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先育
摘要:語文是初中教學中的基礎學科,而閱讀作為其中重要的組成部分,不僅可以幫助學生精神對知識的理解,還可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因此,本文以基于核心素養(yǎng)視角下初中語文教學中學生閱讀能力價值為開篇,重點探究其培養(yǎng)對策,以期為初中語文教師提供一定的參考與幫助。
關鍵詞:核心素養(yǎng);初中語文教學;閱讀能力
語文閱讀就是學生通過教學材料、閱讀材料等獲取知識的過程,往往受書面材料質量、內(nèi)容深度、外部環(huán)境等因素影響。基于此,初中語文教師應作為“閱讀”的引導者,引領學生在閱讀中獲得知識的同時,逐步提升其核心素養(yǎng)水平。
一、基于核心素養(yǎng)視角下初中語文教學中學生閱讀能力價值
一方面,基于核心素養(yǎng)視角下,語文閱讀具有較高的個人價值。以語文閱讀為基礎,其一可以提高語文素養(yǎng)與綜合學科知識;其二可以樹立學生正確三觀與道德品質,培養(yǎng)人文、愛國精神;其三可加強寫作能力,積累文學功底,提升文學感知能力與感悟能力。
另一方面,基于核心素養(yǎng)視角下,語文閱讀具有良好的社會價值。從語文閱讀中,跨越時間與空間,可以清晰認識到歷史變遷的面貌、社會興衰的教訓,并讓學生從中繼承民族文化精神,強化其核心素養(yǎng)[1]。
二、初中語文教學中學生閱讀能力培養(yǎng)對策
(一)提升語文閱讀興趣
興趣是學習的必要動力,因此在語文閱讀培養(yǎng)中應通過調(diào)動學生閱讀興趣,激發(fā)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引導其在閱讀中獲得樂趣的同時有效提升閱讀能力、綜合思維。由于現(xiàn)代學生普遍個性較強,因此閱讀的興趣偏好也有所不同?;诖耍處煈獙⑷の断嗤兜膶W生組建成學習小組,還可通過師生共讀一本書、優(yōu)秀圖書推薦等趣味競賽,充分調(diào)動學生參與興趣的同時,提升團隊協(xié)作能力,培養(yǎng)良好的師生友誼。
教師還可通過為學生設置懸念的方式,讓學生產(chǎn)生好奇與問題,從而有效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并可在一定程度上集中學生閱讀時的注意力。例如,在學習《杜甫詩三首》之前,學生就對杜甫的詩詞較為熟知,因此教師此時可為學生簡述《望岳》與《春望》的創(chuàng)作背景,并設下“杜甫這兩首詩的意境相差可謂背道而馳,這與杜甫生平遭遇脫離不開?!钡姆P,讓學生產(chǎn)生想要了解杜甫的欲望,尋找相關圖書、文章主動進行閱讀,并從中繼承愛國精神。
(二)明確語文閱讀方式
語文閱讀方式由淺至深可分為粗讀、細讀、精讀三種。第一,粗讀就是指在簡略了解文章載體、作者、出處等信息后,以明確文章核心內(nèi)容為前提進行快速的通讀,或通過捕捉段落主句來把握文章全局,從而對文章建立初步的了解與閱讀指向。第二,細讀即通過仔細閱讀來理清文章層次,掌握整個文章發(fā)展動向,尋找可以體現(xiàn)出文章核心的語句與段落,進一步了解文章內(nèi)容,并產(chǎn)生自己對于文章理解,從而降低文章的閱讀難度,提升學生閱讀能力。第三,精讀指的是以粗讀、細讀為基礎,對文章進行深層次的挖掘、欣賞,研究文章寫法與背后內(nèi)涵,以字斟句酌的閱讀方式,進一步掌握文章精妙之處,并進行重點賞析、摘抄,還可與學生進行交流,或鼓勵學生進行分享[2]。
此外,針對名著、長篇等類型的閱讀材料還可進行整本書閱讀。即以粗讀、細讀、精讀作為閱讀方式,進行整部作品的閱讀,作品類型可依據(jù)學生自身喜好進行選擇,包括但不限于自然社科、歷史博物、經(jīng)典小說等。不僅可以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鑒賞能力,還可以有效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與綜合思維,充分調(diào)動學生參與閱讀的熱情,從而推動學生核心素質發(fā)展。例如,對《海底兩萬里》展開名著導讀時,還可對凡爾納其他作品進行擴展導讀,如《神秘島》、《地心游記》、《八十天環(huán)游地球》等作品。區(qū)別于其他名著作品,凡爾納的科幻小說中充滿對科學的向往,故事情節(jié)有趣、驚奇,書本語言流暢且極具浪漫主義色彩,對于學生提升閱讀興趣、整本書閱讀能力、樹立科學思想等可以起到良好的引導作用。
(三)培養(yǎng)語文閱讀習慣
在過去語文教學中,教師往往作為教學主題,并沒有注重如何培養(yǎng)學生主動閱讀,而是以填鴨式的教學方法,進行教學與閱讀要求,導致學生在閱讀方面無法產(chǎn)生主觀能動性?;蚴鞘芟抻陂喿x范圍、學習任務要求等,學生往往很少接觸課外閱讀材料,基本的閱讀材料僅限于教科書之中,也是學生無法有效產(chǎn)生閱讀興趣的重要問題之一。常言道,良好的學習習慣能夠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在當前的語文閱讀教學中,應重點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習慣,從而提升閱讀能力,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語文素養(yǎng)與綜合思維。
一方面,應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并通過閱讀活動保持學生的閱讀動力,提升其閱讀信心。教師應首先為學生劃分較為淺顯易懂的閱讀范圍,并由淺入深地擴大閱讀范圍,讓學生自己挑選感興趣的讀物,并給予學生較長的閱讀時間,保持閱讀的持續(xù)性。另一方面,應在一定閱讀時間后,組織學生展開討論與分享,將學生自己喜歡的閱讀材料推薦給同學、教師,從而建立起有效的溝通與交流,創(chuàng)設良好、和諧的閱讀氛圍,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習慣。
需要注意的是,教師在選擇閱讀范圍時,應注意閱讀材料內(nèi)所包含的類型不可局限于教科書,還應添加人物傳記、社科歷史、報刊雜志等類型,由簡練、易懂的閱讀材料入手,漸漸變?yōu)檎净蚨啾緯喿x。幫助學生在逐漸克服閱讀難點、提升閱讀自信心的同時,拓展其整體的閱讀范圍,為培養(yǎng)學生閱讀習慣打下良好基礎。
結束語
總而言之,語文閱讀是初中語文教學中重要的組成部分,更是學生未來生活與學習中必備能力??梢哉f培養(yǎng)學生語文閱讀能力的目的,在于讓學生“讀老知青春、讀死知生命、讀果實知汗水、讀逝去知珍惜、讀物才知物、讀人才知人”,從而進一步推動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發(fā)展進程。
參考文獻:
[1]王一君.初中語文教學中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J].課程教育研究,2019(37):35.
[2]陳繼安.初中語文教學中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J].甘肅教育,2018(2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