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高三學生面臨巨大的升學壓力,可能會出現各種情緒方面的問題。作為高三班主任,可以通過建構積極的班級環(huán)境場、師生情感場和家校共育場,創(chuàng)設有利于激發(fā)學生潛能的心理動力場,引導學生以積極樂觀的態(tài)度來面對當下的困難和壓力。
【關鍵詞】積極心理場;文化環(huán)境;人文關懷;生活空間
【中圖分類號】G635.1【文獻標志碼】B【文章編號】1005-6009(2020)15-0065-02
【作者簡介】鄒秀平,南通大學附屬中學(江蘇南通,226019)教師,高級教師,南通市優(yōu)秀班主任,南通市骨干教師。
美國心理學家勒溫提出了“心理場”理論。他認為,一個人的行為取決于個體及其所處環(huán)境的相互作用,取決于個體的生活空間,這就說明了人的行為的發(fā)生與他所生活的環(huán)境和生活的空間有著密切聯系。我認為,班主任,尤其是高三的班主任,應該在班級里營造積極的心理動力場,讓師生在積極完善的人際環(huán)境和生活空間中,相互給對方以積極的心理影響,促進積極心理品質的發(fā)展,以積極樂觀的態(tài)度來面對高考的壓力。
心理學上的“場效應”認為,“人的行為都是行為主體和環(huán)境雙重作用的結果”,班級文化環(huán)境氛圍能影響一個班級學生的整體精神風貌。如果一個班級的環(huán)境是溫馨的、積極向上的,那么身處其中的學生也會受到感染,變得陽光健康。班級文化環(huán)境包括顯性的物質文化環(huán)境和隱性的精神文化環(huán)境。進入高三,如果班主任只關注學生的成績,忽視班級文化環(huán)境的建設,學生處于比較“亂”的環(huán)境中,會愈發(fā)煩躁不安。我特別注重班級環(huán)境的建設,教室里有整齊有序的課桌椅、干凈明亮的窗戶、簡約別致的圖書角、整潔優(yōu)雅的衛(wèi)生角、綠意盎然的植物角、怡情悅性的名人名言字幅。我們班文化墻的“班級之星”展板每月更新一次,動態(tài)展示學生積極的一面,讓學生在激勵中獲得前進的動力。
精神文化環(huán)境建設是班級文化建設的核心,集中反映班級的精神面貌。高三開學初,刑偵專家李昌鈺博士來我校做演講,于是我們開學第一次的板報標題就用了李昌鈺博士的“使不可能成為可能”的演講主題;當班上有學生因為成績波動缺乏自信心時,我會以“不是有希望才堅持,而是堅持才有希望”為主題設計黑板報。此外,為了營造積極向上的競爭氛圍,根據學生的意愿,我們推行班級小組制,將全班學生分為三個組,每組自主設計個性化組徽,共同設計小組高考目標、口號和組歌,組內互幫互助,組與組之間互相競爭。
我根據學生每個階段的心理變化和需求,構建適切的班級精神文化,營造和諧、融洽的班級育人環(huán)境,讓學生在班集體中獲得認同感、找到歸屬感,進而產生積極進取的動力。
人與人之間的關系會影響人的行為,良好的師生關系有利于班級積極動力場的形成。班主任的人文關懷是學生成長的內生動力,可以激活學生的情感動力,形成良好的場效應。班主任的人文關懷主要是通過班級活動彰顯出來的,在豐富多彩的班級活動中,在個體與集體的相互作用中,提振和突顯班級整體的精神風貌。良好師生關系的構建,可以是一次敞開心扉的談話,一個人生感悟分享,一句充滿關愛、鼓勵的評價,甚至是一個真誠的微笑、一次溫情的注視、一個信任的眼神,這些于細微處流露的真情,都能成為推動學生進步的巨大的動力場。
高三的學習任務緊張,有限的活動對學生來說彌足珍貴,我積極為學生創(chuàng)設各種活動的機會并積極參與其中,永遠與學生站在一起。每天早晨,我以飽滿的精神狀態(tài)和學生一起跑操;下雪天,我組織學生一起堆雪人、打雪仗;學校的捕魚節(jié)上,我和學生一起配合撒網、拉網;學校的采摘節(jié)上,我和他們一起采摘果實,一起體驗收獲的快樂;遠足活動中,我和學生一起說說唱唱,鼓勵學生堅持不懈。
班主任的人文關懷還表現在關注學生心理狀態(tài)上。作為高三班主任,我每天早晨都會提前到教室,微笑著把每個學生迎進教室。上課時,仔細觀察每一個學生:為什么有的學生眉頭緊鎖、雙眼通紅、一臉疲憊?為什么有的學生上課時注意力分散、心不在焉、情緒低落?根據他們傳遞給我的信號,我及時進行心理疏導,幫助學生走出困境。
“心理場”理論認為,人的心理活動是在一定的生活空間中形成的。學生積極心理場的形成離不開積極完善的生活空間,同學之間的幫助、教師的引導、家庭的支持作為助推劑也會給學生以積極的心理影響。
學生的人際關系直接影響他們的情緒。我班每日的學生晨會點評中有一項“夸夸我的同學”,這樣的點評給整個班級傳遞了正能量,形成了融洽友好的生生關系。同樣,班級能量場的建立離不開任課教師的支持。我班有一支特別懂教育、特別能奉獻的任課教師隊伍,他們敬業(yè)、鉆研、愛生的精神和品德深深感動著學生,激勵著學生的成長。
高三這一年,我多次召開家長會。每次家長會,我都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確定不同的主題,提出不同的要求,提供恰當的方法。我充分利用班級微信群的功能,經常表揚學生在學習上、生活上、思想上的點滴進步,營造溫馨的家校共育氛圍。在班級積極的心理場中,每一個人都獲得了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