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寅芳
摘? 要:民間藝術具有實用與美觀并存的特點,將高中美術鑒賞教學與民間藝術相融合,能夠帶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樂趣,從而真正增強高中美術教學的質量。
關鍵詞:高中美術;美術鑒賞;民間美術
我國的民間藝術是在民間經(jīng)過長時間的檢驗而保留下來的藝術形式,其中所蘊含的傳統(tǒng)風格和傳統(tǒng)技藝能夠為我們的美術教學提供新的思路。在高中美術教學中,將美術鑒賞教學與民間藝術相融合,不僅能夠豐富學生關于民間藝術的知識,還能夠為學生的創(chuàng)作增添新的色彩。故,本文從欣賞、融合和提升三方面探究高中美術鑒賞教學與民間藝術融合的實踐應用,以期和各位教師共同學習與進步。
一、從欣賞角度,鑒賞民間美術作品
民間美術類型多樣,有版畫、年畫、雕塑、刺繡、編織、玩具、剪紙、印花布等多種類型,其中每種類型的美術作品還因其地域的差異而有所不同。學生從不同的民間美術作品中,能夠了解不同地域的民間美術作品的類型,同一類型的美術作品之間的地域差異、色彩表現(xiàn)的差異。欣賞民間美術是一種美的享受,學生在欣賞的同時能夠看到民間美術的給觀者帶來的形式美。
例如,在《中國民間美術》教學中,筆者帶著木旋玩具、蔚縣剪紙、武強年畫、蘇州刺繡等民間美術作品,讓學生細細觀賞,說出它們的特點,說出自己喜歡的作品,并表達自己的理由。學生一開始表現(xiàn)得非常好奇,因為這些東西在現(xiàn)在生活中并不常見,所以引起了大家的熱烈討論。有學生說:“我喜歡木旋玩具,因為它看起來很有趣,在木質玩具上還畫著有趣的圖案,當玩具動起來的時候,上面的圖案也跟著動,像是在看連環(huán)畫一樣?!币灿袑W生說:“喜歡武強年畫,這個畫中有三個小孩的頭和身子,但在觀看時每個小孩的身子和頭部卻可以看成兩個不同的幼童,所以看起來是三個,實際上是六個小孩,我覺得這種表現(xiàn)方式太有趣了?!痹谛蕾p完這些民間美術作品之后,筆者還用多媒體為學生展示了編織作品、版畫作品、雕塑作品及藍印花布,使學生對民間美術作品產(chǎn)生了濃厚的興趣。
二、融合工藝美術鑒賞,提升對民間藝術的認識
工藝美術是指以制作形式形成的手工藝品,包括編織、泥塑、木藝、陶藝、皮具、雕刻、金工、版畫等各種類型的手工藝品。在對這些工藝品進行鑒賞時,要從不同的工種出發(fā),探討工藝品所運用的特殊技術、工藝品的造型、設計靈感等方面的內(nèi)容,還可從工藝品與人類的關系方面進行欣賞。
例如,《瓜瓞綿綿》這幅刺繡團花作品,采用的針法繁多,有平針、墊針、戧針、鋪針、套針等等,每種針法均對整幅刺繡作品有著重要作用,有的是為了塑造刺繡圖案,有的是為了暈染色彩,有的是為了突出立體效果,不同的針法對刺繡作品來說有不同的寓意。而整幅作品以“瓜瓞綿綿”為題,描繪的是瓜果莖葉層層疊疊,繁華茂盛的樣子,寓意子孫延綿、昌盛,是帶有吉祥寓意的圖案。這種帶有民族風格的傳統(tǒng)工藝品,大多是在圖案的寓意上下工夫,古人希望圖案具有美好的寓意,并希望能將這種寓意傳達到自己身上,這種設計風俗也有很多都保留了下來。最常見的如鴛鴦戲水代表夫妻和睦,蝙蝠、葫蘆、桃子相結合的圖案寓意福祿壽,蓮花、荷葉、鯉魚代表連年有余……從這些傳統(tǒng)圖案中便可看出人們對生活、對子孫的美好祝福,這也是大多工藝美術作品廣受歡迎的原因之一。
三、融合民間藝術,提升美術創(chuàng)造力
在學生的創(chuàng)作過程中,也可將民間藝術進行融合,使學生的作品能夠有自己的風格特點,在這一過程中,學生對于民間藝術的認識就不僅存在于表面的了解,而是學會用民間藝術中的形式提高自己的創(chuàng)作水平。海南的民間藝術形式多種多樣,如何將這些民間藝術融入到繪畫創(chuàng)作之中是教學的重點內(nèi)容,且在進行創(chuàng)作時,不僅要體現(xiàn)出學生的創(chuàng)作特點,還應使學生感受到融合民間藝術進行創(chuàng)作的樂趣。
例如,在學生進行創(chuàng)作的過程中,筆者見學生創(chuàng)作的是一幅關于海邊漫步的背影,但這一畫面過于寫實,沒有特色。所以就指導學生運用黎族的服飾特點對畫面進行擴充,在背影的腳下畫上黎族服飾的菱形花紋型方毯,讓背影踩在方毯上,將背影涂成黑色,來突出民間藝術形式的運用,同時黑色也能夠將背影突出出來,再把沙灘上撒上金粉,用紙剪出椰樹、貝殼、貼在沙灘上,使畫面具有濃厚的海南民族風情。當然,美術教師在教授學生進行美術創(chuàng)作的過程中,還要讓學生學會運用和變形,充分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力進行創(chuàng)作。如,以椰樹的造型進行構圖,在里面填充黎族的人物、紙片人、陽光、海灘等,這樣在視覺上,就像是這些人物在椰樹中生活。如此,在教學中為學生提供幾種不同的民間藝術元素,讓學生根據(jù)這些元素進行創(chuàng)作,再稍加引導,便可使學生的創(chuàng)作顯示出不同的風格。
總而言之,民間美術與美術鑒賞課程的結合,能夠使學生了解更多的藝術知識,能夠激發(fā)學生的藝術造型能力,能夠豐富學生的藝術表現(xiàn)形式。所以,教師應當在美術鑒賞課堂中,引入民間美術形式,建立民間美術與美術鑒賞課程的聯(lián)系,使二者相互融合促進彼此發(fā)展。
參考文獻:
[1]鄒沁.高中美術鑒賞教學設計研究[J].美術教育研究,2019(02):71-73.
[2]董巍.“四化”打造高中美術活力課堂[J].美術教育研究,2018(06):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