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麗敏
摘要:小學高年級語文教學中增強學生對語文知識的興趣,可以有效的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教師在語文教學中積極運用趣味教學法,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教師需要通過營造良好的趣味教學氛圍,轉變教學方式,積極應用趣味教學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引導學生主動學習,改善整體教學效率。
關鍵詞:小學語文;趣味教學法;情景教學
傳統(tǒng)的小學語文教學方式使語文教學課堂變得枯燥,學生不僅能夠充分融入課堂,學習效率較低。小學高年級語文教師需要改變教學觀念及授課方式,采用趣味性教學的方法完成日常語文教學,這種方法不僅符合新課標的要求,也可以使小學生更輕松的掌握語文知識,激發(fā)他們對語文學習的興趣。
1、在小學高年級語文教學中營造趣味教學氛圍
教學氛圍對學生獲取知識的能力有一定的影響,學習氣氛差則會打擊到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趣味教學法可以改善教學氛圍,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促使學生主動完成學習任務。教師在課堂教學期間應摒棄傳統(tǒng)的教學觀念,改變固有的教學習慣,在考慮學生未來成長及個人發(fā)展的基礎上運用趣味教學法,用幽默的語言和活躍的課堂氛圍感染學生,使學生在良好的教學氛圍中獲取新知識。與此同時,教師也可以嘗試在利用趣味教學理念的基礎上嘗試多種教學方式去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營造趣味教學氛圍。教師通過轉變教學方式,使每一節(jié)課堂教學都具有新鮮感,有利于激發(fā)小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
2、趣味教學法在小學高年級語文教學中的應用方式
2.1學導式教學在趣味教學中的應用
2.1.1學生自主探索
學導式教學這一教學方式可以營造趣味教學氛圍,將趣味教學法應用到小學高年級語文教學中。學導式教學是指教師在課程教學時通過提出一些問題,為學生自主性學習指明正確的方向,引導學生主動學習文章。例如,我校的一名語文教師在講解《我的伯父魯迅先生》一課時,在講解18—22自然段提出了以下幾個問題:在18-22自然段中描述的黃包車車夫的形象是什么?哪些詞匯是描寫魯迅為黃包車車夫處理傷口的動作的,這些動作表達了什么?車夫走后,為什么伯父的表情發(fā)生了變化?我的伯父最后深深嘆了一口氣,當時伯父的心理活動變化是什么樣的?學生將教師的問題代入到之后的課文閱讀中,發(fā)現(xiàn)不理解的地方可以相互討論,通過這種方法可以使學生基本的理解這些問題,并在此過程中不斷提出自己的疑問,學生主動參與課堂教學,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1]。
2.1.2教師課堂解疑
學生在自我探討中往往會遇到各種問題,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需鼓勵學生在課堂上大膽提問,教師針對這些問題作出解答,使學生深入的了解教學內(nèi)容。學生在完成《我的伯父魯迅先生》18-22段的自主學習后,可以提出他們不能理解的課文內(nèi)容。比如很多學生因不了解本章課文中故事發(fā)生的時代背景,所以不理解魯迅先生說到的自己的鼻子碰壁碰扁了。教師可以告訴同學們這篇故事發(fā)生的時間是在國民黨統(tǒng)治時期,魯迅作為一名正義的革命家、文學家揭露了國民黨反動的目的,國民黨采用很多措施打壓魯迅先生,所以魯迅將國民黨反動勢力比喻成‘墻壁。教師通過這種方式不僅可以解決學生的疑惑,也可以提高教學質量。
2.1.3課后訓練總結
學生在掌握了基礎知識的基礎上,還需要達到具備能夠熟練運行所學知識的能力。因此教師在完成日常語文教學的基礎上還要引導學生主動進行訓練,鞏固所學知識,強化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將趣味教學法應用到課后練習中?!段业牟隔斞赶壬氛n文中有很多的生字和生詞,例如挽、囫、圇、嗽、追悼、飽經(jīng)風霜等,教師講解了這些生字的意思之后,可以讓學生在課下將這些字詞造句。通過本文學生對魯迅先生有一定的了解,教師可以通過講解魯迅先生的某個品格,學生根據(jù)自己理解結合自身想法進行寫作,通過一系列的教學活動,可以鍛煉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及寫作能力,有利于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熟練運用。
2.2情景式教學在趣味教學中的應用
2.2.1創(chuàng)設趣味的教學情境
情景式教學也是趣味教學的一種表現(xiàn)方式,能夠有效的提高小學生的注意力,培養(yǎng)小學生的創(chuàng)造能力,體會到學習中的快樂。例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小學高年級語文教師可以采取情景式教學的方式,讓學生在課前觀察生活中有關課文里的情景,并通過照片或者繪畫記錄下來,老師收集這些資料做成PPT或視頻,作為課堂上的教學素材,在放映過程中鼓勵學生講解課文情景背后的故事,帶領同學走近情景世界里看一看。通過親身的體驗了解,學生對此產(chǎn)生情感共鳴,更容易理解課文的主旨大意。學生通過親自感受作者的不同心理、思想、行為,塑造自己心目中主人公的形象,更容易了解這篇文章,將這種方法應用到日常語文學習中,主動將自己代入故事,可以有效增強學生的理解能力[2]。
2.2.2學生進行情景體驗
語文教師課堂教學中,可以讓學生體驗文章中的故事情景。教師可以結合文章中的故事,將其改編成劇本,在課堂上營造相對的情景,讓學生扮演故事中的不同角色,學生通過對課文中人物語言、心理、動作的不同解讀,現(xiàn)場演繹文中的故事。通過對人物的深入了解,能夠更好的解讀出文章的人物心理變化,更容易理解當時作者寫作這篇文章時的心情。在語文教學過程中進行情景體驗有利于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升華情感,使學生主動融入到課堂,成為課堂的主體,積極主動學習。
結論
綜上所述,傳統(tǒng)的語文教學中,學生因被動學習積極性不高,效果不佳,如果小學高年級教師能夠充分利用趣味教學方法完成教學,可以有效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提升教學效率。教師可以結合自身經(jīng)驗和本文中提到的的趣味教學方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養(yǎng)成在未來學習道路上主動獲取知識的能力。
參考文獻:
[1]何興中.趣味教學法在小學高年級語文教學中的應用[J].甘肅教育,2019(21):154.
[2]安興良.學導式教學法在小學高年級語文教學中的應用[J].課程教育研究,2019(19):5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