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杰
摘要:隨著網絡信息技術的發(fā)展,在互聯(lián)網時代下,中小學階段屬于培養(yǎng)學生身心健康的重要階段,在這個階段中,學生不僅要學習一些教材知識,還要掌握一些生活中常識。運用互聯(lián)網+來進行家校共育的方法,這樣不但可以完善學生學習的環(huán)境,還可以加強教育效果,激發(fā)學生學習的動力,從而提升家校教育的效果。本篇文章根據在互聯(lián)網+背景下,農村中小學家校共育的發(fā)展進行研究。
關鍵詞:互聯(lián)網+;農村中小學;家校共育;發(fā)展
在素質教育的觀念下,一定要重視培養(yǎng)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讓學生可以得到全方面的發(fā)展,從而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在以往的教學方法中,都是教師帶著學生來進行學習,學生家長很少幫助學生學習知識,這樣也就會導致教學效果比較差。在互聯(lián)網+時代下,信息技術已經融入到了人們的生活和教育工作當中,在建立中小學家校共育策略的時候,一定要合理的使用網絡信息技術,讓教師和家長進行交流,從而可以讓教師了解學生的心理情況,然后進行合理的教學,而且學生家長也可以了解學生在學校的情況。經過家校共育的方法,就可以有效地提升中小學的教育質量和效率。
一、互聯(lián)網+下農村中小學家校共育管理的重要性
如今,隨著社會經濟在快速的發(fā)展,農村的經濟也得到了提升,而且這也隨之促進了網絡信息技術的發(fā)展,網絡技術在學校中的運用,可以有效地提升管理的效率和質量。在互聯(lián)網時代下,農村中小學的管理方法也在開始向著網絡技術方面進行發(fā)展,因此,班主任和教師在進行教學管理的時候,一定要和所有學生的家長進行交流,這樣才可以保證教師和家長全部了解學生的實際情況,在這樣的基礎下,家長和教師都可以對學生有所了解,并且還可以對學生進行剛好的管理。在中小學管理工作當中,運用網絡信息技術建立家校共育的方法,可以讓教師了解學生在家中的情況,讓家長了解學生在學校的情況,這樣的管理方法是非常有效地,而且還可以讓家長和教師交流的渠道變寬,建立一個信息交流的渠道,從而就可以使中小學教育管理工作更加順利的開展,創(chuàng)新農村中小學學生管理方法,使學生能夠得到更好地發(fā)展和成長。
二、互聯(lián)網+下農村中小學家校共育發(fā)展的策略
(一)運用信息交流平臺進行管理
在中小學教育管理工作當中,要是只靠班主任和教師來對學生進行管理,那么取得的效果不夠顯著,這主要就是由于教師對于學生的實際情況不夠了解,學生在家中的情況也不夠清楚。因此,在互聯(lián)網+下,農村中小學一定要合理的運用網絡信息技術,建立一個信息交流平臺,開展家校共育的方法,這樣才可以讓學生的家長也參與到教育管理的工作當中,從而就可以提升教育的效率和質量。在這樣的信息平臺當中,學校可以建立不一樣的溝通平臺,可以使用微信等平臺,這樣就可以在微信群聊當中,教師和學生的家長進行溝通,然后教師和家長就可以說出教育工作中的問題,并且說出建議。教師在與家長進行交流的時候,還可以說一些有關學生的情況,以及考試等相關的信息,這樣就可以讓教師和學生家長更進一步的進行了解,提升教育的質量。
(二)使家校教育信息交互
在互聯(lián)網+下,經過在中小學中運用網絡信息技術,可以讓教師和學生的家長建立一個溝通的平臺,在這樣的平臺當中,教師可以向學生的家長提供一些學生在校園當中的情況,然后教師還可以在平臺當中與學生的家長進行溝通,并且還可以讓教師了解學生在家中的實際情況。在這個時候,中小學一定要優(yōu)化家校交流的制度。例如,學生的家長可以把學生在家中的實際情況和心理狀態(tài)等特點,匯報給教師,使教師能夠更加全面的了解學生。然后,教師就要建立一個學生的數據表,然后對其進行全面的研究,對學生的問題來進行輔導,幫助學生解決生活中的問題,從而就可以讓學生得到更好地發(fā)展,使家校共育教育工作順利的開展。
(三)建立家校共育的評價體系
中小學一定要對家校交流的平臺進行研究,使用網絡信息技術來進行教學評價和學生素質評價。經過探究學生家長的評價教育工作,可以讓評價的方式更加合理。在使用大數據技術,建立一個數據庫,對數據信息進行發(fā)掘,然后將評價的結果進行呈現(xiàn),這樣就可以讓評價結果的內容變得可視化,從而確保評價的結果更加合理,從而就可以對學校的教育工作進行管理。在網絡信息時代下,家庭教育工作和學校的教育工作可以更加完美的結合。農村中小學家校共育的模式完善,可以讓教育工作評價機制更加清晰。而且這樣的評價體系,也不是只對學生的學習成績來進行評價,還需要對學生的學習情況、心理情況和興趣等等內容的評價工作。而且農村中小學家校共育的評價體系,也不會局限于學生自己,還需要對學生的家長和教師來進行評價。這樣才可以讓評價更加全面。
結束語
總的來說,中小學的階段使學生成長的關鍵階段,學生也將要因此出現(xiàn)心理方面的改變,在心理上非常容易出現(xiàn)波動的情況,教師和學生的家長對于這樣的情況不夠了解,只會進行管理,這樣也就會導致學生出現(xiàn)逆反的心理。經過家校共育的方法,可以有效地提升教育管理的效果和質量。隨著互聯(lián)網時代的到來,網絡信息技術使人們的交流更加便利,在這樣的模式下,家長也可以和教師進行交流,了解學生的情況,相互合作,并且要合理的使用教育資源,這樣才可以更好地對中小學生進行管理,促進中小學生的發(fā)展。
參考文獻:
[1]肖曉鋒,劉紀龍.“互聯(lián)網+”背景下的農村中小學家校共育發(fā)展方向[J].文化創(chuàng)新比較研究,2018,002 (005):117,119.
[2]劉紀龍,肖曉鋒.農村中小學“互聯(lián)網+”家校共育模式創(chuàng)建策略[J].新課程,2018 (9):52-52.
[3]葉海英.談"互聯(lián)網+"背景下中小學家校共育模式的變遷[J].甘肅教育,2019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