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祖冬
摘要:歷史學科中有大量需要學生記憶的知識,這就使得學生的學習難度較大,當學生無法對其有效記憶及靈活運用時,便會產生厭學的心理,這對于學生歷史學科的深入學習十分不利。教師可以將趣味性教學方法運用其中,以此來改變當前的高中歷史教學現(xiàn)狀,讓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記憶歷史知識,構建完善的歷史知識體系,提高歷史課堂教學質量及效率。本文對趣味性高中歷史教學的意義進行了分析,然后對趣味性教學的策略進行了研究。
關鍵詞:高中歷史;趣味性教學;高中生
中圖分類號:G633.5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992-7711(2020)12-0030
學生通過對歷史學科的學習,會從中獲得較多的感觸,這對于學生今后的生活及發(fā)展十分有利。但從當前的高中歷史課堂教學來看,往往存在學生不理解歷史知識,而無法對歷史知識進行靈活運用的情況。這就需要教師反思自己的課堂教學,明確這是由于自己的教學缺乏趣味性導致的,要加強對趣味性教學方法及策略的探索,并將趣味性教學貫穿于教學的始終,不斷提高高中歷史課堂教學的質量及效率。
一、趣味性高中歷史教學的意義分析
趣味性教學就是指以學生喜歡、能夠接受的方式來教學,能夠通過對這些方法及策略的應用,給學生營造良好的歷史學習氛圍,讓學生在歷史學習中感受到快樂。高中歷史教師重視對趣味性教學策略的應用,其意義重要。1.激發(fā)學生深入探究的學習興趣。歷史學科與其他學科不同,其內涵比較深刻,只有將趣味性教學法運用到教學中,學生才能夠對所學內容產生探究興趣,也才會對所學內容進行較深層次的探究,讓學生對所學知識進行更為全面的理解。2.提高學生的歷史綜合學習能力。歷史綜合能力包括探究能力、合作能力、思維能力及創(chuàng)新能力等,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通常在調動學生學習興趣方面都比較困難,將趣味性教學方法運用到實際教學中,就能夠讓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針對問題展開探究、合作與思維,這樣學生的這些能力都會得到明顯提升,并對所學內容進行有效的內化,對所學知識進行靈活而有創(chuàng)新的應用。3.提高課堂教學效率。課堂教學效率是指在較短時間內完成預設的三維教學目標,而將趣味性教學方法運用其中,就可以在非常輕松的環(huán)境中完成預設的教學目標,這樣便可以不斷提高歷史課堂教學效率。
二、趣味性教學在高中歷史教學中的應用
趣味性教學的核心在于“趣”,筆者根據(jù)自身的教學經驗,認為可以從趣味導入、趣味情境及幽默的語言等方面入手,提升歷史教學的趣味性及實效性。
1.趣味導入
通過對當前高中歷史教師新課導入的調查發(fā)現(xiàn),仍有部分教師采取非常老套的導入方式,如“今天我們要學習的內容是鴉片戰(zhàn)爭篇,主要了解……”每天采取相同的教學套路,使學生在聽到開場白后就對新課學習失去了興趣。針對此,教師就需要改變傳統(tǒng)的導入方式,要根據(jù)學生追求趣味的特點,對教材中的趣味因素進行深入挖掘,以趣味的方式來進行教學導入,在開場白就充分吸引學生的眼球,讓學生快速進入到新課的學習中。
比如在學習“唐玄宗”相關內容時,教師就可以利用唐玄宗與楊貴妃的愛情故事來進行教學導入,利用生動的語言來描述,能夠讓學生對所學內容產生探究興趣。但需要注意一點,故事導入法中的故事必須要精短,并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絕不可以出現(xiàn)講過長故事的情況,那樣只會讓學生厭煩,而且浪費課堂時間。在學習“春秋爭霸”一課時,教師就可以為學生設計導語導入方式,如果我們用“反戈一擊”來了解商朝滅亡的歷史,就可以利用“退避三舍”“臥薪嘗膽”等來了解春秋時期諸侯爭霸的歷史。這樣的導入方式非常新穎,是直切主題的導入方式,會讓學生對這幾個成語與歷史知識的關系產生探究興趣。
2.創(chuàng)設趣味教學情境
趣味教學方法在高中歷史教學中的應用,趣味情境的創(chuàng)設必不可少,這是十分重要的一個教學環(huán)節(jié),因為在趣味的教學情境中,學生對于知識的理解才會更加深入,并且不會對歷史課堂的學習有任何的倦怠感。比如在學習“鴉片戰(zhàn)爭”這部分內容時,教師就可以為學生展示與之相關的影視劇片段,讓學生在直觀情境中學習,既能夠讓學生對當時的社會進行了解,又能夠讓學生具有透過現(xiàn)象看本質的能力,從而明白只要落后必然會挨打。再如在學習“外交關系的突破”這部分內容時,在分析中美關系正常化原因這部分內容時,教師就可以通過角色情境來推進:“如果由你來扮演周恩來,你會用怎樣的方式說服中央政治局,改善中美關系?如果由你扮演尼克松,你又會怎樣去說服國會呢?”這樣角色扮演的方式,能夠讓學生從所扮演人的心理活動入手,對中美當時的國內外形勢進行充分的了解,從而對其具體原因進行了解與總結。
3.活用幽默的語言
在高中歷史學科的教學過程中,趣味性教學方法的應用十分重要,而其中幽默的語言就是一種非常重要的方式,能夠活躍課堂教學氛圍,讓學生放松身心,進行靈活的思維,這對于學生知識的學習,以及學生樂觀人生態(tài)度的養(yǎng)成都十分有利。比如在評價“慈禧太后”這一歷史人物時,對其講解與概述的過程中都運用十分激動、不理解的語氣來講解。在學習“新民主主義”這部分內容時,就可以以仇恨日本侵略者的情緒及語言來展現(xiàn),而對于受到迫害的中國人,也要面露憐憫之情……這樣的方式更能夠帶動學生的情感,讓學生與歷史事件形成情感共鳴,讓學生深入理解與掌握所學內容,提高歷史課堂教學質量。
毋庸置疑,趣味性的高中歷史教學方法還有很多種。教師需要明確趣味教學的價值,并要從趣味導入、趣味講解及趣味引導等多方面入手,幫助學生深入理解與掌握所學內容,獲得更加深刻的感悟。
參考文獻:
[1]陸?zhàn)┰?歷史故事在高中歷史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成才之路,2016(29).
[2]梁翠祥.新課程理念下高中歷史教學有效性的提升策略[J].科教文匯(上旬刊),2017(2).
[3]睢家林.高中歷史教學中情境創(chuàng)設的思考[J].學周刊,2015(19).
(作者單位:江西省贛州市南康區(qū)第四中學341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