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玉民
【摘 要】在初中教學中落實體驗式教學法,其實就是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為學生提供更多學習的機會,讓學生參與到實際的體驗當中,有效的提升學生在課堂中的感受,這樣的教學方式能夠有效地發(fā)揮出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學生對學習的內容有更加深刻的認識和理解。本文針對體驗式教學在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中的應用策略進行分析研究。
【關鍵詞】體驗式教學;初中;道德與法治
體驗式教學其實就是在教學的過程中要能夠讓學生充分的體驗課堂,能夠自己去實踐和感受,其實就是要能夠加強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性。對于初中階段的課程,因為學生已經接受過了一段時間的課程教學,在學習中具備了自己的思維和想法。所以教師在教學的時候,可以慢慢培養(yǎng)學生自覺主動地學習能力,而體驗式教學就是一種很好的學習中。本文將結合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的內容,針對體驗式教學在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堂中的應用策略進行分析研究,希望能夠對大家有所啟示。
一、體驗式教學的作用
在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堂中,教師為了進一步落實好體驗式教學活動,需要認識到體驗式教學的真正意義,這樣才能夠選擇更好的方式發(fā)揮出體驗式教學的作用,從而更好地落實課程教學活動。道德與法治的知識其實體現(xiàn)在了我們生活的很多方面。道德這個方面主要是以善惡作為標準的。通過社會的輿論宣傳來對人的社會性還有心理產生一定的約束,而法治是我們每個人都必須要遵守的,法治和法律在我們的社會中相輔相成,目前也成為了約束和規(guī)范社會重要的力量。初中開展道德與法治課程最為主要的目標就是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三觀。但是因為受到了應試教育的影響,使得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盲目的注重分數(shù),忽視了學生對于知識的應用能力,而且有些教學方式比較的生硬,使得學生學習興趣得不到有效的提升。體驗式教學打破了傳統(tǒng)課堂教學的局限性,有助于激發(fā)學生學習道德與法治課程的興趣,更有助于課程有效的開展。
(一)有助于加強學生學習感受
在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堂中落實體驗式教學,能夠進一步增強學生的體驗和感受。對于初中階段的學生來說,課程的難度會增加。因此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為了能夠獲得更好的學習感受就必須要對課程內容有自己的認識和理解,這樣才能逐漸的幫助學生形成一定的知識結構體系。對于學生而言,想要獲得良好的學習感受,就需要對課程知識有自己的理解,學生要能夠主動去感受知識,這樣才能形成對課程一定的感受,從而提升自己的收獲,獲得更為理想的學習效果。
(二)有助于形成更好的課程教學
在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堂中教師采用體驗式教學方式能夠形成更好的課程教學內容,對于任何的一門課程而言,好的課堂氛圍是學生掌握知識的關鍵。開展體驗式教學模式,能夠讓學生在課堂中接受相關的知識,能夠自己形成屬于自己的知識結構,提升學生對于知識的感受和體驗,從而有助于整個教學效果的提升,這要比教師落實開展機械式授課有效的多。
二、體驗式教學在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中的運用策略
(一)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在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堂中教師要創(chuàng)設一定的情境去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興趣在課堂中占據(jù)著重要的位置,學生只有對所學習的內容產生了興趣才能夠更加主動參與到課堂知識的吸收中,在潛移默化中落實體驗式教學。為了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可以利用一系列的現(xiàn)代化教學手段豐富課堂的內容和形式,比如圖片式或者視頻或者音樂等形式等等。為學生創(chuàng)設一些真實的情境,從而吸引學生更快速的融入到課堂的學習中,全面的提升學生的學習效果。