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立萍
摘 要:在核心素養(yǎng)背景下,部編版教材進入了語文課堂,語文課堂教學內(nèi)容的替換使得教師不得不適應當前教學形勢需要,提升課堂教學效率。在語文高效課堂中,教師應知道:熱身導入是高效的開始,細節(jié)處理是高效的關鍵,風趣幽默是高效的潤滑劑,有效總結是高效的提升。只有處理好這些問題,才能有效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關鍵詞:語文教學;高效課堂;熱身;細節(jié);趣味;總結
2018年8月20日,一場由新時代科技產(chǎn)品引發(fā)的課堂教學改革在福建省莆田市湄洲灣北岸經(jīng)濟開發(fā)區(qū)迅速蔓延。全區(qū)教育體系的人員都積極參與到高效課堂的培訓中,認真學習“中國奇跡課堂”,思考科技與教學的契合點,擬定適合自己的教學模式,開始嘗試課堂教學的“N部曲”,一路學習,一路摸索,一路實踐,一路小結。2018年12月22日杭州之行,成了這場課堂教學變革新的交響曲。
一、熱身導入是高效的開始
培訓期間,趙志毅老師的“中小學發(fā)展核心素養(yǎng)內(nèi)容及其落實”這個講座帶給筆者很大觸動。趙志毅老師是一個懂生活、愛科技、善運用的老師,而高效課堂恰好需要這樣的老師。俗話說:“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在語文課堂上,如果能拉近與學生的距離,讓學生喜歡上老師,學生就會更喜歡上語文課。為此,教師可以利用更多科技手段,為課堂設計有趣的導入,把學生的心收攏到課堂上。
例如,教師在上《老人與海鷗》的課前兩分鐘,利用PPT播放了幾張人與動物和諧相處的圖片,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觀看吳慶恒喂海鷗的視頻,并在愉悅的氣氛中開始教學。學生很快地進入學習狀態(tài),很容易領會到老人與海鷗之間的濃濃情感。一堂課,有了好的開始,就營造出濃郁的學習氛圍,使學生的積極性得到充分的調(diào)動,并使學生很快進入學習狀態(tài),為學生學習新的內(nèi)容奠定了基礎。由此可見,課前導入設計得好,是高效課堂的第一步。
二、細節(jié)處理是高效的關鍵
培訓期間,行知小學張煒老師的第一課時有一個很大的亮點,她在“雀”字教學上,從字形的記憶到字意的理解,都利用了“洪恩識字”APP,在“玩”“認”“練”“寫”的四個環(huán)節(jié)中進行一步步的引導,然后由一個字聯(lián)想到一個詞,一個成語,一句俗語,再到一首詩,把識字的每一個細節(jié)都處理到位。在講授到“仰望”這個詞時,她引導學生:“你仰望過什么?”學生說仰望星星,她就講到天文學家張衡;學生說仰望太陽,她就和學生一起講夸父追日;學生說仰望月亮,她隨口就吟誦一句關于月亮的詩句。通過這樣處理細節(jié),張老師把詞語教學課上得生動形象。因此,筆者在教學《跨越百年的美麗》時,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美麗”,把學習主動權還給學生。筆者先給學生充足時間讀文,再讓學生尋找“美麗”,用橫線畫出,并標注出是“什么美”。隨后讓學生在小組內(nèi)交流“美麗”,在交流中碰撞出更多的“美麗”的火花,教師再匯總,出示APP,讓學生一目了然。
三、風趣幽默是高效的潤滑劑
