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細芬
【摘? 要】? 隨著教學改革的不斷推進,基礎教育階段中的心理健康教育正逐漸受到更多的重視。心理健康教育能夠幫助小學生心智走向成熟,是保障學生健康成長的重要基石。但是就目前的教學現(xiàn)狀而言,我國此方面的教育發(fā)展還不夠完善,在教學的深入中暴露了眾多弊端?;诖吮疚尼槍唧w的教學優(yōu)化策略做出了探討。
【關鍵詞】? 開展;小學;心理健康教育
在社會化日益明顯的今天,由于信息技術的推動,小學生表現(xiàn)出早熟、早慧的特征,過去的教學模式已經不能滿足當前教育的需要。對此,教師為了更好地開展小學心理健康教育,需要注重小學生思想與心態(tài)的形成,在正確的引導中避免環(huán)境對學生造成不良影響。同時,教師應密切關注學生的心理特點,巧妙地利用各種活動讓學生宣泄產生的負面情緒,并在教學中創(chuàng)造出學習、求知、探索的氛圍,從而在有效的人際交往中幫助學生形成陽光健康、積極向上的心態(tài),全面提升學生的心理素質。
一、增加交流互動,架起溝通橋梁
心理健康教育建立在交流溝通的基礎上,在交換意見、交換思維的過程中,教師能夠學會站在學生的視角去看待問題,能夠在溝通中知道學生眼中世界的色彩。而教學一旦表現(xiàn)出較大的封閉性,就容易使學生走向極端,性格、心理朝著不良的方向發(fā)展,許多誤入歧途的學生或者患有抑郁癥、自閉傾向的學生都是從未能得到良好的溝通而開始的。教師應去積極傾聽學生的想法,引導學生的思維傾向,在語言的熏陶與感染下讓學生感受到溫暖,這樣的心理健康教育才是符合教育理念的。
如教師應該在課間積極與學生進行談話,聊聊家常,首先要了解學生的家庭環(huán)境與在學校時候的心理狀態(tài),讓學生傾訴自身的困惑與不滿。此外,教師還需要積極開展交流活動,從讀書會、主題講座到游玩感想的交流,在這些活動的組織中盡力讓學生不孤單,在教師與學生的相處與陪伴中來讓學生感受人間的溫情。而且在一些創(chuàng)新的藝術活動的應用之下,也能夠通過音樂、舞蹈、游戲等方式來喚醒小學生對生活的熱情,還提高了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通過溝通創(chuàng)造的和諧氛圍,美好的事物能夠給小學生情感渲染與激勵,對心理健康教育有著明顯的效用??梢哉f,溝通形式的存在提供了一個良好的媒介,能夠讓學生們在溝通中消除或減弱受到的負面影響,對于健康的心理成長有著較大的意義。
二、積極運用資源,改善教育方法
傳統(tǒng)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存在巨大的缺失,教師應進行補足與完善。對此,教師應學會利用身邊的資源來做出改變,從信息技術到春游踏青,抓住教育機會讓學生理解相應的心理健康知識。為了引起學生的注意,教師做出改變的教學方法中應該融合生動形象的教學情境,用新鮮有趣的內容來使小學生保持持續(xù)的關注。另一方面,教學方法也應該注重對學生行為習慣的養(yǎng)成,在提高重視度的基礎上根據(jù)小學生的心理特點對癥下藥,讓小學生單一、線性的思維在教學中能夠得到發(fā)展,加深小學生對生活與知識的理解。
如,教師可以在教學中開展“誠信”專題課,對于班級內部發(fā)生的物品“丟失”事件來進行講解。在保留學生尊嚴的前提下,教師需要讓學生意識到丟失與偷竊是兩種概念,而偷竊作為一種罪行應該受到什么樣的處罰,以及偷竊行為對社會風氣造成的不良影響。而后視情況決定是否追究失信人的責任,決定是否給予寬容。通過正確的行為方式,能夠使犯錯學生在心理層面產生內疚感與自卑感,意識到自己的錯誤。這樣,將心理健康教育落到實處,在人生觀、道德觀與價值觀的樹立中能夠促使學生健康成長??梢哉f,教育方法能在學生的心理健康方面形成較大的影響力,學生能夠深刻意識到健康心態(tài)與美好生活息息相關。
