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和平
摘? 要:隨著現代化教學理念的不斷更新與改善,在現在的教學要求中對學生學習過程中的主體性的要求也越來越高,而生本的基本教學理念已經逐漸成為了教學過程中的一項基本要求。數學作為一門充滿理論邏輯性與實際應用型的學科,更是需要加強生本理念的教學方式,尤其是在小學階段,充分地重視學生的生本教學課堂的創(chuàng)建對學生的數學學習與生活都有著很好的積極作用。本文從加強學生課堂主體參與、加強課堂互動教學以及貫徹生本理念教學方式這三個方面來簡單闡述了小學數學生本課堂的創(chuàng)建相關策略。
關鍵詞:主體參與;課堂互動;生本理念;小學數學
引言:在當前的小學數學教學環(huán)境下,雖然生本理念已經逐漸得到了推廣,但是在很多學校的教學過程中依然存在著很多因為受到傳統(tǒng)教學觀念影響的教師按照以前的教學方式展開教學。其在教學過程中依然采用對學生進行教授的主要教學方式來展開教學,學生在數學課堂上只能夠被動地接受新的數學知識,并沒有足夠的自由空間去積極主動地進行求知。這就導致了學生在數學的學習過程中無法處于積極主動的學習位置,從而導致了學生數學課堂學習效率的降低。所以教師在小學數學的教學過程中一定要能夠重視加強小學數學生本課堂的創(chuàng)建進程,要能夠將生本理念真正地貫徹到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
一、加強學生課堂主體參與
數學是一門需要學生積極地運轉自己的思維進行思考的一門理論實踐類型的學科。如果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只是一味地對學生進行灌輸式教學,只會限制學生的思維運轉能力的提升【1】。這對于學生的數學學習有著很不好的影響。所以教師在進行小學數學的教學過程中要能夠充分地加強學生在數學學習課堂中的主體參與,要能夠完全地轉變自己以前的教學理念,能夠真正地將學生作為自己教學過程中的主體,讓學生能夠在小學數學的學習過程中充滿積極性地展開學習,這樣學生就能夠更加有效地吸收數學教學課堂中的基礎知識,并且能夠有足夠的空間來展開思考,從而充分地提升自己的數學綜合能力。
比如,教師在教學有關“兩位數以內的乘法”這部分內容時,教師可以先讓學生對相關的基礎計算知識進行了解,然后在學生理解的基礎上可以給出一條這樣的數學問題:15×39可以用哪些方法來計算得到結果呢?教師可以讓學生根據已經學到的一些基本的計算基礎方法與技巧對這個問題進行探討分析,在學生思考過后,教師可以讓學生自主地到前面給大家描述自己想到的計算方式。例如,有的同學是這樣計算的:可以將15變成10和5,分別就是10×39跟5×39,兩者相加就可以得到問題的答案。還有的學生是這樣計算的:將39變成40和1,就可以得到15×40-15×1,而還有的同學會直接將問題轉化為3×5×39……學生在這樣的輪流交流思考過程中可以充分地進行相互之間的學習與驗證,從而真正地促進整個數學課堂學生的主體性,讓學生能夠真正地融入到課堂學習中,從而有效地提高小學數學教學課堂的教學效率。
二、加強課堂互動教學模式
想要有效地保證小學數學課堂的生本理念的實施,教師必須要能夠在小學數學的教學課堂中創(chuàng)造出比較輕松和諧的教學氛圍。這樣學生才能夠在良好的氛圍環(huán)境下有效地提高數學學習的趣味性。教師可以嘗試著在數學教學過程中加強自己與學生之間的相互交流與互動,在課堂上能夠與學生一起相互合作去解決問題,并且能夠學生的課堂學習過程中給予肯定與鼓勵,讓學生能夠以更加強烈的積極性去展開數學學習的進程。同時學生也能夠在學習的過程中充分地感受到數學課堂的魅力所在【2】。
比如,教師在教學有關“圓”這部分內容時,教師可以先向學生展示日常生活中很常見的硬幣,讓學生能夠更加直觀地認識到圓的具體存在。然后教師可以先繼續(xù)向學生介紹一些自己所知道的相關舉例,然后與學生開展一次“找圓”的課堂小比賽,教師可以與學生一起去聯想生活中的一些案例,最后比比誰想到的更多,這樣教師就可以在教學過程中與學生找到共同的目標,積極地進行互動,從而有效地提高數學的課堂效率。
三、貫徹生本理念教學方式
在小學數學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深刻地認識到數學課堂是學生主要成長的重要場所。同時也是學生展現自己的重要場所。教師要能夠在教學過程中充分地將教學時間轉交給學生,讓學生成為課堂的引導者與決策者。并且教師要能夠正確地認識到自己在教學過程中充當的角色與位置,能夠在課堂上與學生積極地進行交流與學習。
比如,教師在進行有關“可能性”的基礎知識教學時,教師為了能夠讓學生更好地認識到這個基本概念,可以提前準備好三個盒子,一個盒子全是黑色紙片,另外一個全是白色紙片,還有一個黑白各一半,三位學生上來進行隨機抽取,這樣就可以充分地讓學生體驗到可能性的必然性與不可能性的區(qū)別與差異,從而有效地帶動學生的思維運轉能力的鍛煉。
四、結束語
總的來說,教師在進行小學數學的生本課堂建設過程中要能夠充分地認識到學生才是課堂主體的重要教學理念,并且能夠在創(chuàng)建生本課堂的過程中充分地加強學生的主體參與、加強自己與學生之間的互動,并且充分地貫徹生本理念的教學方式,從而進一步地推動學生數學學習能力的進步與成長。
參考文獻:
[1]邢丙芹. 淺談小學數學生本課堂動態(tài)生成策略[J]. 未來英才,2016(5):121-121.
[2]景書鋼. 淺談小學數學課堂生本教育的實施策略[J]. 教師,2014(8):11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