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小學語文教學是培養(yǎng)小學生情感的重要途徑,而且情感也是語文教學的靈魂,情感教育不僅是學生語文學習的重要手段,也是教師進行語文教學的重要教學目標,因此,小學語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重視情感教育在教學中的滲透,積極探索和實踐情感教育在教學中的實施,提高學生的情感認知能力,在提高語文教學質量的同時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促進學生的健康全面發(fā)展。
關鍵詞:小學語文;情感教育;情感滲透
一、 引言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結合學生的認知能力,充分發(fā)揮情感因素的意義來熏陶和感染學生,幫助學生形成健康積極的情感態(tài)度的教學方式為情感教育。在對學生進行情感教育的過程中就離不開學生認知能力的培養(yǎng),學生的認知是產(chǎn)生情感的前提,同時情感也充實了認知的內(nèi)容,影響著認知能力的提高。在小學教學中,語文教學是培育學生情感的重要學科,而且語文學科中存在很多語言優(yōu)美,文質較美的例文,對學生情感培養(yǎng)又較大的優(yōu)勢,對學生的情感培養(yǎng)幫助較大。
二、 當前小學語文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首先,小學生在學習語文中長期處于被動的位置。傳統(tǒng)應試教育在我國開展時間比較長,當前各個階段的教學受傳統(tǒng)教學觀念的影響較大,灌輸式教學模式還充斥著各個學科的教學,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是課堂教學的絕對主體,學生在學習中缺乏表達自身觀點的機會,教師在教學中沒有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教學,導致學生長期處于被動學習的狀態(tài),導致學習效果不佳。其次,當前語文教學模式比較單一。小學生天生活潑好動,對新鮮的事物比較好奇,而且小學時期也是學生的心智發(fā)育的關鍵時期,但是在當前的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大多采取說教模式,而且單一的教學模式貫穿整個課堂,教師認為將教學內(nèi)容灌輸給學生,讓學生記憶下來,能夠應付考試就可以,導致學生的學習興趣降低,學生沒有主動參與到課堂學習中,課堂教學效率不高。最后,小學語文教學改革停留在表面形式。在當前教學改革的大背景下,小學語文教學也采取了適當?shù)慕虒W手段來進行教學改革,但是部分小學語文教師沒有理解教學改革的目的和要求,只是跟隨當前教學的形式進行教學改革,將其他各種教學改革方式套用在自身的教學中,導致教學改革停留在表面形式,對教學效果的促進作用不大。
三、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滲透情感教育的重要意義
(一)有利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在傳統(tǒng)應試教育中,教師的教學任務比較簡單和明確,就是幫助學生掌握相關的理論知識,使得學生能夠在考試的時候取得更好的成績。在傳統(tǒng)的應試教育中,學生的學習興趣比較低,在課堂學習中,多數(shù)學生采取記筆記然后在課堂結束之后強制記憶的學習方法,整個課堂的教學氛圍比較低沉,學生的學習興趣不高。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滲透情感教育,在教學中從學生的個人情緒出發(fā),降低學生對教師威嚴的壓力,拉近學生和教師之間的關系,有助于課堂教學氣氛的活躍,在輕松愉快的教學環(huán)境中,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觀能動性能夠得到調(diào)動,促進學生主動參與到課堂教學中,在課堂上也能夠集中注意力,緊跟教師的教學步伐,這樣才能夠更深入地了解課文,提高學習效率。
(二)對學生的審美素養(yǎng)提高很有幫助
在進行教材編排的時候,選擇進入教材的文章都是最符合這一階段學生的優(yōu)秀文章之一,每篇文章都是作者真情流露的表現(xiàn)。每篇文章的情感表達方式不盡相同,表達方式也有多種,有時是借物抒情,有些是情景交融,又或者是直抒胸臆,不同的情感表達方式為教師的教學提供了更為豐富的教材。學生在學習這些文章的時候,必須將自身的情感投入文章中才能夠發(fā)現(xiàn)文章的美感,才能夠在文章中發(fā)現(xiàn)美和感受美,提升自身的審美素養(yǎng)。所以,小學語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主要滲透情感教育不僅可以滿足學生的精神感官,還可以提高學生的審美素養(yǎng)。
(三)促進學生健全人格的形成
將情感教育融入小學語文教學中,有助于學生健全人格的形成。小學時期是學生人格和個性成熟的重要階段,這個時期學生的心智還未成熟,思維方式還沒有成熟,很多時候難以分清對錯,在這一時期如果學生對某件事情的看法形成,在后期很難改變這一看法。因此,這一階段對學生人格的形成特別關鍵,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重視學生情感方面的教育,而小學語文教學就是學生情感形成的重要途徑。小學語文教師在日常教學中滲透情感教育,能夠加快學生心智和人格的形成,促進學生形成健全的人格。
四、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滲透情感教育的策略分析
