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靖
[摘要]體驗式學習是閱讀教學的一種有效途徑。教師要根據(jù)小學生以直覺思維為主的特點,結(jié)合教材文本的內(nèi)容實際,創(chuàng)設體驗情境、優(yōu)化體驗引導、豐富體驗活動,這樣才能讓學生深入文本展開閱讀體驗,理解感悟文本的思想內(nèi)容和作者的思想情感,獲得語文素養(yǎng)和人文素養(yǎng)的全面提升。
[關鍵詞]體驗式閱讀;創(chuàng)設情境;體驗活動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 1007-9068(2020)10-0038-02
在閱讀教學中,為學生創(chuàng)設體驗環(huán)境,讓學生展開多種形式的閱讀體驗活動,能給學生帶來強烈的心理沖擊,這樣就能形成新的學習成長契機,為閱讀課堂增添無限的活力。由于小學生的直觀思維能力比較強,因此教師要合理設計閱讀流程,鼓勵學生展開多種形式的閱讀體驗,使學生獲得閱讀能力的提高。
一、創(chuàng)設體驗情境,激活學生閱讀思維
創(chuàng)設體驗式閱讀情境,教師不妨從閱讀形式上展開設計,給學生提供默讀、誦讀的機會,這樣能順利激活學生的閱讀思維,使學生形成直接的學習體驗。
(一)默讀體驗
小學生大多習慣于出聲朗讀,這不利于學生的深入體驗。因此,在課堂上,教師可提出默讀任務,讓學生沉下心來展開閱讀思考,這無疑是一種有效的閱讀體驗。默讀時,學生可以展開豐富的思考,進行多方面的聯(lián)系,理解文本的主要內(nèi)容,并與作者產(chǎn)生情感共鳴。這時,學生形成的閱讀感知呈現(xiàn)直觀性,具有鮮明的體驗色彩。
如,教學統(tǒng)編教材三年級下冊的《荷花》一文時,教師先利用多媒體展示一組圖片,讓學生一邊觀察圖片,一邊展開默讀學習;再提出明確的閱讀任務:“作者對荷花進行了重點描寫,抓住了荷花的哪些突出特點呢?作者說自己好像變成了荷花,表明了作者什么樣的心理?”這一任務,使學生快速進入默讀環(huán)節(jié),并自覺展開閱讀討論,逐漸達成共識。這里,教師利用思考問題引導學生進行默讀,給學生提供閱讀感知的機會,從而得到認知體驗。
(二)誦讀體驗
誦讀不同于一般的朗讀,是帶有濃郁情感的背誦式的朗讀。引導學生展開誦讀,能給學生帶來深刻的閱讀體驗。在課堂上,如果能夠引導學生展開角色誦讀,就能給學生帶來心理沖擊,使學生的閱讀體驗更為深刻。要進行誦讀,就要深入文本的核心,對文本的意義、作者的情感等都有所探究。
教師的示范誦讀能給學生提供直接模仿學習的機會,使學生進一步體驗到作者的情感。同時,教師還要給出具體的方法指導,讓學生掌握誦讀的基本方法。如,教學《花鐘》一文,在閱讀之初,教師給學生做出誦讀示范,并要求學生對誦讀的語調(diào)、節(jié)奏、停頓等進行仔細體會。教師誦讀時,學生認真聆聽感悟,并自覺進行誦讀學習,課堂學習氣氛逐漸濃厚。在課堂上,教師給學生進行誦讀示范,目的是讓學生進行深入的體驗。
二、優(yōu)化體驗引導,提升學生閱讀效果
優(yōu)化體驗式教學的引導,教師要有創(chuàng)新意識,為學生提供爭辯的話題,展開多種形式的閱讀互動,以有效提升學生的閱讀品質(zhì)。
(一)多元展示
閱讀教學啟動后,教師要給學生進行必要的示范展示,如誦讀、鑒賞等;同時,還要給學生提供展示的機會,讓學生展示問題答案、學習體會、實踐感受、讀寫成果等。課堂展示本身就是一種體驗式的學習活動。教師給學生的展示提供便利條件,無疑能夠激活學生主動學習體驗的意識,促進學生學科能力的發(fā)展。
