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英華
摘 要 新課程改革標準在教育過程中的貫徹落實,讓中職語文課程教學效率和質量也開始產生了一系列的變化。中職語文教學方法的創(chuàng)新和改變,對于中職學生的學習狀況起到了有效的改變,提高了學生自主學習能力,讓學生課堂學習過程中的注意力和效率都得到了有效的提升。但是部分中職院校在教學方法改革創(chuàng)新過程中依然存在一些較為常見的教育問題,因此本文將首先提出終止語文教學過程中現(xiàn)存的問題,然后提出語文教學方法的改革方式,以及如何創(chuàng)新語文教學方法,期望能夠不斷提升中職學生的語文學習能力。
關鍵詞 中職語文教學方法 現(xiàn)狀及問題 改革及創(chuàng)新
中圖分類號:G718.3?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DOI:10.16400/j.cnki.kjdkx.2020.02.033
Research on the Reform and Innovation of
Chinese Teaching Methods in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
YAO Yinghua
(Henan Business Vocational School, Zhengzhou, Henan 450000)
Abstract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new curriculum reform standards in the process of education has brought about a series of changes in the efficiency and quality of Chinese teaching in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s. The innovation and change of Chinese teaching methods in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 has effectively changed the learning situation of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 students, improved their independent learning ability, and effectively improved their attention and efficiency in the process of classroom learning. However, some secondary vocational colleges still have some common educational problems in the process of teaching method reform and innovation, so this paper will first put forward the existing problems in the process of terminating Chinese teaching, and then put forward the reform methods of Chinese teaching methods, and how to innovate Chinese teaching methods, hoping to continuously improve the Chinese learning ability of secondary vocational students.
Keywords Chinese teaching methods in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 current situation and problem; reform and innovation
語文學科是學生學習其他學科的基礎,在中職學校中同樣屬于重點教學項目,目前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入,中職院校也應當對學生的綜合素質培養(yǎng)進行重視,以語文學科為例,在教學過程中采用多元化的教學方式和教學手段,讓學生能夠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中職院校必須要根據(jù)時代發(fā)展需求,跟隨國家教育發(fā)展方向,在課堂教學中強化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互動交流,尋找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提升學生語文課堂學習及課后自主學習積極性。