(一)創(chuàng)建良好的教學氛圍,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語文學科是對學生進行情感教育的科目,語文教師也是學生情感教育的主導者,小學語文教師是學生成長過程中重要的引導者和陪伴者,要將情感教育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滲透,就需要營造良好的師生關系,而且良好的師生關系也是學生對教師任課學科是否感興趣的重要因素。小學生的模仿能力比較強,教師需要注重自身的情感態(tài)度和教學行為是學生擁有健康情感態(tài)度的關鍵,學生在日常的學習中容易模仿教師的情感態(tài)度,長此以往,學生就會形成自身的情感態(tài)度。在教學中要滲透情感教育,學生需要深入課文,而小學生天生活潑好動,讓學生一直沉浸在學習中,深入學習比較困難,只有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主動參與到學習中,學生才會深入課文,發(fā)現(xiàn)語文教材內(nèi)容中的情感教育,這就需要教師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創(chuàng)設良好的教學氛圍。例如,在進行《葉公好龍》這一課文的教學時,教師可以適當在教學中滲透情感教育,可以在課堂開始前結合小學生的性格特點,讓學生初步了解這一課文的主旨之后可以采取角色扮演的教學手段,將全班學生分為幾個小組,結合小組成員對這一課文的理解,對這篇課文進行改編,可以將自身的情感帶入改編內(nèi)容之中,在活躍課堂教學氣氛的同時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情感態(tài)度。
(二)豐富教學方法,在不同教學方法中滲透情感教育
首先,教師可以創(chuàng)設生動的情感教學情景來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滲透情感教育。小學生的心智和能力都處于發(fā)育的初級階段,對復雜抽象的理論知識比較反感,在教學過程中創(chuàng)設生動的情感教學情景,不僅可以將教學內(nèi)容生動形象展示給學生,還可以使得學生在以情入境,然后由境生情的過程中得到情感教育。比如,在進行《靜夜思》這一古詩詞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從作者李白的個人履歷出發(fā),利用現(xiàn)代信息技術收集更多有關李白的人物事跡,整理,制作成視頻資料,在課堂上播放給學生看,然后在網(wǎng)上收集有關思鄉(xiāng)的曲調(diào)作為背景音樂,為學生構建生動的教學情景,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這一詩詞,學生在這樣的情景中很容易感受到作者李白的思鄉(xiāng)之情,學生在不知不覺中能夠感受到這樣詩詞中的情感所在,這樣才能夠在教學中更好地滲透情感教育。
其次,可以合理利用信息技術來豐富教學方法,促進語文教學和情感教育的結合。學習興趣是學生學習的原動力,學生的學習動機和情感的聯(lián)系緊密。小學生天生好奇,對新鮮的事物比較感興趣,教師在教學中可以很好地抓住學生這一特點進行教學,在教學中合理利用現(xiàn)代信息技術,在教學中也要重視與學生的交流,在教學中滲透情感教育。
(三)深入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
當前小學語文教材的版本雖然比較多,但是,所有的版本中的課文都是經(jīng)過層層篩選出來的,教材內(nèi)容比較多,而且教材中涉及的情感因素也比較多,還包含了一些對著名人物的贊揚和英雄事跡的歌頌,教師在教學中就要善于利用這些情感因素,對學生進行情感教育,促使學生形成正確的世界觀、價值觀和人生觀。小學階段的語文教材主要是一些基礎的語文知識,內(nèi)容比較容易理解,但是,這些教材中也蘊含了豐富的情感內(nèi)容,這需要學生和教師深入挖掘教材,將教材中的情感內(nèi)容挖掘出來,這樣才能夠在教學過程中更好地滲透情感教育。例如,在進行《小馬過河》這一故事解讀的過程中,這一故事不僅僅教導學生遇事不能夠只聽從別人的說法,需要自己親身接觸才更符合實際,這一故事中還存在情感內(nèi)容,需要教師的深入挖掘,比如小馬媽媽讓小馬去送東西,肯定知道會經(jīng)過小河,而小馬媽媽沒有直接告訴小馬能不能過去,這體現(xiàn)了成功的教育的情感內(nèi)容,文章中的情感內(nèi)容需要教師深入挖掘,這樣才可以將情感教育和日常教學緊密聯(lián)系起來。
(四)通過教師自身的情感感染學生
教師是學生學習的榜樣,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展示的健康情感是對學生最好的情感教育,教師日常的教學行為會對學生產(chǎn)生潛移默化的影響。教師需要強化自身的情感控制能力,在教學中多以一些積極、健康的情感去面對學生,通過教師自身的情感感染學生。而且教師也要深入了解課文,將教學內(nèi)容用自身豐富的語言或者是表演展示出來,為學生創(chuàng)造一個輕松愉悅的學習環(huán)境,在教師豐富肢體語言和強感染力的情感態(tài)度影響下,學生能夠形成正確的情感態(tài)度。小學生的接觸面比較窄,在學習上能夠成為小學生榜樣的一般是父母和教師,也就是教師不僅是傳授學生知識點,還是學生模仿的對象,在小學階段對學生進行情感教育,語文教學是最佳途徑,而小學語文教師的情感態(tài)度是學生形成良好情感態(tài)度的關鍵。
五、 結語
情感是人與人之間溝通的橋梁,也是通往人心靈的有效途徑,情感教育使得語文教學充滿活力,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滲透情感教育,有利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審美素養(yǎng),幫助學生形成健全的人格。教師在教學中應該重視情感教育的滲透,可以通過自身的情感感染學生,也可以創(chuàng)建良好的教學氛圍,豐富教學方法,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
參考文獻:
[1]余冬花.如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滲透情感教育[J].作文成功之路,2017,23(12):98.
[2]趙玉煥.如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滲透情感教育[J].語文學刊:教育版,2018,17(11):175-176.
[3]周昌惠.如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滲透情感教育[J].讀天下,2017,52(16):217.
[4]莊少云.如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滲透情感教育[J].當代教研論叢,2018,58(10):54.
作者簡介:
于智杰,甘肅省天水市,甘肅省天水市秦州區(qū)藉口鎮(zhèn)鐵爐中心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