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煜軍
【摘要】隨著新課改的不斷完善,中小學教育對德育的重視程度得到了加強。在小學階段,學生由于尚未形成獨立的人生價值觀,在遇到問題和選擇時容易受到他人的影響。為此,班主任應在教學工作中開展德育工作,對學生的人生價值觀做正確引導。但班主任在開展德育工作過程中,由于開展途徑、形式和內(nèi)容較為單一、重視度較低、師資力量薄弱等原因,工作效率較低。因此,為了提高班主任的德育工作效率,本文通過分析目前小學班主任德育工作面臨的困境,提出相關(guān)的工作策略,使班主任德育工作得到有效優(yōu)化。
【關(guān)鍵詞】小學教學;班主任;德育工作
德育在教學工作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學校開展基礎(chǔ)教育工作的前提和根本,尤其在小學階段,通過開展德育工作,能夠有效地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思想道德品質(zhì)和人生價值觀。在小學階段,針對學生生活經(jīng)驗、社會經(jīng)驗和思想不成熟等特點開展德育工作,能夠有效地培養(yǎng)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zhì)和良好習慣。為了有效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能力,在小學德育工作中,班主任起到重要的作用。在此過程中,班主任通過結(jié)合班級管理特點和學生個性特點等,通過營造良好的德育環(huán)境促進學生健康成長。
一、小學班主任德育工作面臨的困境
第一,開展途徑、形式和內(nèi)容較為單一。當前,大多學校在開展德育工作時沒有一個統(tǒng)一的標準和教學方式,從而導致了班主任在開展相關(guān)德育工作過程中采取的方式較為單一。大部分班主任在開展德育工作教育時,采用的方法為心理疏導和學生素質(zhì)評價的方法。心理疏導法更加偏向于心理輔導,素質(zhì)評價僅能提高學生對素質(zhì)教育的認識,內(nèi)容較為形式化和理論化,無法提高學生對德育工作的認識。由此可見開展途徑、形式和內(nèi)容較為單一導致了小學班主任在德育工作上面臨著困境。
第二,重視度較低。隨著時代的不斷發(fā)展和進步,小學生在日常學習生活中由于自制能力較差等原因,容易受到網(wǎng)絡(luò)文化的負面影響,這使班主任在開展德育工作時面臨更大的困難。尤其是在開展德育工作時,學生、家長對德育工作不夠重視,片面地追求“高分”,忽略了學生的道德素養(yǎng)和思想品德修養(yǎng),導致教師在開展德育工作過程中,需要花費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去和家長、學生溝通,降低了德育工作的開展效率。
第三,師資力量薄弱。在小學階段,班主任由于在管理班級過程中需要重視的方面較多,導致自己在開展德育工作過程時忽略了一些細節(jié)工作。這是由于大部分班主任在德育工作開展過程中缺乏相關(guān)的工作能力,師資力量較為薄弱,針對德育工作開展過程中遇到的問題,不能及時地解決,從而導致學生在成長過程中受到一定的影響。
二、小學班主任開展德育工作的策略
第一,以身作則提高班主任自身綜合素養(yǎng)。為了能夠有效地提高班主任德育工作的能力和水平,班主任首先應以身作則,通過自身的一言一行對學生的思想道德和行為舉止進行引導。教師良好、正確的示范,能夠使學生從教師身上學到良好的行為和思想品質(zhì)。班主任在教書育人過程中,通過以身作則,端正自身態(tài)度,修心養(yǎng)性,在日常生活中對學生做出正確的指導。例如,在三、四年級班級管理中,班主任在進行《小學生日常行為規(guī)范》教學過程中,以其中的內(nèi)容作為自己的行為準則,通過以身作則的方式,引導學生參與到《小學生日常行為規(guī)范》學習中。
第二,加強對學生的人文關(guān)懷力度。由于不同的學生成長環(huán)境不同,學生從小受到家庭環(huán)境的影響,會對其自身的思想素質(zhì)、道德品質(zhì)有一定的影響,為了能夠正確引導學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質(zhì)和綜合素養(yǎng),班主任在開展德育工作過程中應加強對學生的人文關(guān)懷力度。例如,在工作過程中,對每個學生的家庭情況進行調(diào)查,對留守兒童、離異家庭或者長期缺乏父母關(guān)愛的學生進行重點關(guān)注。通過與學生進行交流、溝通等,了解學生的內(nèi)心真實想法,對自閉、內(nèi)向的學生進行鼓勵表揚,使他們能夠在日常生活、學習中充滿信心,能夠健康快樂地成長。另外,班主任還需要加強與家長的溝通和聯(lián)系,通過家訪、電話聯(lián)系和家長會等方式,使家長能夠參與到學校的德育工作中,從而促進學生的思想品質(zhì)和道德的形成。
第三,開展思想教育。班主任在開展德育工作過程中,需要提高自身的觀察力,在教學過程中有危機意識和防范意識,做到防微杜漸,及時關(guān)注思想行為有異常的學生,對其進行正確引導,使學生的不良思想和行為扼殺在萌芽中,避免學生形成不良的行為習慣和思想。在教學過程中,對學生開展思想教育時,要采取面對面聊天或共同做游戲的方式,在互動中了解學生的內(nèi)心想法,并對存在負面情緒、不良行為的學生進行及時的思想教育,把班級文化活動融入到學生之中,深入了解學生的真正想法。例如,在教室里設(shè)立“辦公角”,在課余時間通過批改作業(yè)、備課的形式觀察學生在課間的行為舉止,發(fā)現(xiàn)問題及時處理,使學生的不良習慣得到及時糾正。
第四,通過實踐教學營造德育環(huán)境。班主任在開展德育工作中,可以通過興趣教學法來提高學生對德育工作的參與度。在開展德育工作時,班主任可以通過實踐教學營造德育環(huán)境,使學生通過實踐操作的方式更加直觀地體會到德育工作的重要性。例如,通過開展班會的形式,以“愛國主義教育”為主題,通過分享愛國故事、歌唱《我和我的祖國》以及觀看系列愛國主義教育視頻等,對學生的愛國主義思想進行引導。如通過主題板報的形式,使學生通過自己動手出板的主題板報,提高他們的動手能力,使學生在畫板報的過程中學習到“感恩、奉獻、正直、勇敢”等精神。
總之,在小學德育工作開展過程中,由于開展途徑、形式和內(nèi)容較為單一、重視度較低和師資力量薄弱等原因,班主任德育工作開展效率較低。為了有效地改善上述困境,班主任在開展德育工作過程中,應采取合理有效的工作策略,通過以身作則、加強對學生的人文關(guān)懷力度、開展思想教育和通過實踐教學營造德育環(huán)境等,對學生的人生價值觀進行正確的引導,使學生在小學階段就形成了良好的道德品質(zhì)和綜合素養(yǎng)。
參考文獻:
[1]魏周文.小學班主任德育中有效激勵策略探析[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9(10):184.
[2]黎飛玉.激勵策略在小學班主任德育中的有效實施[J].課程教育研究,2019(32):88-89.
[3]張愛萍.德育應從賞識與信任開始——小學班主任德育工作方法分析[J].名師在線,2019(17):74-75.
[4]張邦清. 淺論幸福教育之小學班主任德育工作的方法與策略[A].教育理論研究(第二輯),2018:407-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