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紅梅 何文靜 田樹革 孫蕓 蘭衛(wèi)
【摘?要】?通過合理科學地使用國家精品課程、中國大學MOOC、愛課程、超星學術等學習平臺,將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嘗試在《中藥化學》部分章節(jié)插入式進行,研究混合式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和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優(yōu)劣和如何有機結合運用。文章以《中藥化學》課程其中兩章內容為例,研究對象為中藥專業(yè)本科2015級和2016級學生,2015級為傳統(tǒng)教學模式(對照組),對2016級中藥班(實驗組)進行基于小組合作構建混合式翻轉課堂教學實踐研究。通過網上隨堂測評、問卷調查、閉卷考試對教學效果進行評價,其中對單元測試成績運用SPSS22.0軟件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結果顯示,實驗組學生在課堂參與,學習興趣和熱情,單元測試成績等方面均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旌鲜椒D課堂教學模式優(yōu)于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且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了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不足,提升了學生的學習熱情,改善了教學效果。該教學模式不僅有助于學生深入理解并掌握中藥化學課程的學習規(guī)律和知識模塊之間的關聯(lián),更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關鍵詞】?小組合作;中藥化學;混合式翻轉課堂
【中圖分類號】R197.323.6???【文獻標志碼】 A????【文章編號】1007-8517(2020)5-078-04
Research on the Practice of Constructing Mixed Flipping Classroom Teaching Based on Group Cooperation Mode
MA Hongmei?HE Wenjing?TIAN Shuge?SUN Yun?LAN Wei*
Xinjiang Medical University Institute of TCM,Urumqi 830054,China
Abstract:Through the rational and scientific use of national quality courses,Chinese university MOOC,love courses,super-star academic and other learning platforms,the classroom teaching model will be flipped in the “Chinese Medicine Chemistry” section to study the hybrid flip classroom teaching mode and tradition.The pros and cons of the teaching model and how to combine it. This article takes the two chapters of the Chinese Medicine Chemistry course as an example.The research subjects are undergraduate students of 2015 and 2016,and the 2015 is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mode(control group).The 2016 class of Chinese medicine classes (experimental group) is based on the group. Cooperate to build a mixed flip classroom teaching practice research.The teaching effect was evaluated through online quizzes,questionnaires,and closed-book exams. The unit test scores were statistically analyzed using SPSS22.0 software.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experimental group students participated in the classroom,learning interest and enthusiasm,unit test scores and other aspects were bett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1).The hybrid flip classroom teaching mode is superior to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mode,and to some extent,it makes up for the deficiencies of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mode,enhances the students enthusiasm for learning,and improves the teaching effect.This teaching mode not only helps students to understand and mast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learning rules and knowledge modules of Chinese medicine chemistry courses,but also helps students to develop problems and solve problems.
