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彬
摘 要:在新課標課改的大環(huán)境下,教師對于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閱讀理解教學始終還有著一些問題存在,這是由于以往的教學方式所帶來的弊端。本文將就這個問題進行深入的探討與分析,提出自己的看法與觀點,希望能對于小學語文中高年級的教學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
關鍵詞:小學語文 中高年級 閱讀理解 解決方法
中圖分類號:G6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3-9082(2020)03-0-01
在小學語文的教學中,尤其是中高年級,閱讀理解已經成為了教師教學中的一大難題。學生對于閱讀理解的思維始終上不去,甚至將閱讀理解視為洪水猛獸,教師在改變教學方法的同時也需要進行反思。接下來將從幾個方面對小學語文中高年級閱讀理解時的問題進行分析,并提出一些自己的看法與觀點。
一、目前小學中高年級語文閱讀理解所遇到的問題
1.小學生在進行閱讀時沒有自主性
在小學語文課堂上,教師在進行教學時常常是將自己的知識點對學生進行灌輸,處于應試教育的大環(huán)境下,這樣的教學方法也無可厚非。但是隨著新課標課改的逐步推行,這種教學方式的弊端逐漸顯露出來,那就是學生在被動接受知識時對于知識的自主思考極少。在學生的視角來看,閱讀理解不應該僅僅是讀,更是要讀懂,讀懂文章也要讀懂作者在寫文章時的心境,進而感受文章更深處的情感。在閱讀的理解上,教師需要給予學生一定的自主性,讓學生能夠根據自己的理解與感受進行答題。而教師需要做的是將學生偏離的思維帶回正軌,給予學生正確的引導,而不是幫學生去感受與領悟。在語文教學中,教師需要讓學生具備一種自我思考自我感知的自主性,進而在閱讀中養(yǎng)成主動思索文章情感的優(yōu)良閱讀習慣[1]。
2.學生未養(yǎng)成閱讀習慣以及閱讀技巧
在以往的教育模式下,小學生更追求分數的高低,因此很多學生對于學習方法以及學習模式還沒有一個屬于自己的定式。對教師的教學有著極大的依賴性,在整體上的學習也都是在被動的接受教師的灌輸。而對于中高年級的學生,由于逆反心理的出現,導致了教師對于學生提出的閱讀方式以及閱讀要求,大部分都無法達成。而在小學閱讀中,不僅僅只有一種閱讀文體,這就需要學生按照教師的教學來更改閱讀方
式[2]。而大部分學生只是單純的按照自己的喜好進行閱讀,這也導致了學生對于閱讀習慣自始至終都沒有養(yǎng)成,而閱讀技巧也僅僅是依靠著自己的喜好進行閱讀。
二、小學中高年級閱讀理解教學策略
1.營造輕松的閱讀氣氛
對于學生來說,沒有完全相同的學生,每位學生都是一個完全不同的個體,對于興趣愛好乃至于性格都有屬于自己的特點。而教師在進行教學時,需要在這一點上有自己的把握。比如說在課堂上一位同學回答問題之后教師可以鼓勵其他學生,聽聽其他學生的想法,這樣的做的好處一方面是能夠鍛煉學生表達自己想法的能力,另一方面是讓學生養(yǎng)成自我思考,不盲目聽從他人的好習慣??偠灾?,對于學生來說,一個寬松愉快的課堂氣氛是學生在閱讀中保證自我思考的基礎,教師需要對于課堂氣氛進行隨時的調節(jié)。
2.教授學生解答方法
在小學語文的各方面學習中,閱讀理解屬于一種綜合性題型,能夠檢測出小學學生對于語文整體的素養(yǎng)究竟如何。而在閱讀理解中的題目常常分為三種:
2.1在原文中直接找到答案。這種題目答案往往就在原文的上下文聯系中,對于這種題目的解答,學生需要做到認真閱讀,仔細閱讀,就可以在原文中找出答案,相對于其他兩種問題來說比較簡單,但是對于學生認真閱讀的能力要求比較高,屬于最基礎但是也是最容易丟分的
題目[3]。
2.2在原文中間接找到答案。在這種題目中,需要學生對于整體文章進行感知,通曉每段文章中所闡述的部分,對于文章進行詳細的分析,再將答案概括出來。這類題目需要的是學生對于文章的概括能力。比如說一篇文章所講述的是火箭相關的知識,那么這類題目的提問方式往往是:火箭的優(yōu)點是什么?
2.3超越原文引申出答案。這類題目屬于難度最高的一種,需要學生對于文章的含義進行高度的領悟,并且在這個基礎上對文章含義進行升華。通過延展思維以及探索思維表達出作者想表達的含義,綜合自己所學的語文知識底蘊,進而引申出答案。例如說文章講述的是詩仙李白的生平,那么這類問題可能就是:詩仙李白是一個什么樣的人[4]?
3.精心設計閱讀形式
教師在對學生進行教學時,需要閱讀的文本往往文體不同,那么也就需要多種不同的閱讀形式來進行教學。當文章中出現的段落結構復雜、表達情緒繁多時,教師需要對學生進行領讀,保證學生有閱讀效率的情況下還能有獨特的理解能力。而在文章中出現了長篇幅的情況時,教師可以讓全班學生進行輪番閱讀。這是因為在這樣的文章閱讀過程中,學生最容易出現的問題就是在閱讀時走神。而全班學生進行輪番閱讀,在他人進行閱讀時學生也能集中注意力進行傾聽,不會因為注意力以及閱讀能力問題而導致閱讀效率下降。在文章中出現較多人物以及對話的情況時,教師在教學時可以安排學生進行分角色小組閱讀,多個角色進行小組閱讀的好處就是學生更能體會到對于文章中人物情感的感受,有助于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以及刻畫的人物形象。而對于一些描述景色等等需要學生對于文章進行想象的文章,教師在進行這樣文章閱讀教學時可以考慮使用多媒體教學,在網絡中找到能刺激學生視覺聽覺的信息,讓學生能夠在三維立體的環(huán)境中感受到文章所描述的景色[5]。
結語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中高年級的閱讀理解一直是占據著重要地位的課程,是學生對于外界認知、社會科技等等方面所了解的重要渠道。而在當下的教育環(huán)境中,小學中高年級的閱讀理解教學仍然有很大的問題。如上文所說,缺乏個性化的閱讀方式、缺乏閱讀習慣的養(yǎng)成、對于解題沒有自己的方法、教師教學方式單一等等,這些問題都需要教師在未來的教學改革中進行改變,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進而達到小學語文的最終教學目標,那就是養(yǎng)成學生關于語文的閱讀習慣以及學習思維。
參考文獻
[1]周麗梅.淺談小學語文中高年級閱讀理解的困境與對策[J].學周刊,2020,(02):112.
[2]姚麗.談小學語文教學中如何做好閱讀教學[J].華夏教師,2019,(28):47-48.
[3]張邵.淺談提升小學閱讀理解能力[J].中國農村教育,2019,(26):63-64.
[4]律曉麗.小學語文閱讀理解方法指導策略探討[J].中國校外教育,2019,(22):55+63.
[5]趙香芹.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策略[J].中國農村教育,2019,(21):107-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