行知小學張煒老師的課堂,伶俐幽默的語言給筆者的印象非常深刻。一是評價語言富有個性張力。她的評價語不是特意停下去表揚,而是貫穿整個課堂,包括教學過渡。例如,“細心的孩子一定會發(fā)現(xiàn),第一個被叫起來讀的一般都是上課最認真聽講的”“能提出問題的孩子是不簡單的孩子”“讀書,讀書,能產(chǎn)生問題才是真讀書”等。這樣的語言用動態(tài)圖像的方式加以展現(xiàn),讓課堂語言妙趣橫生。這些語言既是對學生表現(xiàn)的肯定,又能承接下一個教學環(huán)節(jié),猶如一臺機器的潤滑劑。二是肢體語言富有感染力。張煒老師整節(jié)課面帶微笑,俯身和學生或交流,或解惑,通過一個眼神、一個動作,使師生心意相通。張煒老師還把自己的表情做成表情包,適時在課堂上展現(xiàn),讓課堂愉悅和諧,這樣的課堂必是高效的。三是幽默詼諧的表述性語言。幽默詼諧的語言能適時調(diào)節(jié)課堂氣氛,還能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在緊張的期末復習階段,學生忙著做試卷,教師忙著分析試卷,課堂總是枯燥無味。為了使課堂充滿活力,教師可適時學著主持人說:“選B的請舉手!”“恭喜你們,你們的答案是——錯誤的!”“完了,完了!全軍覆沒了!”這些風趣幽默的舞臺語言,靈動地運用到課堂上,令課堂充滿活力。其實,幾句很平常的話語,用風趣幽默的方式表現(xiàn)出來,就能創(chuàng)設出風趣動人的情境。這可以緩解學生的學習疲勞,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強化學生的知識記憶,往往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教學效果,稱得上是枯燥課堂的調(diào)味劑。
四、有效總結是高效的提升
俗話說:編筐編簍,重在收口,描龍繪鳳,重在點睛。精致的菜品上桌之前,悉心裝盤也是必備的,它會令人眼前一亮。如果導課新穎,細節(jié)到位,語言表述也幽默風趣,但沒有高度凝練的總結,教學重點就不能再次突出,一節(jié)課就缺乏組織。一節(jié)課的結尾就如一篇文章的結尾一樣,有“卒章顯志”“畫龍點睛”的作用。因此,在每節(jié)課即將結束前,教師都要進行課堂總結,以統(tǒng)一學生的思想認識,使課堂的主題得以升華。例如,在上完《我的伯父魯迅先生》一課后,教師可根據(jù)板書,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第一段與后面幾件事之間的關系,概括出本課的寫作特點。然后,由學生討論、匯報,歸納出魯迅的人物特點。教師再與學生一道,用電子粉筆進行板書,邊板書邊讓學生修改,讓學生參與到教學中,突出重點,集中學生的注意力。這樣的總結方式,可以使學生快速、精練地再現(xiàn)本節(jié)課的重點內(nèi)容,起到深刻理解、鞏固、強化知識的作用。有時,在課堂教學結束前,還要進行一個小練筆。而小練筆正好要運用本節(jié)課的寫作方法時,教師就可結合本課的寫作特點進行小結。例如,《賣火柴的小女孩》一文中,小女孩五次擦燃火柴所看到的虛像與火柴滅掉的現(xiàn)實緊密結合在一起,這種“虛實結合”的寫作特點是本節(jié)課要掌握的一個重點。所以,在學生小練筆前,教師就引導學生注意運用“虛實結合”的寫作方法。這既是對全文的總結,又是對將要進行練筆的一個提示。當然,根據(jù)不同的文本,教師還可以運用不同的課堂總結方式,但無論是哪種方式,都應是能夠提升語文課堂教學有效性的。
綜上所述,教無定法,貴在得法。在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應合理地運用信息技術開展教學,通過熱身導入、細節(jié)處理、風趣幽默、有效總結,落實語文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要求,提高語文課堂教學實效。
參考文獻:
[1]郭燕.構建以學生為主體的小學語文高效課堂[J].教育教學論壇,2015(06).
[2]于廣誼.小學語文教學中構建高效課堂策略探究[J].內(nèi)蒙古教育,2016(35).
[3]王玉.優(yōu)化教學環(huán)節(jié) 構建高效課堂——淺議小學語文高效課堂的構建[J].黑河教育,2017(03).
[4]徐永萍.構建小學語文高效課堂的策略[J].基礎教育研究,201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