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小勇
摘要:隨著中學生素質教育理念和新課改政策的不斷深入推進,初中語文學科中的名著閱讀教學部分,也逐漸拋棄了傳統(tǒng)的教學理念和落后的教學手法,以培養(yǎng)中學生語文學科的核心素養(yǎng)為主要教學目標,不斷進行教學改革與創(chuàng)新。本文將闡述在初中語文名著閱讀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教學意義,并提出切實可行的教學策略。
關鍵詞:核心素養(yǎng);初中語文;名著閱讀;教學探究
中圖分類號:G633.3 ? ? ?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992-7711(2020)02-055-1
初中語文學科的核心素養(yǎng)是指:語言建構與運用、思維發(fā)展與提升、審美鑒賞與創(chuàng)造和文化傳承與理解這四個方面。語文閱讀是中學生拓展知識層面、豐富社會閱歷、積累詞匯知識的重要學習途徑。在初中語文名著閱讀的教學中,培養(yǎng)中學生語文學科的核心素養(yǎng)十分重要。
一、在初中語文名著閱讀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教學意義
眾所周知,培養(yǎng)中學生語文學科的核心素養(yǎng),就是在提高中學生的語文學習綜合能力,促進中學生語文學習效率的有效提升。而在初中語文名著閱讀的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第一是因為名著閱讀本身就是初中語文教學內容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中學生拓展知識層面、豐富閱讀知識、激發(fā)語文學習興趣的關鍵途徑;第二是因為在初中語文名著閱讀的教學中,學生有機會大量接觸到一些高水平、高素養(yǎng)作者的文學作品,中學生通過對這些文學作品的反復閱讀,吸收其中表達的思想與觀點,進而來促進學生本身思想觀念的構建與完善,形成學生獨特的思考方式與思維特點,更能夠在潛移默化中有效培養(yǎng)中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yǎng)。因此,在初中語文名著閱讀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語文核心素養(yǎng)十分重要。
二、目前在初中語文名著閱讀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其原因
首先,初中語文名著閱讀教學長期受到傳統(tǒng)教育理念和應試教育的大環(huán)境影響,絕大部分的初中語文教師首先考慮的都是學生考試成績該如何提高,而不是如何去有效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yǎng),如何拓展學生的閱讀知識層面,給核心素養(yǎng)的教學開展帶來了較大阻礙;其次,隨著當今時代的飛速發(fā)展,網(wǎng)絡上的小說、漫畫等等充斥在當代中學生的日常生活,毫無教育意義和思想內涵的東西卻更討學生的喜歡,而蘊含許多觀念、思想的文學名著反而被放到了一邊,導致了中學生對名著閱讀學習興趣的下降;最后,當代中學生的學業(yè)負擔很重,在校期間沒有足夠的時間進行名著閱讀,大部分學生都是等回到家中后,利用碎片時間來閱讀幾頁,這樣的情況就導致教師不能及時的對學生進行閱讀指導,使得初中語文名著閱讀教學的教學效率大大降低。
三、在初中語文名著閱讀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教學策略
1.注重名著閱讀,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能力
在初中語文名著閱讀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第一步就是轉變初中語文教師的教學理念,注重對名著閱讀教學培養(yǎng),結合學生實際的學習情況與學習需求,以培養(yǎng)核心素養(yǎng)為首要教學目標。
例如:在學習《孔乙己》這一課時,教師可以通過為學生詳細介紹這篇文章的寫作背景和寫作含義,來調動學生對本篇文章的閱讀興趣,并讓學生通過對“孔乙己”和其他魯迅作品寫作手法的對比,找出魯迅先生在寫作時有哪些特點,并通過對魯迅文學作品的反復閱讀,吸取并借鑒文章中優(yōu)秀的寫作手法,來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
2.選取閱讀內容,培養(yǎng)學生的思考能力。
初中語文教師在利用語文名著閱讀教學來培養(yǎng)中學生語文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過程中,應當注重學生名著閱讀的選取范圍,因為有些學生在閱讀時僅憑自己的個人喜好,而不注重實際情況,選取一些與自身閱讀能力不符的書籍,這樣不僅不會對學生的語文學習有任何好處,反而還會浪費學生寶貴的學習時間,得不償失。因此,初中語文教師要在閱讀范圍的選取上多加甄別,并培養(yǎng)學生的思考能力。
例如:在學習《變色龍》這一課時,教師可以在學生進行閱讀之前,先向學生提出幾個問題,像“本篇文章的名字叫做變色龍,你認為這個名字起的好不好,好在哪里?”“文章中警官奧楚蔑洛夫幾次改變自己的言行和態(tài)度,思考一下這是為了什么?”讓學生帶著問題去閱讀,從而有效培養(yǎng)學生的思考能力。
3.組織話劇演出,培養(yǎng)學生的理解能力。
在利用初中語文名著閱讀教學來培養(yǎng)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過程中,還有一個簡單有效的辦法,就是由教師帶領學生,組織一場由文學名著改編的舞臺話劇表演,通過這樣的方式來增進學生對文章的閱讀理解能力。
例如:在學習“劉姥姥進大觀園”這一課時,初中語文教師就可以組織學生來排練一出舞臺話劇,學生分別扮演大觀園中的丫鬟、小姐、奶奶、太太,按照書中對劉姥姥進大觀園描寫的情景,來加入一些學生自己的理解與創(chuàng)意,在反復的排練和對文章的閱讀之后,增強學生對文學名著的理解能力。
綜上所述,在初中語文名著閱讀教學中,培養(yǎng)中學生的語文學科核心素養(yǎng),既是順應時代發(fā)展與新課程初中語文教學要求的必然選擇,也是提升當代中學生對文學名著閱讀興趣的最佳途徑。
[參考文獻]
[1]馮大舟.部編初中語文教材文學名著閱讀教學體會[J].中學語文教學參考,2018(24).
[2]寶莘.初中語文名著閱讀教學現(xiàn)狀及對策[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9.
(作者單位:甘肅省平?jīng)鍪袥艽h玉都中學,甘肅 平?jīng)?744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