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冠
摘 要:隨著我國教育的不斷改革,培養(yǎng)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逐漸成為教育的首要目標。但是因為受到傳統(tǒng)教學理念的制約,目前的小學語文教育還是處于過渡的階段。課外閱讀作為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不僅可以鍛煉小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還可以養(yǎng)成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學生擁有良好的閱讀能力和理解能力,才能真正加深課文內(nèi)容的理解,為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奠定扎實的基礎。
關鍵詞:核心素養(yǎng) 小學語文 課外閱讀能力 教學策略
語文是一門具有思維性和人文性的學科,語文核心素養(yǎng)的高低直接取決于語文教學質(zhì)量。小學語文教學要求學生具有獨立的閱讀能力,能獨立地思考課外閱讀內(nèi)容,感受在課外閱讀下的語文世界。課外閱讀可以很好地幫助學生補充課堂閱讀中所沒有的知識,課堂時間是不夠?qū)W生開展各類閱讀活動的,因此,在閱讀教學中,教師采用積極有效的教學方法,正確地引導學生進行課外閱讀,積極鼓勵學生在課外時間多閱讀,提高學生學習效率,讓學生在小學階段培養(yǎng)起自身的閱讀習慣。
一、激發(fā)興趣,喚起閱讀熱情
小學生課外閱讀能力與其自身形成良好的閱讀興趣有一定的關聯(lián),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在興趣的推動下,才會開啟對課外閱讀的熱情。小學階段的學生思維非常跳躍,喜歡奇異的事物,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根據(jù)學生的心理活動,結合其自身的發(fā)展,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獨立主動去探索知識的海洋。因此,進行課外閱讀的時候,教師可以通過具有趣味性的寓言故事或者童話故事,讓學生對閱讀產(chǎn)生興趣。
二、營造氛圍,創(chuàng)設閱讀環(huán)境
閱讀習慣不會一時養(yǎng)成,需要長時間的浸潤。只有營造出良好的閱讀氛圍,才能激發(fā)學生閱讀興趣,課外閱讀活動才可以有效地開展。實踐中,可以制作閱讀卡,引導學生投入到閱讀活動中。閱讀卡分為日期、閱讀時長、閱讀頁碼以及閱讀感受、家長評價等,學生可以根據(jù)在家中的實際閱讀情況填寫,這樣的閱讀方式不僅帶動家長一起加入閱讀活動中,還可以保證學生閱讀量的上升。
三、選擇內(nèi)容,拓展閱讀范圍
選擇不同類型的閱讀內(nèi)容,拓展學生的閱讀范圍,方能開闊眼界,使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的形成具有寬闊的基石。小學生對世界有極大的好奇心和豐富的想象力,所以,無論是兒童文學、中外名著、詩歌散文,還是激烈精彩的寓言故事等等,不同類型的讀物對于學生的表達能力和思維能力起著很大的積極作用,在實踐中,我們可以利用名人趣事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比如魯迅嚼辣椒驅(qū)寒讀書、高爾基火災讀書、匡衡鑿壁偷光等故事,以此激發(fā)起學生的閱讀興趣,方便進一步的閱讀計劃。教師應鼓勵學生積極開展課外閱讀活動,通過選擇適合學生的讀物,逐漸拓展學生的閱讀范圍,學生在課堂中的交流互動中,能使他們彼此的身上學習到對方的優(yōu)點,從而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四、傳授方法,提高閱讀效率
目前語文教學目標主要是提高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yǎng),小學生從小培養(yǎng)良好的核心素養(yǎng)有利于未來的成長發(fā)展。正確的學習方式可以幫助提高閱讀效率,幫助學生更好地進行課外閱讀,在進行小學語文課外閱讀中,教師需要傳授學生正確的閱讀方式,讓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掌握更多的語文知識。學生在小學階段養(yǎng)成的閱讀習慣,很大程度促進著學生未來的語文
學習。
閱讀過程中,一般采用摘抄法和瀏覽法兩種閱讀方式。瀏覽法是通過在瀏覽的過程中掌握文中的主要信息,摘抄法則是學生閱讀難度較高的文章,通過摘抄對文章印象更加深刻的同時,還有助于鍛煉學生的記憶力。因此,教師可以利用這兩種閱讀方式的側重點不同,設置不同的閱讀任務來正確指導學生閱讀,使學生更容易理解文章,從而讓學生在閱讀過程中善于運用這兩種閱讀方式,來進一步地提高閱讀質(zhì)量和效率。
五、督促引導,養(yǎng)成閱讀習慣
閱讀對于人的成長非常重要,從小培養(yǎng)閱讀習慣,需要家長和老師的監(jiān)督和引導。小學生對世界的認知處于探索階段,他們還沒有形成自己的價值觀、人生觀和世界觀,閱讀哪些書籍是有益的,哪些是他們不可以接觸的,就需要家長和老師來引導,幫助學他們選擇出合適的閱讀方向和文本。老師在學生閱讀的過程中可以適當?shù)剡M行講解,讓學生把閱讀中的思考講出來,從而提高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進而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六、激勵評價,推進閱讀
教師可以開展多種閱讀活動,激發(fā)學生的閱讀動力。比如定期召開班級讀書會,可以讓學生分享最近在讀的好書,也可以開展課本情景再現(xiàn),將書中的故事用自己的理解表演出來等。這樣的閱讀活動讓學生有平臺、有機會展示自己的閱讀成果,同時教師和學生能積極融入閱讀氛圍中交流互動,讓學生感受到讀書帶給他們的快樂。
在指導學生課外閱讀時,作為小學語文教師,應善于運用各種各樣的激勵方式,加深閱讀給學生帶來的愉悅,對他們的努力給予充分的肯定,例如:設置榮譽稱號“閱讀之星”“讀書大王”等,或者可以創(chuàng)造代表班級在國旗下講話、做班級的圖書管理員等機會,使他們樂于加入閱讀活動中。對于表現(xiàn)好的學生,獎勵一些物質(zhì)性的東西能很好地激發(fā)其積極主動性,在學生群體樹立良好的榜樣可以激勵他們向這些榜樣看齊。激勵評價有利于促進學生保持長期的閱讀激情。
總之,在核心素養(yǎng)導向下培養(yǎng)小學生的課外閱讀能力,可以使學生們收獲更多的知識,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語言表達能力、理解能力,對進一步提升語文核心素養(yǎng)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作為小學語文教師,在課外閱讀教學中,應將核心素養(yǎng)內(nèi)容融入課堂學習中,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與熱情。實踐證明,小學生在核心素養(yǎng)的導向下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其核心素養(yǎng)和閱讀水平都會得到明顯的提高,各種各樣的閱讀方式不僅可以促進學生的綜合性發(fā)展,還可以讓學生形成敏銳的文字感覺,從而幫助學生提高閱讀
效率。
參考文獻:
[1] 劉曉峰《漫談基于核心素養(yǎng)背景下提升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有效性—以〈月光曲〉為例》,《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8年第7期。
[2] 何靜嫻《語文核心素養(yǎng)視野下小學語文課堂拓展閱讀教學模式的建構》,蘇州大學2018年碩士論文。
[3] 張輝《小學語文課外閱讀有效性考核辦法研究》,《基礎教育研究》2017年第4期。
[4] 呂運萍《課外閱讀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作用》,《學周刊》2020年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