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高中階段是學生獲取知識的重要階段,對于提高學生自身的綜合素質(zhì)以及社會競爭能力而言是極為重要的。近幾年課程改革的逐步推進,高中歷史學科教學應當有效融入情景教學與情感教育,加強兩者的有效融合,有助于創(chuàng)新課程教學方法,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進一步增強學生的思維認知水平,所以本文從以下幾方面分析探究當前高中歷史教學存在的問題,并提出具體的教育對策。
關鍵詞: 新課程標準;高中歷史;情境教學;情感教育;教育融合
一、 引言
高中階段歷史課程屬于理論性知識,由于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無法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教師只是在課堂上進行理論灌輸,卻難以啟迪學生的思維,所以嚴重影響著學生學習歷史的主動性與積極性。通過情境教學與情感教育的有效融合,有助于增添課堂教學的趣味性,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與積極性,從而顯著提高歷史課堂教學效率。
二、 當前高中歷史教學存在的問題
(一)教學觀念較為落后
由于當前學生難以脫離應試教育的束縛,教師在教學實踐當中也很難提升學生的學習主動性。教師自身所采取的傳統(tǒng)教學方法只是針對課本內(nèi)容進行知識的傳遞,并不能夠積極地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部分歷史授課教師并沒有考慮到學生的個體化差異來進行教學的拓展,很多學生很難在課堂中跟上教師的節(jié)奏,所以對于歷史學習的興趣難以得到提升。
(二)情感教育匱乏
教師在傳統(tǒng)歷史教學觀念當中要通過進行授課來對歷史教學內(nèi)容進行直觀性的講解,引導學生對于歷史情感進行全方位的認知。但是由于當前學生思維不夠成熟,歷史教師在授課過程當中采用體驗式的教學方式,很難投入一定的情感,所以學生對于歷史情感的知識很難進行學習和探究,學生的歷史觀念較為淡薄,歷史學習素養(yǎng)有待提升。
(三)教學情景不夠合理
在現(xiàn)階段高中歷史實踐教學當中,要針對教學情節(jié)進行科學的引導,并且站在學生的角度來思考問題,提升學生對于問題的探究能力。由于高中歷史教師在情景教學當中一味地進行模仿,忽視了本班學生的歷史知識探究能力。所以在歷史教學當中很容易導致學生的思維較為壓抑,難以提升學生的歷史學習主動性,所以學生的思維能力需要得到進一步的提高。
三、 高中歷史教學中情景教學與情感教學結合策略
教師在高中歷史教學當中,要通過歷史教材中的特點培養(yǎng)學生的愛國主義精神。并且利用教材內(nèi)容創(chuàng)設相應的教學情景,結合情感教學增強學生的民族認同感,提升學生的情感探究能力。教師要提高學生的個人綜合素養(yǎng),幫助學生端正學習態(tài)度,樹立科學的價值觀念,扭轉傳統(tǒng)教學思想在教育實踐當中的不足現(xiàn)象,注重在歷史教學中活躍課堂教學氣氛,組織學生在各類實踐活動中對于愛國主義精神理念進行全方位的學習和探究,參與端正學生的學習思想,提升學生的良好學習思維。
(一)借助歷史教學情景開展情感教學
教師在教學情景創(chuàng)設的過程當中,要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主動性,讓學生在參與的過程中積極地體會文章中的重點內(nèi)容,從而促進學生對于歷史故事的探究能力,使學生掌握歷史學習的相關技巧,從而促進歷史教學質(zhì)量的提升。教師在教學情景滲透的過程中,要利用多媒體設備,將歷史背景與多媒體進行有效的融合,給學生呈現(xiàn)具有逼真性的歷史情景,使學生在情景當中學會主動地思考和學習。教師需要逐步地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望和探究能力,從而促進學生在情景探究當中樹立科學的學習觀點。
例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在參觀歷史遺跡時,要讓學生感受到歷史學習的魅力,使學生在學習歷史知識時,樹立良好的學習心態(tài)。當學生在學習“商鞅變法”時,教師利用多媒體向?qū)W生播放秦朝經(jīng)濟繁榮的歷史記載圖片,使學生深刻感悟和領會商鞅變法推動了秦國社會的進步,促進了經(jīng)濟繁榮,壯大了國力,對秦國以至中國歷史的發(fā)展都起了重要作用。
(二)創(chuàng)設歷史教學情景,熏陶學生情感
教師在高中歷史實踐教學當中,通過情景教學與情感教學相互結合,能夠有效地提高學生的思維靈活性,激發(fā)學生在學習當中的探究熱情。教師也要在歷史課堂當中創(chuàng)設歷史教學情景,使學生在生動活潑的情景當中進行感悟和探究。教師通過讓學生學習歷史的相關情感故事,增強學生的愛國主義精神。教師通過利用語言的藝術進行教學的引導,對于學生的思想情感有著渲染的作用,能夠提高學生在歷史情感當中的思維靈活性。教師通過不斷提高學生的歷史認知能力,幫助學生設立歷史學習的目標,提升學生在歷史探究當中的熱情。
例如:教師在引導學生學習《王安石變法》時,教師就可以在講解的過程當中通過語言的抑揚頓挫來表達本節(jié)課重點內(nèi)容,從而提升學生的感悟,使學生感悟到變法過程中受到的阻礙和挫折,使學生對王安石變法有了更深刻的了解,讓學生對歷史事件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記憶,從而加深了學生的學習影響。
(三)采用以情動情,熏陶學生情感