Key?words:Group cooperation; Chinese medicine chemistry; Hybrid flip classroom
翻轉課堂是利用信息技術手段重新規(guī)劃課程的整體教學安排,通過知識傳遞、知識內化、知識鞏固的顛倒安排實現傳統(tǒng)教學中的師生角色的翻轉[1]?;旌鲜剑‵C,FlippedClassroom)教學模式的提出,是美國大學IPSP課程教師在“自由的教育”理念的指導下產生的,它指出課程教學要根據知識點類型及特點,對程序性知識采取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和對陳述性知識采取講授式案例教學模式,這種混合式翻轉課堂的教學模式有效地實現了具有表達能力和問題分析能力的自由人的培養(yǎng)的教育目標[2]。因此,很多教師開始嘗試將翻轉課堂移入大學教育,將適合于翻轉的知識模塊采取學生課前自學,課上討論交流的教學方式,不適合翻轉的知識模塊采取學生課上學習為主的案例教學等方式。
團隊合作學習(TBL,Team-BasedLearning)的教學方式在國內外高校已有嘗試,并且也漸漸得到師生的認可和歡迎。TBL是一種將學習理論與協(xié)同合作學習的方法結合在一起的辯證式的教學形式,它引導學生從簡單的獲取知識轉變?yōu)檎莆諏W習方法,教師身份由傳授者轉變?yōu)檩o導者,幫助者,學生由被動聽課轉變?yōu)橹鲃舆M行知識的探索[3]?;谏鲜鼋虒W理論,本教研室探索結合TBL和混合式FC教學模式,選擇中藥化學課程中《苯丙素類化合物》《醌類化合物》兩章內容進行部分內容的教學改革,研究對象為2015級中藥班和2016級中藥班學生。
1?背景
根據國務院印發(fā)實施《中醫(yī)藥發(fā)展戰(zhàn)略規(guī)劃綱要(2016~2030年)》,將中醫(yī)藥發(fā)展擺在了經濟社會發(fā)展全局的重要位置。中醫(yī)藥的發(fā)展迎來了機遇更迎接了挑戰(zhàn),中藥學本科專業(yè)的發(fā)展作為中醫(yī)藥發(fā)展的重要組成部分,為中醫(yī)藥的現代研究提供重要的人才支持。中藥學本科人才的培養(yǎng)需要不斷更新教育教學理念,將社會發(fā)展的需求、先進的教育教學理念和專業(yè)教育結合起來,以期提高教學水平,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自主創(chuàng)新意識,以便將來更好地為中醫(yī)藥產業(yè)做出應有的貢獻。為了提高中藥化學的課堂教學質量,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激發(fā)學習興趣和創(chuàng)新意識,培養(yǎng)高素質、高水平的應用性人才,授課教師在實際授課過程中不斷嘗試和借鑒其他同類高等中醫(yī)藥學校的教學方法,做好每個章節(jié)的教學設計,在實施的過程中發(fā)現,建立學生學習中藥化學課程的有效方法,需要進一步結合學生實際水平和課程特點。通過對混合式FC教學模式的初探,以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為主要目的,建立適合我校中藥學專業(yè)學生學習中藥化學課程的方法。
2?材料與方法
2.1?教學對象?本門課程共144學時,選擇2015 級、2016 級中藥專業(yè)本科學生,按年級分為2 組,即為對照組:傳統(tǒng)教學模式組2015級中藥班(28人)、實驗組:教學改革組2016級中藥班(34人)。對照組組采用講授式為主的授課方式,實驗組采用TBL加混合式FC的授課模式。
2.2?教學改革方案設計[2]
2.2.1?課前學習模型
2.2.2?課中實施模型
2.2.3?課后效果評價?模型中藥化學課程的學習評價從內容到方式都體現尊重個性,鼓勵創(chuàng)新的特點。
2.3?方案實施
2.3.1?課前學習模塊實施?混合式翻轉課堂實施課程章節(jié)為《苯丙素類化合物》《醌類化合物》兩章的部分內容。節(jié)選章節(jié)中的陳述性知識模塊,比如每類化合物的定義、結構特征,母核類型,分布及應用等,進行傳統(tǒng)的講授式教學;節(jié)選章節(jié)中的程序性知識模塊,比如化合物的結構如何推導出其理化性質、基本骨架如何記憶,提取分離方法的選擇,結構鑒定的特征及方法等,作為TBL加FC的改革教學。授課教師利用國家精品課程、中國大學MOOC、愛課程、超星學術等學習平臺,將翻轉課堂教學模塊中涉及到的教學視頻資料進行篩選和整合,提前1周將學習資料和獲取鏈接發(fā)到學生手中,并根據隨機分配的學習小組,安排任務。
《苯丙素類化合物》章節(jié)中的第3節(jié)香豆素部分,安排了TBL+FC教學模式,授課教師提前1周將截取制作好的教學視頻《香豆素類化合物》發(fā)到班級QQ群,并附上部分練習題供大家檢驗學習效果?!鄂惢衔铩氛鹿?jié)中的第3節(jié)蒽醌類化合物部分,安排了TBL+FC教學模式,授課教師提前1周將截取制作好的教學視頻《蒽醌類化合物》發(fā)到班級QQ群,并附上部分練習題供大家檢驗學習效果。各小組根據安排任務,準備課堂成果匯報。
