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傳統(tǒng)的教學理念中,教師經(jīng)常在課堂上本末倒置地主導著課堂,導致學生音樂學習的興趣低下。在新式的教學理念中,教師應將學生作為課堂的主體,幫助、引導學生進行課堂上的學習,在課堂活動中不斷地和學生互動,讓學生領悟樂理知識,培養(yǎng)音樂節(jié)奏感,從而從真正意義上提高初中音樂教學水平。教師可以通過游戲的方式引導學生思考問題,鼓勵學生課堂上積極地回答問題,主動參與課堂活動,并且根據(jù)學生的興趣和愛好開展音樂劇表演,培養(yǎng)學生對音樂的興趣。
【關鍵詞】初中音樂;教學水平;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4.3?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文章編號】1002-767X(2020)04-0174-02
【本文著錄格式】王秀芳.如何提高初中音樂教學水平[J].北方音樂,2020,02(04):174-175.
初中音樂的教學中,倘若教師在課堂上僅是為了完成教學任務而教學,而學生僅是為了應付課程而上課,最終將會導致學生既不能從中學到關于音樂的新知識,還容易讓學生對音樂產(chǎn)生厭倦心理。初中階段的音樂教學,一方面是為了增加學生的樂理知識,培養(yǎng)他們的音樂素養(yǎng)及興趣,另一方面要讓學生在繁重的學科學習中勞逸結(jié)合,促進德智體美勞等多方面發(fā)展,符合新時代的教學指標。本文中我將就如何在初中音樂的教學過程中提高教學水平提出幾點可行性建議。
一、創(chuàng)設情景導入,營造音樂課堂氛圍
為了讓學生快速地進入學習狀態(tài),教師在教學音樂時可以采取情境導入的教學模式學習,通過情景導入,引導學生走進音樂,感受欣賞音樂的美妙,在音樂上如何以音符來表達情緒、理念、藝術格調(diào)等,最重要的是培養(yǎng)學生對音樂的興趣和愛好,營造更好的音樂藝術氛圍,讓學生沉浸當中。
例如,當教師在教學初中音樂初二下冊第三單元《瑰麗的電聲》當中的《大海啊,故鄉(xiāng)》時,可以以故事情節(jié)導入,以此展開音樂的教學。通過相關的故事情節(jié),引導學生走進歌曲的背景故事,知曉作家在創(chuàng)作時的時代背景,從中感知歌曲所傳達的思想感情。比方說,《大海啊,故鄉(xiāng)》是影片《大海在呼喚》當中的插曲,寫于20世紀80年代初,當時祖國正經(jīng)歷了十年動亂開始新的篇章,而當時的人們深切地希望祖國能夠盡早統(tǒng)一,這也傳達出作者一種想要奉獻祖國,希望祖國越來越好的美好理想。在課堂上,通過播放《大海在呼喚》這一影片當中的片段,讓學生體會影片中所傳達出的主人公心中對大海、自己的故鄉(xiāng)及祖國母親懷著真摯的情感,更加體現(xiàn)出主人公的思鄉(xiāng)愛國之情。學生了解歌曲的背景之后,便可以開始歌曲的學習。首先可以讓學生閉眼聆聽,聽完說出自己的感受。接著再來一段欣賞,在欣賞的過程中,教師可以播放相關的電影畫面,增加學生的畫面感,提高他們學習音樂的興趣。
二、結(jié)合音樂劇表演,提高學生表現(xiàn)能力
音樂課程不僅是一門欣賞課,同時也是一門極具表現(xiàn)力的實踐課程。在音樂課當中,教師更應注重學生的課堂實踐,幫助學生擴展音樂樂理知識,激發(fā)他們表演的潛能。通過音樂劇表演的形式,培養(yǎng)學生的音樂欣賞能力,增加課堂上的參與感以及師生之間的互動頻率,促進音樂課堂效率的提高。
例如,當教師在教學初中八年級下冊音樂第四單元《歌劇世界》當中的《飲酒歌——歌劇<茶花女>選曲》中,可以將網(wǎng)絡上相關的音樂劇視頻下載下來,再幫助學生們準備好劇本,接著讓學生自由報名參演的角色。由于課堂的時間有限,在選取片段時控制在20分鐘之內(nèi),分配好學生各自的角色及劇本,在表演和音樂的配合上加以指導。在有條件的情況下幫助學生準備服裝等道具,盡量還原真實的音樂劇場景。教師可以定期舉辦音樂劇課程,讓每位有興趣的學生都能夠參與其中,感受音樂的美妙,感受表演所帶來的樂趣,感受課堂的小舞臺帶來的魅力。很多人認為學生在音樂劇的排練上是浪費時間,其實不然,通過音樂劇恰巧幫助學生發(fā)展了語數(shù)英等科目之外的潛能,學生在學習音樂劇時不僅能夠培養(yǎng)他們的實踐能力,還可以讓學生在音樂劇中得到放松,愉悅身心,促進了自信心和成就感的培養(yǎng),也更加有利于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三、融入游戲課堂,促進音樂知識啟蒙
