語詩呢?”
二年級學生具有豐富的想象力,再加上前面兩個環(huán)節(jié)的鋪墊,既有語言的積累,又有方法的指導,孩子們都摩拳擦掌,躍躍欲試。
考慮到孩子的年齡較小,語言積累畢竟有限,我決定降低難度,給孩子們搭一個支架:先出示熊貓的圖片,引導他們說說熊貓的特點有哪些,再采用填空的形式進行創(chuàng)編,讓他們覺得創(chuàng)編謎語詩并不難,他們也可以當個小詩人,并鼓勵孩子用自己的方式來創(chuàng)編,激發(fā)他們的創(chuàng)作熱情。
你長得(? ? ? ?)
真可愛
有吃不完的(? ? ? )
真開心
整天帶著一副(? ? ? )
真酷
可是你也有煩惱(? ? ? ? ? ? ? ? ? ? )
最后出示長頸鹿、小狗、小貓等小動物的圖片,讓他們選擇自己最感興趣的一種小動物,試著編一首謎語詩。
課后,孩子們紛紛搜集、閱讀、創(chuàng)編謎語詩,隨后的展示交流課上,孩子們的作品異彩紛呈??梢姡瑢W生有了閱讀興趣,才能從內心深處對課外閱讀和寫作產生主動需要,才會將教師的“要我讀”轉化為“我要讀”,“讓我寫”變成“我想寫”。生活里沒有書籍,就好像沒有陽光;人生中沒有書籍,就好像鳥兒沒有翅膀。在漫漫的人生旅途中,書是一個人精神上的朋友,是這個世界能饋贈的最好、最優(yōu)秀的禮物。我愿和我的學生一起,在書的海洋暢游,共同感受閱讀與表達之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