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進行,社會對于學生的素質的要求,越來越全面。要求學生不僅要有扎實的知識掌握能力,還要在體音美方面有較好的能力。所以在體音美方面的課程越來越受到大家的重視。本文針對于小學音樂教學的方法進行科學的探究,提出具體的措施。旨在為教師尋找科學的教學方法,并為全面提高學生綜合能力做出努力。
【關鍵詞】新課改;小學;音樂教學;自主學習;互動教學法
【中圖分類號】G623.71?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文章編號】1002-767X(2020)03-0197-02
【本文著錄格式】張淑娟.談小學音樂教學中互動教學法的應用[J].北方音樂,2020,02(03):197-198.
引言
互動教學法是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和學生兩個主體,在學習時可以相互交流,具有對學習的主動探索性。這就要求學生具有一定的自主學習能力,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對及時進行指導。在小學音樂的教學過程中,應該如何應用這種方法,下文將對具體應用進行詳細闡述。
一、互動教學法在實踐中如何應用
(一)確立師生雙方的地位,認識互動教學法
在傳統(tǒng)的音樂教學中,往往是教師占有主體地位,對于學習知識的安排,和對學生正確與否的判定,都是教師一人說了算。尤其在音樂教學中,由于教師的一人獨斷,對于學生集體進行統(tǒng)一的安排,可能導致個別學生的個性被抹殺。個性是進行音樂創(chuàng)新必不可少的一中品質,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也扼殺了學生的主動創(chuàng)造性和對于音樂學習的積極性。針對這些問題的發(fā)生,互動教學法的優(yōu)點在于,為學生提供了一個展示自身的平臺,激發(fā)學生對于所學課程的深入思考,引起學生對于學科的興趣。教師把工作放在發(fā)現(xiàn)問題,糾正問題。從單方面的講授者,轉變?yōu)橐龑е?,組織者[1]。
首先,教師必須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加強兩者的交流。尊重學生對于不同意見的發(fā)表。鼓勵學生進行音樂進行創(chuàng)新。在交流中,接受學生對音樂正確的看法。對持有不同看法的學生進行鼓勵,鼓勵學生提出不同意見,引發(fā)學生對音樂更深度的思考。引起學生主動學習音樂的欲望,這對于音樂課堂的教學效率,和學生對于音樂的興趣都有很大的促進作用。例如課堂上在進行聲樂教學時,教師先按要求為大家教唱歌曲。接著讓大家討論關于這首音樂,在作詞作曲上的美妙之處。尊重學生的不同意見,及時對錯誤的意見進行指導。鼓勵學生進行創(chuàng)新,當前各種音樂類型多種多樣,既包括傳統(tǒng)的美聲唱法,民謠,重金屬等。如有些學生喜歡說唱,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對于這首歌曲進行創(chuàng)新,加入說唱的特點,用說唱的形式展示歌曲另一種美。這樣的課堂形式,不僅凸顯了學生的主導地位,而且鼓勵了學生的創(chuàng)新,還能根據(jù)學生的特點進行創(chuàng)新。這樣也會增加學生對于音樂的喜愛,學生對于音樂美的探討,會讓學生對于音樂有較深層次的感受。
(二)創(chuàng)新教學方式,營造良好氛圍
在課堂上的互動,主要是學生與學生和學生與教師兩種形式。在學生與教師的互動上,教師要對學生交流的信息要進行準確把握。及時尋找相應的對策,及時對教授的內容進行調整。在學生與學生的交流上,教師也要進行及時的監(jiān)督,積極地進行方向上的引導,和內容上的糾正。除此之外,對于課堂教學形式的創(chuàng)新也非常重要,教師再好的課堂演示和講解,時間長了之后也會出現(xiàn)審美疲勞。所以在講課的形式上,教師應該進行充分的設計,加入一些新元素,嘗試一些新內容,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課堂更加高效[2]。
尤其是在音樂,美術等這類藝術上的教學,多多接觸優(yōu)秀的作品,最能提高自己的專業(yè)素養(yǎng)。所以應該在教學的過程中注重對多媒體設備的使用,讓學生能夠擁有比較好的音樂體驗。與音樂相關的圖片、視頻、專業(yè)操作等,讓學生有一個直觀的感受,這是語言描述無法做到的。例如在介紹中國傳統(tǒng)戲劇的時候,可以先進行傳統(tǒng)京劇佳品的視頻展示,讓學生對戲劇中的人物,唱腔特點等有一個大致的了解。為學生展示不同劇種的特點,展示與戲曲息息相關的臉譜藝術。讓學生發(fā)表對于戲劇的感受,組織活動讓學生進行模仿。這樣會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也讓學生對于傳統(tǒng)的戲劇文化有一個全面的了解。中國各個地區(qū)各個民族也具有獨具特色的音樂,民謠,都是值得學生進行學習了解的藝術瑰寶,教師也應該重視這方面的教學和指導。
