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勤學
摘 要:隨著素質教育的普及,國家對學生的要求不僅僅是學習成績,更要讓他們全面發(fā)展,因此這也對德育教育的要求越來越高。教師和家長要在提高學生成績的同時,重視對他們進行德育教育,文章從如何培養(yǎng)班級凝聚力、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德育在生活中的作用、如何對生活心懷感恩之行和問題學生的家庭教育研究這五個方面來探討提高當代學生德育能力的方法,提高教師自身的德育教育能力,從而培養(yǎng)優(yōu)秀的人才。
關鍵詞:德育教育;班級凝聚力;生活;家庭教育
由于傳統(tǒng)教育模式的不足,導致很多學生不具備良好的道德素養(yǎng)。為了改變這種情況,教師要對學生加強德育教育。而班主任則是德育教育中的關鍵人物,小學階段是行為習慣養(yǎng)成的重要階段,這段時間的教育,尤為重要。因此,如何在小學階段提高學生的德育水平,從而真正實現(xiàn)德育的目標,成為當代教育的關鍵問題。
一、積極穩(wěn)定的集體環(huán)境是德育教育成功的前提
對于小學生而言,班級就是他們的另外一個家,如何和其他同學一起成長,如何和教師溝通,則成為提高班級凝聚力的關鍵。具有班級凝聚力的班級,會具有濃厚的互相幫助、積極向上、團結友愛的氛圍,這是一種無形的力量,讓集體中的每個人渴望豐富自己,充實自己的同時帶領身邊的朋友一起前進,在這樣的集體里,除了學習到知識外,更能學會做一個素質良好的人。為了提高班集體的凝聚力,教師多多舉行班級活動:講故事比賽可以增加學生對中華傳統(tǒng)美德的了解,潛移默化,改正不良習慣;組織春游活動可以帶領學生接觸大自然,在美麗的環(huán)境中做游戲,增進同學之間的感情;分組做菜活動可以讓學生學會團結協(xié)作,鍛煉簡單的動手能力和合作能力,如何在團隊中發(fā)揮自己的長處,如何與其他人溝通,如何看待分數(shù)。這些活動都可以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德育素質,提高班級凝聚力。
二、學會做人是德育教育的第一步
在素質教育還不夠普及的當下,很多人盲目追求成功,但在功成名就之時做出了很多道德敗壞的事情,不僅使自己多年來的努力化為泡影,更是給社會安全帶來了巨大威脅。具有高尚品德的人,能夠關心他人,樂于奉獻,擁有樂觀向上等積極的品質,在看待事物時更容易看到積極的一方面,也能幫助身邊朋友解決棘手的問題,因此他們更容易結交到很多朋友,在遇到困難時也可以向更多人傾訴而得到善意的幫助,提高抗挫折的能力。
三、在生活中培養(yǎng)德育
德育教育的普及不應該僅僅局限在學校中、課堂上,畢竟課堂時間有限,僅憑借幾節(jié)素質提升課程并不能改變學生的思想。因此教師要培養(yǎng)學生觀察生活、自主學習的能力。教師、家長教給孩子正確的觀念,努力使他們養(yǎng)成良好習慣,也要將德育教育融入生活,讓他們善于發(fā)現(xiàn)美德。在公交車上,發(fā)現(xiàn)有乘客給老幼病殘讓座位,在街頭發(fā)現(xiàn)有人撿到錢包主動聯(lián)系警察;當有伙伴突然跌倒時,讓孩子扶起并加以安慰;在和其他小伙伴游戲時,告訴孩子不要爭搶玩具,要學會謙讓;當有小伙伴心情不好時,鼓勵孩子去說說話,了解其難過的原因,并且?guī)椭』锇殚_心起來;而在需要學生間相互比拼的游戲里,教育他們不要過于看重輸贏,最重要的是從中獲得快樂和成長;當孩子取得進步時,家長和教師要不吝言辭地加以表揚,但是也要告誡他們不要驕傲;家長要保障和諧、健康的家庭氛圍,以此來教育孩子維持情緒穩(wěn)定;教師也要盡力營造班級體內團結友愛、共同進步的氛圍,保障學生良好的學習和成長環(huán)境。
四、感恩之心是德育教育的重中之重
要讓學生學會感恩,首先就要讓他們明白人人平等,父母、親人、教師的愛和關心,雖然是自愿的、無償?shù)模且膊皇撬麄兯烈馔秊榈馁Y本,更不能一味地索取。表達感恩最直接的方式就是經常說“謝謝”,這并不是直白的一句話,而是要發(fā)自內心的感恩和感動,這樣才能讓對方明白你已經接收到他的幫助。感恩不能只停留在口頭上,還要落實到行為上。父母幫助孩子穿衣服,為了表達感恩,下一次孩子就自己穿衣服;教師幫助學生學會新的知識,學生就努力掌握,考出優(yōu)異的成績;過路人幫助我們找到遺落的錢包,說了一聲“謝謝”之后,我們都認真收好自己的物品,不給其他人帶來麻煩。最后,我們也要教育學生學會幫助別人,受到了別人的恩惠,要心懷感恩之心,在看到和面對同樣難題的人,我們主動伸出援手,將愛心傳遞。
五、針對問題學生的進一步研究
每個學生的成長環(huán)境和家庭條件不盡相同,為了提高每個學生的德育素質,就要專門了解每一位學生,解決辦法也因人而異。在班集體里有這樣一位學生,他的家長都在外地務工,將他寄養(yǎng)在親戚家中,他因此而埋怨自己的家長,對待親人的態(tài)度極其惡劣,曾引起很多沖突。想要徹底改變這類問題學生,就要找到問題的根本,比如缺少家長的關愛,但是也要使他們改變此類錯誤的想法,同時和家長、親戚進行溝通。問題學生的出現(xiàn),絕對不是單一因素造成的,而解決過程也會相對復雜棘手,但是一定要用耐心與愛心去看待,平等對待每一個學生,幫助他們健康成長。
提升教師的德育教育能力,不僅要提高他們對于教學方面的思想認識,更要明確教育目標和教育方法。德育教育的本質是關注學生的內在素質,而非在意一時成績的好壞。教師不能將成績作為考核學生的唯一標準,只有真正理解學生,了解了學生的真實想法,明白學生的煩惱所在,并采取正確的方法,才能真正提高班主任的德育教育能力,從而實現(xiàn)德育教育,培養(yǎng)全面發(fā)展的人才。
參考文獻:
[1]朱海雷.淺談在課堂教學中滲透感恩教育[J].中學課程輔導(教師教育),2016(16).
[2]龐繼賢,范捷平.自主性語言學習[M].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