如,教學《陶罐和鐵罐》這篇童話故事時,教師先讓學生展開梳理性閱讀,然后用自己的話復述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但學生對課文復述有一些為難情緒,于是,教師進行方法指導:“復述課文要先記住其主要情節(jié)。在具體操作中,可以提取關鍵詞沒計成復述提綱,也可以按照文本插圖復述課文故事;要對文本中的語言描寫進行適當處理,注意放慢語速?!睂W生根據(jù)教師指導展開實踐,課文復述順利推進。在展示環(huán)節(jié),學生都能夠網(wǎng)滿地完成復述任務,其閱讀體驗效果明顯。
(二)對話互動
自主、合作、探究是新課程改革極力倡導的學習方式。教師從學習體驗的角度展開教學調(diào)度,讓學生展開合作式的體驗閱讀活動,形成新的閱讀認知。
如,在學習《小蝦》這篇課文時,教師讓學生以合作學習的方式對作者回憶童年的內(nèi)容進行討論:“作者回憶童年的生活很精彩,養(yǎng)小蝦的經(jīng)歷更是有趣而難忘。你有類似的生活經(jīng)歷嗎?”有的學生說:“我沒有養(yǎng)過小蝦,但我養(yǎng)過小魚,因為方法上存在一些問題,這些小魚都死掉了?!薄瓕W生對童年生活有深刻的記憶,教師以文本閱讀作為引導,進行對話互動,成功激活了學生學習思維,使學生對文本有了深入的體驗。
三、豐富體驗活動,提高學生閱讀品質(zhì)
體驗閱讀活動形式眾多,如課堂演繹、游戲競賽、師生對話、小組討論、讀寫展示等,教師要進行適當?shù)暮Y選,并合理設計,以啟動學生的閱讀思維。
(一)課堂演繹
小學生對課堂演繹活動有獨特的興趣。在閱讀教學中,教師不妨給學生提供創(chuàng)編演繹課本劇的任務,讓學生展開課文演繹。這也是最為典型的體驗式閱讀活動。語文教材中有不少的故事類文本,其內(nèi)容非常適合進行課堂演繹。在教學這類文本時,教師不妨引導學生展開課本劇創(chuàng)編活動,讓學生在具體的演繹中形成閱讀認知。
如,教學《慢性子裁縫和急性子顧客》一文時,教師提出演繹任務:“請大家同桌兩個人展開合作學習,演繹課文內(nèi)容。先做好角色分工,然后設計臺詞,準備參與班級展示活動。我們將組織評委對每一個角色進行評價,評選出最佳‘裁縫和‘顧客。”聽說有演繹活動,學生都紛紛行動起來,積極參與到準備活動中。經(jīng)過分工、創(chuàng)編、訓練、彩排、演繹等多個環(huán)節(jié)的實踐操作,學生大多圓滿地完成課堂演繹任務。教師提出課堂演繹活動,得到學生的積極響應。這樣,使學生的體驗認知更為準確、深刻。
(二)讀寫結(jié)合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這是對讀寫辯證關系的最直接的解讀。在教學設計時,教師要從學生的學力基礎出發(fā),選擇適當?shù)淖x寫內(nèi)容。仿寫、續(xù)寫、擴寫、讀后感、閱讀反思等,都屬于體驗式閱讀學習形式。在讀寫活動時,教師應根據(jù)文本特點和學生的學習實際進行設計,以深化學生的學習體驗。
如,教學《火燒云》一文,教師先讓學生找出文本中典型的描寫語段,然后對熟悉的一種自然現(xiàn)象進行仿寫。于是,學生深入閱讀文本,對作者的描寫方法進行進一步探究,很快就找到了仿寫思路。經(jīng)過一番操作,學生順利地完成讀寫任務。有的學生寫朝霞,對其顏色的變化進行重點描繪;有學生寫夏季的風,對其形色進行展示。案例中,教師提出讀寫任務,并進行方法引導,成功激活了學生的讀寫思維,給學生帶來直觀的學習體驗。
總之,體驗式閱讀教學中,教師要發(fā)揮主動作用,為學生提供更多的直接體驗學習的機會。教師要根據(jù)小學生以直覺思維為主的特點,結(jié)合教材文本的內(nèi)容實際,選擇體驗式學習的方式,引導學生深入體驗文本的內(nèi)容和作者的思想情感,以提高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yǎng)。
(責編 韋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