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仕昌
【摘 要】 在當前的教育背景下,對高中數學課堂教學的要求也在不斷提高,所以教師應對自身教學不斷反思改進,以此來促進教學活動的優(yōu)化。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問題教學法的優(yōu)勢逐漸突顯出來。因此,本文將談一談應該怎樣將這種教學方法應用于高中數學教學當中。
【關鍵詞】 問題教學? 高中數學? 教學策略
簡單來說,問題教學法主要就是指通過問題的形式將教材中的知識點呈現出來,并讓學生根據這些問題進行探究活動,從而使學生在問題的探索中實現對知識的理解與掌握,進而提高學生解決問題能力的方法。這種教學方法更加強調學生在學習活動中的自主性,這對于學生的知識建構來說無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因此,在高中數學教學中,教師應對問題教學法的具體應用方式進行一定的研究,并將其應用于教學的全過程當中,只有這樣,才能使各個教學環(huán)節(jié)得到優(yōu)化與完善,從而更好地保障課堂教學的質量。
1. 創(chuàng)設情境,優(yōu)化氛圍
大量的教學實踐證明,疑問、矛盾是思維的“催化劑”。也就是說,在教學活動當中,為了更好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機,啟發(fā)學生的思維發(fā)展,教師首先需要做到的就是使學生對教學內容產生疑問,以此來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為此,教師在教學中可以創(chuàng)設與教學內容有關的教學情境,并抓住恰當的時機來引起學生對教學內容的好奇和疑問,從而激發(fā)學生對知識的探究欲望,也只有這樣,才能為問題教學法的順利實施奠定良好的基礎。
以《等比數列的前n項和》這一節(jié)為例,為了激發(fā)學生對這部分內容的學習熱情,我通過一個故事創(chuàng)設了教學情境:古印度有一個十分強盛的王國,但這個王國的君主卻總是感覺到生活十分無趣。因此,他命令自己的臣民給自己搜集一些新鮮玩意兒。有一天,一個年輕人帶著自己發(fā)明的一種游戲(國際象棋)來到王宮當中,國王十分高興,于是決定要賞賜這個年輕人,但這個年輕人只提出了一個看上去十分簡單的要求:“請賞賜給我一些小麥,這些小麥要放在棋的格子當中,從第一個格子到最后一個格子(共64格),依次放入1粒,2粒,4粒,8?!?,我讓學生觀察這種排列方式有什么特點,并讓學生思考國王能否滿足年輕人的要求。學生發(fā)現,這種排列方式可以構成一個以1為首項,以2為公比的等比數列,要計算所需小麥數量,需要求出數列前64項的和。最終,通過教學情境,不但有效調動了學生的探究欲望,而且完成了教學內容的導入。
2. 提出疑問,啟發(fā)思考
正如前文所述,問題教學法十分注重學生在學習活動中的自主性,所以在高中數學教學中,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一些自主性的探究活動,以此來鞏固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同時,為了使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能夠更好地發(fā)揮出來,學生的探究活動可以通過合作的方式進行,而教師則可以通過提問的方式對學生進行一定的引導,這樣一來,不但可以使學生在學習活動中集思廣益,而且可以使學生的學習活動更加規(guī)范,從而促進學生對知識的理解。
在《函數的奇偶性》這部分內容的教學中,為了促進學生的知識理解,我組織學生通過合作的方式進行自主探究活動。首先,我將學生劃分成了幾個小組,然后利用多媒體給學生出示了f(x)=x2,f(x)=|x|,f(x)=x,f(x)=x3這幾個函數的圖象。接著,為了對學生的思考方向進行引導,我給學生提出了以下問題:(1)f(x)=x2與f(x)=|x|這兩個函數的圖象具有怎樣的對稱性?反映到函數值上具有怎樣的特點?(2)求出當x值為-3,-2,-1,0,1,2,3這幾個數時的函數值,觀察這幾組值有什么排列規(guī)律?對于具有這種規(guī)律的函數,應該如何進行定義?這一類函數具有哪些特征?(3)類比以上探究過程,能否總結出f(x)=x與f(x)=x3這兩個函數的特征?(4)對于以上這兩種函數,其定義域具有哪些特征?(5)以上兩類函數具有哪些異同點?之后,我讓學生根據這些問題自主探究了教材內容,并進行了合作討論。最終,通過這種方式,使大部分學生都對這一節(jié)的基礎知識有了一定的了解。
3. 課堂評價,完善結果
在課堂教學中,教學評價無疑是一個十分重要的環(huán)節(jié),通過有效的教學評價,可以進一步對教學活動進行調整。因此,在高中數學教學中,教師應及時對學生學習活動進行評價,同時,教師在教學評價中應遵循一定的原則,只有這樣,才能使教學評價活動的積極作用充分發(fā)揮出來。
同樣以《函數的奇偶性》這一節(jié)的教學為例,在引導學生完成合作探究之后,我馬上組織學生進行了教學評價。首先,為了進一步鞏固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我組織學生進行了自主評價,要求學生在組內總結自己在學習活動中遇到的問題,并以小組為單位對學生問題進行匯總,而我則根據學生普遍存在的問題進行針對性的講解。接著,我針對學生的學習過程進行了評價,并主要采用了激勵性的評價方式。最終,通過這種評價模式,進一步強化了本節(jié)課的教學效果。
4. 練習鞏固,能力提升
不難理解,實施問題教學法的直接目的就是為了促進學生的知識理解。而為了使學生對教學內容有更加熟練的掌握,最有效的方式是組織學生進行一些恰當的課后練習活動,通過課后練習,可以使學生所學的知識得到實際的應用,從而進一步深化學生的知識理解。
完成《直線與圓的位置關系》這部分內容的教學之后,為了使學生對本節(jié)課所學知識有更加靈活的應用,我馬上給學生布置了一個課后練習任務:一艘船正沿直線返回港口,突然接到氣象臺的臺風預警,此時臺風中心正位于這艘船正西方向70km的位置,其影響范圍是臺風中心周圍30km的圓形區(qū)域。已知港口位于臺風中心正北40km處,若這艘船不改變航線,那么是否會受到臺風影響?最終,通過這個練習任務,使學生在實際問題的解決中對本節(jié)課所學知識有了更加熟練的掌握。
總的來說,在當前的高中數學教學中,問題教學法是一種十分具有應用價值的教學策略。因此,教師應熟練掌握問題教學法的具體應用方式,并對每一個教學環(huán)節(jié)進行優(yōu)化與完善,只有這樣,才能不斷促進高中數學教學質量的提升。
參考文獻
[1] 康小瓊.問題教學法在高中數學中的實踐與感悟[J].學周刊,2019,(24):67.
[2] 陶家捌.問題教學法在高中數學中的實踐探究[J].考試周刊,2019,(54):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