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馨宜 樸晶玉
(吉林省延吉市延邊大學 133002)
化學課程標準規(guī)定了初中階段化學學科的課程性質、目標、內容、以及實施建議等,對教學具有指導性,是課程的教學、評價、和教材編寫的主要依據.所以,一線教師有必要正確理解課程標準的要求.為進一步了解義務教育化學課程標準(2011版)內容的具體要求,本研究對義務教育化學課程標準的內容要求進行了難度分析.
1.研究對象.義務教育化學課程標準(2011版).
2.難度在本研究中將分為廣度和深度兩個維度,并對行為動詞進行賦值見表1.
表1 義務教育化學課程標準中界定的行為動詞層次及賦值
根據表1的劃分,從深度和廣度兩個維度出發(fā),統(tǒng)計了課程內容部分中明確提出要求的化學知識點.廣度是指化學知識點的數量,深度則代表對化學知識點的認知要求的程度,在這里深度值越大表明對于學生該知識點的認知要求程度越高,深度值(S)的計算公式:
第①個知識點所賦的值用vi表示,總的知識點的個數為N.知識點數量以最小單位進行統(tǒng)計,例如,“初步學會根據某些性質檢驗和區(qū)分一些常見的物質”這一要求,分為“初步學會根據某些性質檢驗一些常見的物質”和“初步學會根據某些性質區(qū)分一些常見的物質”(均屬于技能性目標中獨立操作層次即B層次)進行統(tǒng)計;再如“認識常見酸堿的主要性質和用途,知道酸堿的腐蝕性”這一要求,將分為“認識常見酸堿的主要性質和用途”(認知性目標中認識層次即B層次)和“知道酸堿的腐蝕性”(認知性目標中了解層次即A層次)進行統(tǒng)計.
1.統(tǒng)計結果
根據表1的界定對義務教育化學課程標準所設計的知識點進行判斷,統(tǒng)計出其個數得到廣度,根據公式(1)計算得到其深度,具體結果見表2.
表2 義務教育化學課程標準內容要求中化學知識的廣度和深度統(tǒng)計表
由表2可知,義務教育化學課程標準中認知性目標知識點的廣度最大,其次是體驗性目標,技能性目標與體驗性目標的數量相近.初中化學課標中低水平目標(A水平)知識點的廣度最大,其次是中等水平(B水平),高水平(C水平)知識點的廣度最小.
2.統(tǒng)計結果分析
(1)主題內容分布情況
為了分析義務教育化學課程標準中五個主題內容分布情況,根據表2畫出了內容要求中各主題內容分布情況圖,如圖1所示.
圖1 圖2
(2)廣度與深度分析
為了分析義務教育化學課程標準內容要求中知識點的廣度,依據表2繪制了各主題知識點的廣度情況圖,如圖2所示.
為了分析義務教育化學課程標準內容要求中知識點的深度,依據表2繪制了各主題的深度情況圖,如圖3所示.
圖3
從圖2和圖3可知,“物質的化學變化”主題知識點數最少,但是深度值最大,是因為涉及到“在一定條件下物質可以轉化”這一觀點的初步形成,以及質量守恒定律的理解及其簡單計算等高水平(C水平)的知識點.“科學探究”主題知識點數最多,其深度值為1.92,則是因為化學是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在義務教育階段,要引導學生結合科學思維,通過對科學探究過程的切身體驗,培養(yǎng)動手操作能力.
該研究采用定量的方法對義務教育化學課程標準(2011年版)內容要求部分明確提出要求的知識點的廣度與深度進行了分析,得出了各主題內容所占比例及其深度情況.期待該研究的結論能為編制科學的試卷提供有益的參考與借鑒,能夠貼合課程標準的要求,不斷提高試卷編制的質量和教育評價的水平,促進學生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