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潔
摘? 要:青少年大眾藝術體操的訓練能為國家大眾藝術體操培養(yǎng)后續(xù)的人才梯隊,和成人相比較,由于孩子的天性,該群體的運動員更有活力,但是對于知識的專注度不夠高,他們的肢體協(xié)調性較差,對于動作的理解力和感悟力也不足。本文通過對青少年的心理特征,結合大眾藝術體操的課堂實踐,做出適應于青少年發(fā)展、具有趣味性及成功率高的訓練安排。教練員可根據(jù)青少年的運動訓練的能力,制定相應的訓練方法,提高運動成績及運動能力。
關鍵詞:大眾藝術體操? 青少年群體? 教學? 提高成績
中圖分類號:G807?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文章編號:2095-2813(2020)01(a)-0173-02
大眾藝術體操是一項符合女子生理心理特點的優(yōu)美、典雅的運動,同時也是亞運會、奧運會的比賽項目,又被稱為“韻律體操”。這項運動既能增進人的身心健康發(fā)展,又能培養(yǎng)人的表現(xiàn)力及其氣質。其中大眾藝術體操以其高超的難度技巧,例如前橋、后橋、轉體、波浪等,它的器械分為5種,即繩、圈、球、棒、帶。但是青少年大眾藝術體操在襄陽的開展并不是很全面,重視度不夠、教練員缺少、比賽不足等是其主要原因。但是學生的積極性很高,有發(fā)展前景。
1? 青少年大眾藝術體操教學現(xiàn)狀分析
大眾藝術體操的教學主要研究對象是青少年,根據(jù)多方面的文獻資料進行了深入調研和分析。對該群體的教學內容和教學方式進行了深層次的分析,對主要存在的矛盾提出了相應的見解和解決方案。對于青少年的課堂問題做出了相應的剖析,主要是針對心理問題的解決對各種壓力的釋放,為提高青少年大眾藝術體操的發(fā)展奠定基礎。但是大眾藝術體操的開展并不是很理想,在教學的目標上存在很多差異,教學的內容也有很多不足,教學的形式缺乏主動性、基礎設施不完善等,教師要在認識這些教學現(xiàn)狀的基礎上加以改正和完善。大眾藝術體操對于身體的靈活性和柔韌度都有較高的要求,加上動作的難度較大,會對青少年造成一定的壓力。除此之外的問題就是課堂時間過短,訓練的時間得不到保證。青少年的心智發(fā)育尚不成熟也會對課堂教學的開展造成一定的難度。從青少年的角度來看待問題就需要將課堂內容興趣化,對于難度的降低也是可以酌情考慮的。絕大多數(shù)的教練員都是從運動員成長過來的,所以對學生的要求較為嚴格,對青少年的影響也很大,由于課堂壓力的存在久而久之會對學生的心理產(chǎn)生負面的影響,進而產(chǎn)生厭學的情緒。師小蘊、張繼晶在《我國高校藝術體操隊教練師資現(xiàn)狀分析》中提及到當今大眾藝術體操的師資力量仍然不足,對于大眾藝術體操也沒有合理的管理模式,訓練的內容也不夠新穎。
2? 青少年大眾藝術體操教學的發(fā)展趨勢
對于當前的教育方法不應該太過于死板,針對不同的教學環(huán)境和教學人群應該靈活調整。大眾藝術體操的創(chuàng)新性也應該被足夠重視起來,對于專業(yè)性的動作應該進行科學的測評,防止出現(xiàn)對青少年身體的損害。教學理念的更新對于教師來講是固定性的,針對性的教師培訓也是提升教育水平的方案之一。對于舊的教育理念中優(yōu)秀的部分應該充分發(fā)揚,不應該盲目求變而忽視教學的本質。
對于教育方法的評判并不能進行量化,所以說方法沒有優(yōu)劣之分,關鍵在于對學生的適用性。能夠達到教學效果的方法就是好的方法,對于各類教學手段的靈活運用和融會貫通是保證教學質量的一大法寶。
對于青少年的自主性培養(yǎng)能在很大程度上促進教學的效果,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能夠激發(fā)學生對大眾藝術體操的興趣,是保證學生后續(xù)發(fā)展的長久動力。灌輸大眾藝術體操的重要意義,讓學生充分意識到專業(yè)的意義能從心理上讓學生消除壁壘。對學生的藝術審美情趣的培養(yǎng)也不可或缺,大眾藝術體操最后的發(fā)展或者取得一定的競爭力需要很好的文化積淀,也能為今后大眾藝術體操的發(fā)展奠定基礎。
