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投擲,是可以鍛煉孩子雙臂和肩部肌肉,促進孩子手眼協(xié)調(diào)能力的發(fā)展的活動,增強學生的身體素質(zhì),本文主要探討了低段小學生投擲輕物的相關技巧,希望能夠為相關工作者提供一定借鑒。
關鍵詞:低段,小學生,投擲輕物,興趣
在投擲項目教學過程中,受到的影響因素較多,包括器材落后、教學方式枯燥以及場地局限等等,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投擲訓練的效果,特別是低段小學生,教師如果單純地讓學生通過“直甩”器械練習,難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所以教師還應采取合理的教學方法,引導學生充分掌握投擲技巧,以此提高學生投擲訓練的成績。
一、 肩上屈肘,背后過肩
【主題】
肩上屈肘,背后過肩
【背景】
三年級學生在一年級和二年級已經(jīng)基本學習了原地正面投擲輕物動作技術,對投擲有了一定的動作表象,但身體素質(zhì)方面還相對薄弱,對技術的理解能力還不強,因此,本節(jié)課將借助學生已有的投擲技術,采用了動作分解練習與完整動作教學相結合的辦法進行。
【案例描述】
針對學生的身體素質(zhì),教師可以改進“俯身轉體,側向投擲”的方式,采用“肩上屈肘,背后過肩”方式,采用該方法投擲時,首先教師應讓學生擺好投擲姿勢,前后方向開立,面朝投擲方向,重心后移,然后學生握球,上臂舉起,越過頭頂,最后讓學生用力投擲。這種方法簡單、易懂,便于學生理解,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通過實踐發(fā)現(xiàn),該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效果】
低段學生想要做好這個基本動作具有較大的困難,所以采用側向投擲法教學,很難達到良好的效果,具體表現(xiàn)在一些學生采用側向投擲法,經(jīng)常發(fā)生投偏的情況,部分學生投擲時,用不上力,還有的學生經(jīng)常從頭后直臂甩出去。
【分析】
一般情況下,在投擲教學課中,教師主要向?qū)W生傳授側向投擲的方法,其基本動作包括俯身、蹬地、轉體、舉臂、揮臂、撥指等,但是低段學生想要做好這個基本動作具有較大的困難,所以采用側向投擲法教學,很難達到良好的效果,具體表現(xiàn)在一些學生采用側向投擲法,經(jīng)常發(fā)生投偏的情況,部分學生投擲時,用不上力,還有的學生經(jīng)常從頭后直臂甩出去。對此教師還應改善這一方法,應根據(jù)學生身心發(fā)展特點,制定科學、合理的教學方法,以此保證投擲輕物的效果。
【啟示】
小學低年級段學生由于年齡特點等原因,接受能力不是很強,教師要做到耐心指導,同時在教學中應注意細節(jié)的引導。
二、 “高度”重視,“遠度”發(fā)展
【主題】
籃球投擲教學
【背景】
本課讓學生通過小組性質(zhì)的合作參與學習、討論與鍛煉。通過運球技能的相互學習與幫助,采用小籃球與游戲相結合的教學方式讓學生更多地參與到課堂教學中,在激活思維過程中體驗合作、創(chuàng)新、成功時的心情,從而較快地掌握技術動作和提高身體素質(zhì)。
【案例描述】
學生在投擲籃球時,教師讓學生以籃球架作為學生投擲參照物,學生有意識的向籃球架的方向投擲,避免學生低頭彎腰,進而使得學生投擲距離達到一定的“遠度”。除了籃球架以外,還可以讓學生將樹木的頂、房屋建筑等,作為學生投擲的參照物,同時教師還為學生拉橫繩,讓學生根據(jù)橫繩的標準進行投擲,為了鍛煉了學生的臂力,教師引導學生使出最大力進行投擲,進而使得學生的投擲達到一定的高度以及遠度。
【效果】
教學中,我采用了小組自評、組際互評、師生互評相結合的方式,只要學生有點滴進步,我都給予大張旗鼓地表揚,讓他們充分體驗合作的樂趣,充分享受成功帶來的喜悅,從而增強學生學習的自信心。
【分析】
在投擲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讓學生意識到舉得高、投得遠的道理,這主要是因為一些學生在投擲時,愿意彎腰低頭進行投擲,由于未達到一定的高度,所以投擲距離比較近,這樣就降低了學生的投擲成績。所以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還應三個切入點入手,增加學生投擲距離,具體內(nèi)容如下:(1)參照物。學生在投擲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選定一個參照物,培養(yǎng)學生“高度”意識。(2)舉起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將繩子舉起來,并越過頭頂,重心后移,做出鞭打動作,這種方式可以擴大張力,提高了學生用力效果。(3)越橫繩。在投擲教學過程中,教師發(fā)現(xiàn)有的低段學生在投擲時,出手過高,發(fā)生“打飛機”的情況,而有的學生,則出手過低,往地上投,因此為了解決這一問題,可以通過越橫繩的方式來解決。
【啟示】
本節(jié)課的教學設計,體現(xiàn)了新課程所提倡的要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讓學生在思考中學習,在游戲中學習,在合作中學習,讓身體更多器官參與學習,從而獲得學習樂趣和全面和諧發(fā)展。本課所設立的教學步驟,思路清晰,引導學生“看一看,試一試,練一練,幫一幫,評一評”。
三、 總結
前后方向站立,朝向投擲的方向進行投擲輕物是學生易于接受的教學方式,也是對低段學生進行教學的最有效手段,通過拉越橫繩的教學方法可以調(diào)控學生在投擲時出手的角度,運用“小皮球”進行教學,提高學生的出手速度與力度,通過“玩具”與“屏幕”的趣味學習,提高學生的出手準確度。這些教學方法,不僅便于操作,也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適合低段學生對投擲輕物的學習。
在投擲教學中,教師應該遵循一切從實際出發(fā)的原則,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掌握學生的身心發(fā)展特點,設計出更加有效的教學方法,以此滿足低段學生投擲教學的需求。
參考文獻:
[1]董悅明.低段小學生投擲輕物技巧的教學嘗試[J].當代體育科技,2016,6(10):104-105.
[2]柯國祥.小學的投擲教學[J].田徑,2012(4):8-11.
[3]尹軍,扆錚.提高中小學生投擲能力的練習方法[J].體育教學,2016,36(2):15-18.
作者簡介:
薛紅臣,青海省格爾木市,青海省格爾木市站前路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