三、加強家校合作,優(yōu)化心理教育
不可忽視的是,小學生的另一部分時間是在家中度過的,家庭教育對學生的成長有著莫大的影響。而深化心理健康教育的過程必須從學校與家庭的合作上進行發(fā)散,教師需要在與家長的互動中使其意識到加強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而不是單方面地進行奮斗。在強調模仿性學習的因素下,教師應積極教授家長正確的教育方法,在溝通交流中分享教育的經驗與心得,并實時進行行為指引等過程。
例如教師應定期進行家訪,了解學生在家庭中的表現(xiàn),并分析學生所處的家庭環(huán)境對學生可能造成的影響,在積極指正的過程中扭轉一部分家長錯誤的教育觀念,從而避免學生走上孤僻、抑郁的道路。另外,在家長會的舉辦中,教師也應該闡述學生面臨的一些壓力,家長對此應該采取什么樣的措施,通過鼓勵讓學生更好地前行。綜合上述內容,通過動態(tài)的信息交互,在教育方式的探討之下,家長與學校能夠為學生的心理健康發(fā)展提供基礎保證,才能更好地幫助學生形成健康、陽光的學習心態(tài),在心理素質的加強中去解決傳統(tǒng)心理教育中出現(xiàn)的一些問題。在家校合作的有機結合中,能夠塑造一個融洽的教育環(huán)境,在探討學生的心理活動的步驟中拓展家長的知識面,將教育目標進行統(tǒng)一,從而整體的心理健康教育能夠取得更為理想的效果。
四、強調評價激勵,加大合作交流
對小學生來說,他人的眼光與評價是自身活動的重要評判標準。這個年齡段學生體現(xiàn)出的表現(xiàn)欲很強,更愿意在他人面前展示自己。而負面或者惡意的評價非常容易對學生的心理健康造成消極的影響,甚至會對學生的心理造成不可磨滅的陰影。教師在教育中應該看到這一點,需要在課堂中組織專項的評價活動,使學生看到他人的優(yōu)點,用積極樂觀的評價去點綴學生的內心,加深學生之間對相互的認識,為心理健康的發(fā)展創(chuàng)造良好的條件。另外,教師應該通過團隊活動來培養(yǎng)學生之間的默契,在團隊合作交流中進一步地改善學生的心理狀況,為其提供一個融洽的學習環(huán)境,從而在環(huán)境的渲染下讓學生擁有更融洽、友善的心理活動。
如,教師可以在每天的例會中選取一名學生,讓大家敘說與tā有關的故事,闡述不同人視角下tā的優(yōu)點。在這樣的活動中,被選取的學生能夠收獲足夠多的滿足感,能夠在接下來的一段時間內保持良好的生活態(tài)度,心中存在的不開心也能得以抹去。此外,通過一些趣味性的游戲活動,比如讓學生在“老鷹抓小雞”“你畫我猜”“擊鼓傳花”等游戲中進行合作交流,在小組間的積分追逐中讓學生參與到團隊之中,感受到自身作為團隊的一份子的責任,感受到團隊游戲的魅力所在。在交流互動之下,能夠用語言去友善表達出自身的意見與觀點,心理健康教育產生了更多的變化,效果也更為優(yōu)良。
總之,教師應該采取多元化的教學策略,在心理健康教育的進程中為學生培養(yǎng)出正確的行為價值觀念,真正落實教育的實際性,幫助學生克服不良心理,為小學生提供無憂無慮的成長環(huán)境。通過不斷的交流溝通,借助排解的過程能夠確保學生在學習中始終維持正向的情緒,在教學的基礎上也能形成明確的心理健康觀念,為學生全方位的認知發(fā)展創(chuàng)造良好條件。
【參考文獻】
[1]申月.試析目前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問題及解決措施[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9.
[2]丁慧蕓.小學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家校合作策略分析[J].學周刊,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