人們對于音樂的普遍認識就是音樂是用來舒緩身心的方式,音樂確實是舒緩身心的方式之一,不同的音樂、不同的節(jié)奏感給人帶來的感覺也有所不同。悲傷的音樂引起共鳴傳輸悲傷的情緒,而歡快的音樂卻可以使人們愉悅身心,激發(fā)大腦的興奮層,作為一種工作的推動劑。音樂教學還有另外一種表現(xiàn)方式,即音樂課堂游戲教學,學生在課堂上可以進行音樂游戲,從而提高學生的音樂興趣,促進音樂知識的啟蒙。
例如,當教師在教學初三年級音樂課程第五單元《月光》中的《春江花月夜》時,可以以“月”為主題,以小組的形式,每組派出一個組員參加,當教師喊開始時進行“搶麥”,搶到的學生需要唱關于“月”的歌曲或者包含“月”的歌曲即為通關,為所在的小組加分;教師還可在課堂上進行“聽歌識曲”的游戲,教師利用多媒體播放一段音樂或者彈唱、哼唱音樂,學生同樣以小組的形式進行搶答,答對就可以加分,答錯的學生需要接受唱歌或者跳舞的“懲罰”。除了關于歌曲的游戲之外,教師還可以進行“樂理知識競答”,這一游戲是以個人的形式參加,教師會提前給學生了解關于音樂的樂理,比方說節(jié)奏的打拍、小節(jié)分別怎樣表現(xiàn),G大調(diào)指的是什么?降C調(diào)時是在什么基礎上進行降調(diào)等。教師采用多媒體隨機抽取,當回答的學生喊“停”時回答抽取到的題目內(nèi)容,答對通關,答錯接受唱歌“懲罰”。以游戲課堂的方式讓學生們既能感受到音樂的氛圍,讓學生娛樂其中的同時又可以學習音樂知識,改善對音樂課程的理解,同時活躍了課堂氣氛,增加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
四、挖掘情感因素,引發(fā)音樂情感共鳴
初中的音樂教學課堂是一個較為放松的課堂,學生在音樂課堂上沒有過多的課業(yè)負擔,更多的是感受音樂所帶來的美感。當教師在進行初中音樂教學時,可以挖掘音樂當中的情感因素,讓學生在欣賞音樂的過程中獲得音樂上的情感體驗,從而產(chǎn)生心靈上的共鳴。
例如,當教師在進行初中音樂《雪絨花》這一首歌曲時,教師可以采用不同于以往跟唱的教學方式,更多的是先讓學生欣賞歌曲。當學生欣賞完一遍歌曲之后,教師可以詢問學生有什么樣的具體感受。接著,教師便可以結(jié)合雪絨花的作曲背景及所敘述的故事介紹給學生了解,再讓學生靜靜聆聽《雪絨花》,并且讓學生重新感受歌曲中的情感,并將聆聽兩次所產(chǎn)生的不同感想和其他學生分享。當再進行第三次歌曲的聆聽時,教師可以讓學生說出最喜歡那句歌詞并說出喜歡的原因。在進行第四次的歌曲欣賞時,教師可以讓學生嘗試著分析出《雪絨花》的歌曲特點,從而理清歌曲中所表達的情感,引發(fā)歌曲的情感共鳴;教師還可以在課堂上采取將《雪絨花》改編成英文歌曲的形式,再結(jié)合中文版本,對比在表達歌曲的情感時中英兩個版本的歌曲有什么區(qū)別或共性,以此加深對歌曲的了解。以情感引導學生進行音樂課堂的教學可以讓學生們在課堂上真切地感受到歌曲的靈性,體驗音樂中的生命力,感知歌曲所傳達出的內(nèi)心情感,并深入了解歌曲的創(chuàng)作背景及作者的背景故事,以這樣的教學方式引發(fā)學生的情感共鳴。
五、結(jié)語
總而言之,以上就是在初中音樂課堂上進行師生互動的教學方式。學生是課堂的主體,教師需要以獨特的方式讓學生感受音樂、欣賞音樂、沉浸在音樂當中,不斷地培養(yǎng)學生的音樂素養(yǎng),通過提問、表演、游戲的方式提高他們在音樂課程中的參與感,讓學生參與到音樂中,懂得欣賞和聆聽音樂傳達的美,學會讀懂音樂,激發(fā)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和積極性,從而促進學生身心的全面發(fā)展。
參考文獻
[1]王榮.對聲樂學習中的想象力探究[J].青春歲月,2016 (8).
[2]劉勝男.淺談聲樂表演藝術中的想象力及其培養(yǎng)[J].文藝生活(下旬刊),20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