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衛(wèi)衛(wèi)
摘?要 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為提高小學英語教學質量,課后反思是一個不容忽視的重要環(huán)節(jié)。一位優(yōu)秀的教師,上完課后必然會自覺不自覺地進行反思。本文就如何進行課后反思談一些看法。
關鍵詞 開展;課堂;有效;教學反思
中圖分類號:G424.21,O572.24+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20)02-0158-01
在小學英語教學中,及時地、有效地進行反思,科學、全面地分析教學過程是十分必要的。通過反思,教師能夠根據(jù)實際情況及時調整教學計劃,豐富教學內容,使教學計劃更迎合實際需要。
一、思效——自我評價
學生的學習效果是教師最關注的問題,進行課后反思要做到“當堂思效”。即上完課后要對本節(jié)課的教學效果作一個自我評價,比如分析學生哪些內容掌握得好,哪幾部分有困難,哪些學生學得成功,還有多少學生需要指導等。同時,還要堅持“單元思效”,即對一單元的教學工作是否達到了預期的效果進行自我評價。如,在學習用英語問候他人時,筆者根據(jù)課文內容作如下的安排:
1.學生聽錄音,感知課文。2.聽音,識圖。3.聽音,重復課文。4.分角色朗讀課文。
上完課筆者發(fā)現(xiàn)學生非常地聽話,總是跟著筆者的思路走。老師讓做什么,他們就做什么,學生始終處于被動狀態(tài),筆者就思考這樣的學習會不會有利于學生的發(fā)展呢?答案是否定的。針對這種情況,筆者對教案做了重新調整,采用了“任務型”的教學途徑。在熱身復習之后,筆者展示了本節(jié)課的學習任務,請同學們和老師一起多學一些禮貌用語。筆者告訴學生要開展評比“禮貌之星”的活動,比一比看誰能獲勝。任務的提出,給了學生一個學習的動力,讓他們有了明確的目標。他們的積極性就高了。當筆者組織學生參加“找朋友并問候你的朋友”的活動時,學生的學習興趣達到了高潮。他們拍著手,興致勃勃地去交朋友,用英語問候朋友。
二、思得——總結經(jīng)驗
一節(jié)課結束后,回顧教學過程,體會學生學習的成功之處,教師一定能從中受到啟發(fā),總結成功的經(jīng)驗,如能及時記錄,可作為日后教學工作的借鑒,有助于不斷改進教學方法,提高教學能力。
三、思失——及時補救
課堂教學中有所得也必定會有所失。學生的性格各異,知識水平和理解能力參差不齊,教師的教學設計與實際教學過程總會有不相適應的地方,如教法的運用、知識的講解、例子的選用、板書的設計、學生的反應等方面,課后都會覺得有不盡如人意之處。對于教學工作的不足,教師要反復思考,仔細琢磨,采取措施,及時補救。
四、思改——得出新法
“思”的最終目的是“改”。教師通過對各個教學環(huán)節(jié)得失的客觀分析,找出問題的癥結,探索解決問題的辦法、對策,提出改進教學的策略和方案,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思“改”對從事多班教學的英語教師來講非常必要的,例如,在教授用英語問候他人時,因為有了前一個班教學后的反思,所以在后一個班的教學方法就改變了,教學效果有了顯著提高。
五、思疑——提升自我
在小學英語教學中常常會出現(xiàn)這樣或那樣的問題,尤其是學生當堂提出的與課外知識相關的問題,教師未必能當堂一一作答,出現(xiàn)“卡殼”現(xiàn)象在所難免,這種“教然后知困”值得教師深思。如在教“atthezoo”這首小詩時,筆者講到了袋鼠是澳大利亞獨有的動物。當時,就有一個學生問筆者:“老師,你知道考拉嗎?英語怎樣說呢?”就這個問題筆者確實是不知道的,對學生們說等老師回去查到了再告訴你們,或者你們也可以從網(wǎng)上找到答案再告訴老師。聽筆者這么一說,學生們回家后就積極查找資料并在第二天告訴了筆者。當然,筆者也上網(wǎng)查找了相關資料。課后反思是一個不容忽視的重要環(huán)節(jié),一位優(yōu)秀的教師,上完課后必然會自覺不自覺地進行反思。但是,并不是所有的課后反思都必須用文字記述下來,寫成手記。教學手記應當是有價值的東西。下面三個方面可供參考:
(一)記成功之舉。將教學過程中達到了預先設計的目的、引起教學共振效應的做法;課堂教學中臨時應變得當?shù)拇胧?層次清楚、條理分明的板書;某些教學思想方法的滲透與應用的過程;教育學、心理學中一些基本原理使用的感觸;教學方法上的改革與創(chuàng)新等等,詳細得當?shù)赜涗浵聛?,供以后教學時參考使用,并可在此基礎上不斷地改進、完善、推陳出新。
(二)記”敗筆”之處。即使是成功的課堂教學也難免有疏漏失誤之處,對它們進行回顧、梳理,并對其作深刻的反思、探究和剖析,使之成為以后吸取的教訓。在一節(jié)公開課上,由于擔心時間不夠,在學生做游戲時,對于個別學生違反規(guī)則時沒有指出來。過后筆者進行了反思,認為這個環(huán)節(jié)成了這節(jié)課的“敗筆”之處。因為這個活動除了鞏固三個方位介詞之外,同時旨在培養(yǎng)學生的誠信理念。
(三)記教學機智。課堂教學中,隨著教學內容的展開,師生的思維發(fā)展及情感交流的融洽,往往會因為一些偶發(fā)事件而產(chǎn)生瞬間靈感,這些“智慧的火花”常常是不由自主、突然而至,若不及時利用課后反思去捕捉,便會因時過境遷而煙消云散,令人遺憾不已。
開展課后教學反思,貴在及時,貴在堅持,貴在執(zhí)著地追求。一有所得,及時寫下,有話則長,無話則短,以寫促思,以思促教,長期積累,必有“集腋成裘、聚沙成塔”的收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