比如在學習初中部編版道德與法治《深深淺淺話友誼》的課程時,教師就可以借助多媒體為學生播放一些和友誼相關的故事,比如鐘子期和俞伯牙的故事,通過這樣的故事激發(fā)學生對這節(jié)課的興趣,然后可以創(chuàng)設一個和學生生活密切相關的情境,比如播放班集體中學生的友情的短劇,讓學生能夠獲得一個豐富的體驗,通過這樣的方式有效的讓學生融入到具體的情境,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又比如在學習《愛在家人間》的時候,教師可以以家庭為主題觀看一些親情的故事,讓學生和自己的生活實際進行結合,思考自己的生活經歷,借助這樣的方式讓學生去思考自己的家庭生活,自己和親人之間的關系,通過這樣的方式幫助學生能夠更好地融入到學生的課堂生活中,感受親情和家庭的意義,這樣更有助于學生去理解本節(jié)課的內容,從而提升學生學習的有效性。所以在體驗式教學中教師要注重情境的創(chuàng)設,結合學生的生活和教學內容創(chuàng)設學生感興趣的情景內容,進一步引發(fā)學生去思考情境,思考教學的知識,從而提高教學的有效性。
(二)通過角色扮演的方式對學生的行為認知進行引導
在體驗式教學中教師可以落實角色扮演的方式,通過這種方式來讓學生融入到情感體驗中,學生會通過自己的扮演的學生完成問題的思考和探究。這樣可以有效的提升學生的道德認知水平,對問題進行有效的思考和解決。這樣的方式可以進一步提升學生道德認知水平,讓學生在遇到了類似問題的時候能夠全面的分析,可以對知識形成一個深刻的影響。比如在學習生命安全等相關問題的時候,教師可以為學生準備幾個小的情景劇,然后讓學生去完成情景劇的表演,這樣學生可以在一定的情境下完成對于知識的思考和研究,借助這樣的方式學生可以在自己的經歷中更好的感受所學習的內容,提升自己的認識水平,讓學生可以獲得認知能力的提升,從而有效的實現(xiàn)對于知識進一步的理解,全面的提升學生的整體水平,提高體驗式教學的價值和作用。
(三)通過小組合作創(chuàng)設體驗式教學
隨著教育的改革發(fā)展,在新課改背景下課堂教學提倡以學生為主,教師一定要注意考慮學生的情感思想,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鼓勵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讓學生分析問題能力得到提升,為此可以開展小組合作的方式,這樣更有助于彌補學生的不足。比如在學習相關法律知識的時候,教師可以為學生提供一個案例,然后鼓勵學生針對案例進行交流討論,商討案例中出現(xiàn)的問題,讓學生能夠更好地理解案例中存在的問題,學生在討論中其實就已經參與到了教學的體驗當中,學生有效的完成了知識的思考,更有助于學生思維的發(fā)展,而且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和團隊意識,這對于學生今后的發(fā)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四)注重言語體驗式教學
言語體驗式教學包含了辯論還有演講和講座等這些方面的內容。初中階段的學生正處于青春期,他們的心理和身體還處在一個成長的狀態(tài),所以對于社會發(fā)展的事情表現(xiàn)出了強烈的好奇心。因此在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堂中一定要注意開拓學生的視野要能夠引導學生進行言語體驗式的學習,比如學習完了一個主題知識,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開展辯論賽或演講比賽,讓學生在語言的表達中進一步內化學習的知識,也可以開拓學生的眼界,有效的提升學習的效率,借助這樣的方式可以有效的在學生交流討論中去提升自己的學習體驗,從而提高道德與法治的課堂教學效果,讓學生在道德與法治課堂中能夠真正的有所收獲,獲得能力全面的提升。
結束語:
綜上所述,體驗式教學在初中道德與法治課程中的運用,不但保證了課堂的質量,同時提高了學生的道德素養(yǎng),是未來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的必然趨勢。教師應學會合理的創(chuàng)設體驗式教學課堂,確保課堂教學活動能夠順利開展,進而培養(yǎng)和促進學生全面的發(fā)展,開創(chuàng)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堂的新局面。
參考文獻:
[1]李世文.體驗式教學法在初中道德與法治課中的運用[J].新課程研究(中旬-單),2019,(6):32-33.
[2]張家新.情境教學法在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中的應用[J].天津教育(中、下旬刊),2018,(12):197.
[3]衛(wèi)青龍.情境教學法在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中的應用[J].魅力中國,2020,(7):116.
(作者單位:山東省東明縣武勝橋鎮(zhèn)初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