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東霞
摘 要:隨著國家課程改革進程的不斷推進,新的教學理念和方法在國家教育系統(tǒng)中得到了廣泛的普及和推廣。微課作為一種機動性強、靈活生動的教學媒體,能夠在教學的過程中,有效地契合學生的興趣機制,讓學生在具體的學習實踐中動起來,通過對學習對象的積極參與和體驗,在生動形象的感性體驗和情境等的驅動下,展開對學習對象的深入挖掘和剖析,達到對學習對象的高效理解和把握。因此,本文以小學語文教學為例,談談如何利用微課技術,構建高效語文課堂。
關鍵詞:小學語文;微課;高效課堂;構建;興趣
微課的出現(xiàn),充分體現(xiàn)了我國信息技術的發(fā)展狀況,微課視頻與小學語文課本知識的結合,使傳統(tǒng)的語文知識變得更加鮮活起來。微課以5-10分鐘的小視頻形式為主,既提高了教師的教學水平,也為教師的語文教學開辟了新的途徑。
一、微課概述和特點
微課是信息技術和教育整合下衍生的一種新型的教學模式,微課一般具有“微”“小”“短”的特點,需要教師利用很短的時間突出教學中的重點、難點,并且內存小、容易保存,學生可以利用碎片時間反復學習、觀看,大大提高了學習效率。因此微課的制作和使用是微課教學中的重點難點,不但需要教師對教學內容了如指掌,明確教學中的重難點;還需要教師具備一定的信息化教學能力,進行微課的制作。
二、目前小學語文教學運用微課的現(xiàn)狀
小學階段的語文教學與其他階段相比,教學工作更復雜、繁瑣。小學生自制力、專注力都不強,且充滿著很強的好奇心。與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比較,微課需要做更多的課前準備,且制作相對復雜,因此教師很難高效地選擇優(yōu)質的資源,使得微課對教育的作用無法充分發(fā)揮。目前,我國小學語文微課教學的質量難以滿足學生學習的需求,主要表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為了能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很多教師制作過于花哨的微課課件。殊不知,這樣只會起到反作用,并不利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第二,部分教師運用微課教學時僅給學生展示教學內容,沒有凸顯教學的重難點,使得各方面學習能力不強的小學生無法分清每節(jié)課學習的重難點內容。第三,部分教師運用微課的能力不足,在教學時僅給學生羅列教學難點,沒有凸顯教學重點,再加上小學生自身的辨別能力比較差,因此也就無法進行篩選,思維處于混亂當中。
三、“微”中見大,讓微課成就小學語文高效課堂方法研究
1.微課導入,點燃激情。俗話說,好的開始等于成功的一半,閱讀是語文教學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利用微課這一生動性的教學手段,作為教學導入的切入點,讓學生們在微課這一直觀形象的教學媒體的作用下,產生對學習對象的強烈的探索和求知的欲望,在強烈的期待視野的驅動下,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加人到對新的學習對象的探索和發(fā)現(xiàn)的過程中去,在積極的學習參與中,實現(xiàn)高效學習的效果。例如在學習《植物媽媽有辦法》的實踐中,教師利用小動物媽媽們如何教育孩子成長的故事,母雞媽媽待著一群小雞咕咕啄米的畫面,鴨媽媽帶著鴨寶寶們游水的畫面、袋鼠媽媽把袋鼠寶寶放在袋子里的畫面、魚類和昆蟲的產卵最特殊,它們產完卵后,就不管幼體了,聽任它們自己長大......。在看了動物媽媽們的智慧后,同學們一方面被動物們的智慧所折服,同時也被畫面中的可愛的小動物們的姿態(tài)所深深地吸引,在期待視野的驅動下,它們對接下來要學習的植物媽媽們的辦法就更加好奇了,在強烈的好奇心的驅動下,學生們能夠展開對文本的積極閱讀體驗,在積極的閱讀、理解和思考等的過程中,實現(xiàn)高效閱讀學習。
2.設計趣味性微課導入寫作教學。針對寫作教學課堂來講,其基本的流程和其他教學的流程是一樣的,主要可以分為導入、新知講解、學生實踐和教學評價這樣四個板塊。正所謂“萬事開頭難”,對于寫作教學來講,做好導入也是非常重要的,導入做好了,就能將學生的興趣激發(fā)出來,確保學生可以將精力放到課堂中,這就給后續(xù)教學的開展奠定了基礎。因此,就可以設計趣味性的微課,以此作為素材導入寫作教學。比如,針對“愉快的一天”這個主題進行寫作教學,在課前,教師就可以設計趣味性的微課,可以從學生喜愛的動畫中搜集一些關于郊游、逛動物園、去游樂園的素材,然后將其剪輯為微課視頻,在導入環(huán)節(jié)播放出來,讓學生進行觀看討論,引出寫作教學。比如構建了一個去動物園的微課視頻,在播放后就可以向學生提出問題:“視頻里出現(xiàn)了哪些動物?你最喜歡什么動物?它有什么特點?”通過這些問題,讓學生展開思考,然后教師再引入寫作內容的教學,這樣就實現(xiàn)了順利過渡,讓寫作教學得到了有效開展。
3.將微課視頻與日常的寫作訓練結合。小學語文作文的學習關鍵還是在于學生日常的積累閱讀和寫作訓練,而科學有效地利用微課視頻進行針對性的訓練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學生可以在這一過程中得到系統(tǒng)化的認知,完整有序的微課內容可以為學生提供認知的基干,學生可以在這一基礎上,可以不斷地進行創(chuàng)造和補充。教師可以在課堂組織學生學習觀看一則微課視頻以后,在課后進行相關的寫作嘗試。如:在學習微課視頻《寫作之動作描寫訓練》后,指導學生自創(chuàng)作一段寫人的散文。著重通過動作描寫表現(xiàn)人物的內心世界和性格特點。通過這種視頻與訓練相互結合的方法,可以使學生精力更加集中、更加投入。對微課教學的內容有深入清晰的理解。通過微課視頻能夠有效地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作熱情和發(fā)揮寫作的主觀能動性。在不斷地微課學習和寫作實踐中形成良性循環(huán)。
四、結束語
微課作為信息技術支持下的一種教學模式,不但可以強化教學中的重點難點,提高小學語文教學效率,而且還能在教師開展微課教學的同時提升教師的信息化技術水平、信息化設計能力以及信息化實施監(jiān)控能力,從而推動信息化技術和教育整合的發(fā)展,提高教學水平。
參考文獻:
[1]江莎莎.小學語文詩歌微課的教學設計與應用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7.
[2]胡敏.微課程在小學語文應用文教學中的設計與實踐研究[D].四川師范大學,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