2.3.2?課中學習模塊實施?根據學生課前學習模塊的問題反饋,進行章節(jié)學習的學情分析,并于正式上課前兩天,將整理好的要點和難點解析,網上發(fā)布給全班學生,小組可進一步討論并修改課上成果匯報內容。正式上課時,以50 min為例,授課教師首先把章節(jié)內容概述并將陳述性知識進行傳統(tǒng)式的講授教學(15min),后隨機抽取兩組同學對章節(jié)中不同小節(jié)進行小組成果匯報(每組 10min),每組匯報完之后有 5min教師答疑互動環(huán)節(jié)。最后 5min進行總結并點評。
2.3.3?課后效果評價?課后評價方式采用閉卷、開卷、答辯、小綜述,團隊項目合作等,考察了學生個人創(chuàng)新及團隊協(xié)作的能力。本次對照組和實驗組采用的效果評價方法主要是單元模塊測試、同行專家聽課反饋、小綜述3種方式。
2.4?統(tǒng)計學方法?對照組和實驗組的兩次單元模塊成績,采用SPSS22.0 軟件進行數據處理和統(tǒng)計學分析,因兩組人數不同,采用比較均值的獨立樣本T 檢驗,P<0.05表示有統(tǒng)計學意義。
3?結果與分析
3.1?單元模塊測試成績結果與分析?單元測試成績滿分為100分,實驗組的考試成績(70.65±12.92)分、(81.23±9.30)分要高于對照組成績(56.25±13.83)分、(60.61±10.82)分,特別是在簡答題方面要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P<0.01)。見表1。
3.2?同行專家聽課反饋?學院專家督導聽課組和教研室專家聽課組,對于兩個年級相應的章節(jié)教學,聽課打分,并對傳統(tǒng)教學方式和混合式FC教學方式均聽取給出分數和評價,實驗組的教學方式專家打分(共計5人,均分96分)高于傳統(tǒng)教學方式(共計6人,均分86分)。督導組及教研組的專家一致認為,混合式FC教學,授課方式新穎,學生接受度和配合度較高,能較大程度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熱情,課堂氣氛活躍,能激發(fā)學生思考的積極性和培養(yǎng)批判性思維。
3.3?小綜述?在教學改革實施前后兩學年里,在各自相應的學期里,給對照組和實驗組學生均下達了撰寫小綜述任務。以授課教師提出的題目,如:“中藥中苯丙素類藥物的研究進展”。要求學生學會使用圖書館資源,查閱中英文文獻,整理出三千字以內的小綜述論文。結果顯示,對照組學生由于缺乏學習熱情和團隊合作意識,上交綜述數量不齊,撰寫意愿不強烈,撰寫質量較差;實驗組學生由于建立了團隊合作意識,且具有一定的學習主動性,在小組合作的前提下,提交了以小組為單位的小綜述論文,撰寫質量和內容,授課教師主觀評價,和對照組相比,實驗組學生的小綜述撰寫能力均強于對照組學生,并且主動課下與老師進行相關問題討論和交流。
4?討論
通過對部分中藥化學精品課程涉及的教學方法進行整合和借鑒,發(fā)現中藥化學課程的教學方法基本還是以傳統(tǒng)式、啟發(fā)式、多媒體、網絡課程和單元模塊討論等為主,對于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教學模式涉及較少,比如引入FC教學模式。綜合適用于醫(yī)藥專業(yè)的TBL教學模式[4],加入混合式FC,嘗試建立一種適應社會大環(huán)境,適應當前學情的新型教學模式。以中藥化學課程為例的教學設計,充分設計并準備了課前學習資源,精心安排學生課中匯報,課堂現場反饋指導和課后的效果評價,較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更能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積極主動性,實現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育理念。
近年來在我國的基礎教育領域教學改革發(fā)展迅速,混合式翻轉課堂的教學模型建立,還需要更多思考和引入新的科技手段,比如,進一步針對教學改革的課程內容進行細化分類,理清適合翻轉課堂的部分和不適合的部分,有針對性的進行混合式翻轉課堂的教學設計;在智慧課堂的潮流下,翻轉課堂的某些環(huán)節(jié)可加入新的教學模塊如雨課堂,課上實行實時互動。“雨課堂”是由學堂在線與清華大學在線教育辦公室共同研發(fā)的智慧教學工具,能很好輔助翻轉課堂教學的進行,幫助推送教學材料,監(jiān)測學生自主學習成效性,能很好的銜接課外預習與課堂教學[5]。翻轉課堂并不能適用于所有課程[6],適合于小班制、研究式學習的一種混合教學模式,而中藥班人數一般控制在30人左右,結合中藥化學課程部分章節(jié)特點,可選取其中適合做混合式翻轉課堂的部分作為教學改革,為提高教學質量和改善教學效果做出貢獻。
參考文獻
[1]鄭君芳,賀俊崎.“微課”與“翻轉課堂”應用于生物化學教學的初步探析[J].繼續(xù)醫(yī)學教育,2014,28(11):71-73.
[2]楊斌,王以寧,任建四,等.美國大學IPSP課程混合式翻轉課堂分析與啟示[J]. 中國電化教育,2015(2):118-122.
[3]BURGESS A W,MCGREGOR D M,MELLIS C M. Applying established guidelines to teambased learning programs in medical schools: a systematic review[J]. Acad Med,2014,89(4): 678-688.
[4]李江,傅華.基于團隊合作學習的翻轉課堂模式在預防醫(yī)學教學中的操作實踐性研究[J].復旦教育論壇,2015,13(2):107-112.
[5]章蕓,劉金華.基于微課和雨課堂的分析化學課程教學初探[J].廣東化工,2018,45(3):207-365.
[6]王海青.“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理念在翻轉課堂教學模式中的實施[J].教育教學論壇,2019(30):193-195.
(收稿日期:2019-10-21?編輯:陶希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