對于教學的創(chuàng)新。在教學時加入相關的互動活動也是學生互動教學法應用的主要方式。在學習的過程中加入歌曲接龍,聽同學唱歌猜歌名,對于認識樂器的小活動等,教師在整個過程中扮演組織者,指導者的角色。這樣活動的進行,增加學生對于音樂的知識,在交流中也對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進行了鍛煉。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營造良好的學習氣氛。在營造氣氛的過程中,也可以加入相關樂器的使用,如手鼓,三角鐵,碰鐘等樂器,如果有學生擅長吉他,薩克斯等要求較高的樂器也可以展示,這樣不僅增強了學生的興趣,也讓學生有了相對豐富的課堂體驗。營造了活躍的課堂氛圍。
二、應用互動教學法,全面提升學生素質
音樂是一門高尚的藝術,除了讓學生感受這門藝術之外,還應該加強對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出色的音樂藝術家,一定是在傳統(tǒng)的基礎上進行創(chuàng)新的。在對學生的教學上,也要增加學生對傳統(tǒng)音樂量的積累。除此之外音樂的創(chuàng)新離不開學生的靈感,和學生對于自己個性的表達。因此在教師的教學過程中加強對學生個性的發(fā)掘,為學生提供一個展示自己個性的平臺,并且及時對學生在音樂學習中提出的新想法進行肯定[3]。
如今各種類型的音樂節(jié)目也多種多樣,其中對于傳統(tǒng)音樂的創(chuàng)新表現(xiàn),老歌新唱。也有對于原創(chuàng)性音樂的表現(xiàn),這些節(jié)目都對音樂的創(chuàng)新做出了成功的典范。也值得學習。也可以作為引用的例子。這些音樂節(jié)目,也符合當前年輕人的欣賞潮流。容易讓學生產生對音樂學習的興趣。
例如當前火爆的《中國好聲音》欄目,選用當前比較著名的音樂人作為評委。這個節(jié)目對于音樂創(chuàng)新,及唱法上的指導都相對比較全面,獲得了業(yè)內人士的肯定。在課堂上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學習。如在節(jié)目中對于傳統(tǒng)歌曲《女兒情》的新改變,加入了歌者的演唱特點,讓觀眾感受到了不一樣的纏綿悠長的感覺。是比較成功的創(chuàng)新,教師應該在展示結束后結合學生具體情況進行點評,讓學生發(fā)表相關看法。針對個別學生展示出來的個性鼓勵學生對音樂進行創(chuàng)新,及時進行指導。這種方式不僅讓學生對于音樂創(chuàng)新有個清楚的概念,也為學生進行音樂創(chuàng)新提供了學習目標。為學生在音樂方面的創(chuàng)新提供了前提,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4]。
三、結束語
在音樂這門學科中互動教學法的使用,會改變傳統(tǒng)教育中的不足。讓學生和教師緊密的聯(lián)系為一個整體,不僅大幅度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效率,而且讓學生有了整體的提升。讓學生對于音樂的文化,音樂的演唱都有一個具體而又全面的理解。讓學生在音樂的學習中鍛煉創(chuàng)新能力,并且將創(chuàng)新能力應用在生活中的每個方面,順應了國家對于創(chuàng)新型人才培養(yǎng)的要求。本文也對互動教學法在事件中的應用提供了具體的方法指導。旨在將學生培養(yǎng)成社會需要的全面性,創(chuàng)新性的人才。
參考文獻
[1]張冉.談小學音樂教學中互動教學法的應用[J].中國校外教育,2019(27):13.
[2]張素格.淺談“奧爾夫音樂教學法”在小學音樂教學中的應用[J].教育實踐與研究,2010(11):57-58.
[3]江曉蘭.淺談音樂教學中“互動”教學法的運用[J]. 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1(10):89.
[4]鞠洪宇.淺談小學音樂教育中多媒體技術的應用現(xiàn)狀[J].戲劇之家,2013(10):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