1 中職語文教學方法改革的背景需要
隨著21世紀新課改提出已經取得了較為顯著的成績,我國教育事業(yè)已經取得了豐碩成果。中職教育作為社會專業(yè)技能人才的主要教育院校,雖然以專業(yè)技能培訓為目的,但是語文學科作為學習的基礎,在中職院校中依然有極為重要的作用。隨著語文教學方法的不斷改革發(fā)展,中職語文教育依然存在較多的問題有待解決。中職院校必須要教學問題加以重視,改善目前的語文教學方式,提升語文教師教學效率。
2 中職語文學科教學方法改革與創(chuàng)新的重要意義
在完成中職語文教學目標及教學任務過程中,必須要有良好的教學方法為前提。中職院校見效目標便是以培養(yǎng)學生就業(yè)為主要導向,因此部分中職院校對于語文學科教學并沒有進行過多的關注,雖然國家教育部門已經提出了新的教學要求標準,但部分中職院校卻依然沿用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其次是語文教師在中職院校中并不受重視,也讓中職教師喪失了教育創(chuàng)新的熱情,以至于其在教學過程中存在敷衍了事的現(xiàn)象,該種情況的持續(xù)發(fā)展導致了課堂教學過程中根本毫無學習氛圍。該種現(xiàn)象必須要加以整改,因為隨著社會的發(fā)展,對于中職生的就業(yè)要求也開始提高,企業(yè)招聘人才過程中不僅僅考察學生的專業(yè)能力,還會考慮學生的綜合素質,這就要求學生在學習技能過程中學習好其他各類文化學科。因此,必須要針對目前中職語文教育工作現(xiàn)狀,制定改革創(chuàng)新的語文教學方法,讓學生能夠與社會發(fā)展需求保持同一腳步,讓學生畢業(yè)后能夠快速的適應工作崗位。
3 中職語文教學的現(xiàn)狀
(1)師生之間缺乏交流。語文教學方式的不斷發(fā)展,課堂主體逐漸的由教師轉化為學生,但是部分教師仍然習慣以自身作為主體進行課堂教學,沒有根據(jù)新課改要求做出相應的變化,應試教育更是深入人心,尤其是中職院校對語文教師的不重視,都直接或間接的導致了中職語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與學生無交流,課堂無討論環(huán)節(jié),說教的模式持續(xù)進行。學生在該種形態(tài)下學習積極性也在不斷的減弱,教師教學積極性也逐漸降低,該種模式循環(huán)往復,形成了惡性循環(huán)。教師不作為、學生不學習,導致師生之間均出現(xiàn)了倦怠心理,教育與學習便因此止步不前,無法進一步實現(xiàn)有效的發(fā)展。
(2)學生文化素養(yǎng)較低。中職院校與其他普通院校教學內容存在差異化,且中職院校的入學門檻設置的較低,每年接收的學生均為中考不過線的學生,學生文化程度、學習接受能力更是各不相同。加之學生因沒有考上高中就郁郁寡歡,沒有正確的引導學生便會對學習失去原有的動力,甚至部分學生認為語文學習沒有任何效果,完全忽視了語文學科價值。同時,部分學生的文化基礎本身就比較薄弱,教師還依舊沿用老套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根本無法有效的再次激發(fā)學生內心的語文學習熱情。教師并未在教學過程中教授給學生有效的教學方法,學生想學卻苦于沒有門路,長時間如此學習耗費學生的耐心,必然會嚴重打擊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伴隨著以上的問題,學生的文化素養(yǎng)更加難以在短時間內得到有效的提升,且學生也開始封閉自己不愿參加學校組織的各種活動,嚴重阻礙了中職語文教學發(fā)展。
(3)語文教學的知識內容匱乏。中職語文教材內容缺乏實用性,這主要是由于中職學校領導對于教材購買的不重視問題。語文學習需要經過長時間的培訓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其中深意也需要隨著教學的不斷深入而被學生發(fā)掘、積累、運用。教師本身在教學過程中便需要根據(jù)教材的基本內容進行延伸教學,豐富學生的語文學習知識,不能僅憑一本實用性不強的教材來讓學生明白語文學科中的知識,更不能讓學生在學習中發(fā)覺語文學科的自身魅力。教學方式的單一化也是語文教學知識內容較少的主要原因,眾多教師的課堂教學都是根據(jù)文字形成的PPT來讓學生看,并將PPT上的內容復述給學生聽,根本就無法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加之學生本身就對語文學習價值由錯誤認知,該種教學方法必然會讓學生喪失繼續(xù)學習的興趣。語文教學中不僅要豐富教材,增加教材實用性,還需要利用多元化的教學方式,讓學生能夠在其他學習中運用語文知識。