教師在歷史實踐教學當中,通過滲透一定的情感意識,引導學生在情景當中進行自主的探究,幫助學生學會體驗濃濃的歷史情感,有效地促進學生在情感當中的感悟能力和探究能力。教師也要以情感作為歷史課堂進行開拓創(chuàng)新,并且在授課過程當中強調(diào)自身的聲調(diào)和語氣。教師通過將自己的面部表情與語氣進行教學的結合,能夠向?qū)W生傳遞歷史學習當中的重點和難點,使學生對于歷史信息進行準確的把握和探索,從而積極地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意識,提升學生的情感探究能力。教師在高中階段為了提高學生的良好思維能力,培養(yǎng)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提升學生的情感意識,就要引導學生在學習過程當中豐富自身的思維,所以教師在高中歷史實踐教學當中,將先進教學與情感教學進行科學的融合,以情景帶動情感來提高學生的歷史探究能力,使學生在歷史學習當中有身臨其境的感覺,從而豐富自身的學習思維。教師也要在實際的課堂教學當中,利用不同的歷史人物形象進行科學的引導,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學習思想,引導學生在科學探究當中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激發(fā)學生的情感意識,不斷提高學生自身的個性化素質(zhì),從而培養(yǎng)學生與時俱進、不斷開拓的學習精神。
例如:教師在引導學生學習“貞觀之治”時,教師就可以向?qū)W生以講故事的形式描述唐朝初年經(jīng)濟繁榮的情景,利用高昂的語氣,并且借助多媒體播放具有激情的音樂,使學生能夠在教師所講述的故事情節(jié)當中體會政治清明、經(jīng)濟復蘇、文化繁榮的治世局面。
(四)挖掘?qū)W生學習潛力,激發(fā)學生歷史探究熱情
教師在傳統(tǒng)的課堂描述過程當中要進行及時的創(chuàng)新,通過挖掘?qū)W生的歷史學習潛能,激發(fā)學生在歷史學習當中的興趣和愛好,能夠積極地培養(yǎng)高中學生的歷史學習主動性,為學生減輕歷史學習的壓力,提升學生的歷史課堂融入熱情。所以教師要以新課標為教學的基礎進行滲透和引導,通過將情景教學與情感教學相互融合,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在歷史實踐當中提高學生的歷史感悟能力和探究熱情,逐步激發(fā)學生的歷史學習潛力,充分的提升學生在歷史學習當中的主動性。
傳統(tǒng)的高中教學模式就是為了提升學生的歷史考試成績,忽略了學生的情感素養(yǎng),所以教師要想提高學生的個人綜合能力,需要改變以往的教學思路。教師也要改變盲目性的教學思維,通過創(chuàng)新教育教學方案,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性優(yōu)勢,培養(yǎng)學生歷史學習的主動性和趣味性,使學生能夠在歷史課堂當中感受到歷史學習的樂趣,從而逐步優(yōu)化課堂教學的各類形式和教學的策略。教師為了更好地讓學生掌握歷史的相關學習技巧,豐富學生的歷史體驗能力,就要不斷地挖掘?qū)W生的歷史學習思路。
例如:當學生在學習“羅斯福新政”,教師就可以引導學生利用課余時間通過互聯(lián)網(wǎng)進行內(nèi)容的搜集,并且培養(yǎng)學生的感性認知能力,使學生探究為什么美國只有幾百年的歷史會發(fā)展得如此迅速?從而引導學生在探究過程當中思考羅斯福新政的意義,提升學生在學習和探索當中的思維靈活性,不斷強化學生個人的學習熱情,培養(yǎng)學生學習的動力。
(五)提高教師自身素質(zhì),為學生發(fā)展打下基礎
由于高中歷史教師教學的科學性會直接影響學生的學習和發(fā)展,所以教師要在實踐教學當中,培養(yǎng)學生思維的靈活性,提升學生主動學習的動力。教師要重視教學方案的創(chuàng)新,學校領導也要加大培訓力度,通過引導教師與教師進行積極的互動和交流,互相探究當前歷史教學當中的突破點和創(chuàng)新策略,積極地提高教師自身的教學素養(yǎng)和專業(yè)化知識。教師也要在課后時間通過閱讀大量的歷史書籍和歷史文獻,利用互聯(lián)網(wǎng)來拓展自身的教學方式和教學行為,逐步地增強教師自身的教學能力,提高教師的教學科學性。學校也可以聘請先進的教育工作者進行歷史教師的培訓和指導,使每一個歷史教師都能夠提高自身的個人綜合素質(zhì),為學生的學習和發(fā)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四、 結束語
結合上述內(nèi)容,我們能夠看出高中歷史教學的重要目的在于培養(yǎng)學生樹立正確的歷史觀念,引導學生掌握歷史知識,培養(yǎng)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懷,提高學生的個人能力以及綜合素養(yǎng)。所以在素質(zhì)教育理念下開展高中歷史教學,教師必須要轉變傳統(tǒng)落后的教學模式,加強師生之間的互動交流,結合學生的認知情況,有針對性地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有效設置情感與情境教學融合方法。通過采用情境帶動,情感升華等各類方式,加強兩者的有效融合,提高教學有效性,使學生更加熱愛歷史,通過學習提高自身的文化素養(yǎng)。
參考文獻:
[1]戴紅艷.論高中歷史教學中情境教學與情感教育的結合[J].成功:教育版,2017(23):155.
[2]鄒春風.高中歷史教學中情境教學與情感教育的結合探析[J].都市家教(下半月),2017(6):53.
[3]馬文平.論高中歷史教學中情境教學與情感教育的結合[J].山西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7,2(S2):20-22.
[4]許微微.以《抗日戰(zhàn)爭》為例談初高中歷史教學的銜接與整合[J].延邊教育學院學報,2017,3(1):30-31.
作者簡介:
竇軍鵬,甘肅省定西市,甘肅省定西市通渭縣第二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