3? 青少年大眾藝術體操教學發(fā)展對策
(1)調整課時比例,規(guī)范教學內容。
劉志紅在《我國青少年藝術體操訓練大綱的現(xiàn)狀與特色分析》中提到,對于青少年大眾藝術體操采用合理的方法和手段,會對其產(chǎn)生重大的影響。青少年處在一個心里敏感的時期,此時其心理、生理兩方面都未發(fā)育成熟,易受外界環(huán)境影響,因而,他們不適合學習較高難度的動作,應多傳授其易于掌握的觀賞性的體操等系列的內容。教師可以采用實踐教育與理論教學相結合的方式,讓青少年進行對比賽的觀摩與研究,多增加一些引人入勝的內容,調動學生積極性,這樣能夠使青少年的訓練更有效率。
(2)優(yōu)化教學手段,加強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yǎng)。
對不同的青少年宜采用不同的教學方式,因材施教,同時教學手段要與時俱進,充分調動他們的積極性,關于大眾藝術體操的理論與技術都應逐漸完善,保證其科學合理地促進青少年對大眾藝術體操的掌握熟練。同時也要為其創(chuàng)造展示其自身大眾藝術體操水平的機會,為他們開展大眾藝術體操表演、交流和比賽等的機會。隨著其自身體操水平的提升,可以讓其承擔各種晚會、開幕式等表演。
(3)合理使用教學方法。
運用游戲訓練法、想象訓練法、變幻訓練法來提高青少年運動員參與訓練的積極性,讓學生勞逸結合,在學習大眾藝術體操的同時,也感受到它的魅力所在。
①調整課程內容,規(guī)范課堂內容:教師在上課時制定課程內容,制定相應的課程規(guī)則,規(guī)范課堂紀律以及訓練的態(tài)度。讓青少年大眾藝術體操運動員在訓練時認真對待,避免學生偷懶或不認真的現(xiàn)象。
②教學手段的不斷強化:增強運動員的全面素質發(fā)展,教師根據(jù)學生的學習程度不斷的強化教學手段,做到在訓練前熱身,訓練后放松,因材施教的同時給學生提供一些比賽或表演,加強青少年運動員的全面素質發(fā)展。
(4)青少年大眾藝術體操教學創(chuàng)新性方法。
①教學內容適齡性:我們在教學過程中課加入適應的素質訓練,例如一些課前的熱身(跑步、倒立等)、課中的素質(跳、轉體等)、課后的放松(拉伸、腰腹練習、背脊練習等)。②教學內容形象性:任何事物都相對簡單純潔,因此在教學設計方面,應該以青少年學生的心理特征為主要出發(fā)點,例如,對一件事物的模仿,在形體方面,主動模仿教師所做的動作,在思維和肢體上進行轉換。特別是在大眾藝術體操中,有很多足尖舞蹈以及波浪舞蹈,可以讓學生用想象力把這一動作想象成一個優(yōu)美的白天鵝在翩翩起舞,通過這種形象的訓練,使學生們更容易掌握動作要領,讓其感覺到大眾藝術體操其實離人們很近,來源于生活以及大自然,這就使教師的教學更加有意思,學生也更容易接受并更好地完成,也更好地完成了教學任務。
4? 結語
大眾藝術體操存在教學現(xiàn)狀仍然不夠充分的特點,教練員需要加強教學創(chuàng)新方式特點,找出適合于青少年運動員發(fā)展的一條道路。教師設置課程目標應結合學生的特點和各自相應的程度來做出相應的計劃,在對此青少年大眾藝術體操教學方面做出分析,提高對大眾藝術體操教學的發(fā)展,對大眾藝術體操項目的發(fā)展做出更多的貢獻。
參考文獻
[1] 徐鳳萍.全國高等體育院校體育教育專業(yè)藝術體操教學現(xiàn)狀及其發(fā)展對策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5.
[2] 熊萍,王東爽,刁在箴.我國藝術體操基礎訓練的現(xiàn)狀及對策[J].上海體育學院學報,2004(1):53-57.
[3] 劉志紅.我國青少年藝術體操訓練大綱的現(xiàn)狀與特色分析[D].山西大學,2012.
[4] 師小蘊,張繼晶.我國高校藝術體操隊教練師資現(xiàn)狀分析[J].搏擊(體育論壇),2015(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