4 中職語文學科教學方法改革及創(chuàng)新的策略
新課程改革標準重點提出了課堂主體應當為學生的教育理念,尊重學生的個性化發(fā)展,教育應當從各個方面培養(yǎng)出一個與時代發(fā)展共同進步的人。根據(jù)該教育改革方針,中職語文教學也應道提出新的方法,以學生為主體進行情景化教學、層次性教學、互動式教學等,改革創(chuàng)新傳統(tǒng)教學方法,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度,讓學生能夠在課堂學習過程中隨時提出自己的疑問,讓學生能夠真正的理解自身所學,提高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教師也應當制定針對性教學策略,尊重學生的差異性,制定個性化培養(yǎng)計劃。
(1)構建科學合理的教學情境。中職語文學科教學首要的目的便是讓學生在課堂學習中保持注意力集中,這便需要語文教師創(chuàng)新教學方式,利用多元化的教學手段,將語文課堂學習構建成一個具有趣味性的教學情境,靈活運用課程教材內容所給出的具體情境,讓學生運用形象方式對內容加以表達,不斷提出問題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在課堂中保持高度集中,以此來引發(fā)學生對語文學科的學習熱情,并能夠在學習過程中擁有自主創(chuàng)造的能力。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通過情境化教學模式,構建有趣的教學情景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才能不斷提升學生自身的學習效率及教師的教學效率。情景化教學模式不止可以讓從語文教材中構建,課外讀物、課程導入等方面均可以開展情景化教學。每次課堂完成后要給學生留下作業(yè),讓學生進行創(chuàng)造性學習,讓學生能夠在實際學習過程中跟上教師的思路,并在實際學習過程中提出問題,才能不斷強化學生的學習能力。
(2)應用具有層次性的教學方法。中職院校招生規(guī)模雖然逐年增加,但是學生文化學習成績卻在逐漸下降,尤其是其招生標準的下降,導致的中學生文化素養(yǎng)差異化越來越大。針對該種方式,教師應當在語文教學過程中進行分層教學,根據(jù)自身觀察分析及教學成績測驗對學生進行分層,但為避免打擊學生的自信息,分層等級教學方式不能讓學生知曉。通過制定分層教學計劃、分層作業(yè)布置計劃、教學評價分層計劃三個方面來對學生進行針對性教學。同時,在分層評價學習過程中,要根據(jù)層級對學生進行分組,以小組的成績進行綜合評價,讓小組內的成員能夠相互幫助,以團隊協(xié)作的模式開展語文教學。在分層教學過程中,教師需注意學生的心理變化及成績變化,對進步的學生及時調整,對退步的學生進行鼓勵,并關注學生心理變化,與學生進行主動的溝通交流,對學生的負面情緒加以引導,善于聆聽學生的想法和對自我學習的建議。
(3)應用互動式教學方法。新課程改革標準中教學方法的創(chuàng)新,必須要遵循學生為課堂主體,教師為課堂引導者的地位,通過教學過程中的引導,不斷的發(fā)掘學生內在潛力。教師要在教學過程中與學生間進行互動交流,多多的在課堂中進行問題的提出,讓學生時刻保持注意力。同時為增強互動教學的防范,教師可在其中加入對分課堂教學,一半時間進行知識的講述,一半時間與學生進行互相討論,讓學生能夠對之前所學有更加深入的了解。其次便是可以通過討論學習,為學生解答學生預習過程中的問題,通過良好的互動學習讓學生能夠更好的理解學習內容。
5 結語
教育事業(yè)在新時代不斷發(fā)展過程中,中職語文教學方法也需要與時俱進,根據(jù)新課改要求遵循以學生為主體的方式,不斷改進創(chuàng)新其教學方法,構建新的課堂教學模式,讓學生能夠在語文課堂學習過程找到學習的方法,從而深入了解更多語文知識,達到綜合素養(yǎng)教育目的。
參考文獻
[1] 董金妹.試論中等職業(yè)技術學校語文教學方法的改革與創(chuàng)新[J].考試周刊,2017(80):49.
[2] 樸素.試論新形勢下中職語文教學方法的改革與創(chuàng)新[J].民營科技,2016(11):253.
[3] 黃燕瓊.中職語文教師在當前教改環(huán)境下的困境與反思[J].考試周刊,2013(87):19.
[4] 梁安發(fā).中職語文教學方法的改革及創(chuàng)新研究教育[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8.15(02):219.
[5] 馮小雨.中職語文教學方法的改革及創(chuàng)新研究教育[J/OL].中國培訓:1[2019-10-29].
[6] 樸素.試論新形勢下中職語文教學方法的改革與創(chuàng)新[J].民營科技,2016(11):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