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云芳
摘要:閱讀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在閱讀教學過程中,學生可以通過閱讀學習積累知識、拓寬視野,在學習過程中慢慢培養(yǎng)對事物的認知能力,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當前,許多教師開始意識到閱讀教學的重要性,但是傳統的閱讀教學模式無法滿足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需求,這就要求教師要積極轉變閱讀教學理念,開展個性化閱讀,在個性化閱讀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興趣,提高閱讀能力。本文就當前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現狀展開分析,提出了個性化閱讀的有效實施策略,僅供參考。
關鍵詞:小學語文;個性化閱讀;閱讀習慣
中圖分類號:G633.33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992-7711(2020)09-0086
個性化閱讀是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不懈追求,由于缺乏對個性化閱讀的深度理解,許多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往往沿用傳統的教學模式,忽略了學生在學習中的直接感受。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教師在實踐教學過程中往往樂于嘗試一些新的教學方式,知識經濟時代創(chuàng)新能力是學生必備的,基本素質和個性化閱讀則可以結合學生實際情況培養(yǎng)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從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效果的角度來看,個性化閱讀摒棄了傳統教學模式下學生參與度不高的缺點,優(yōu)化了學生閱讀學習體驗,作為小學語文教師,必須積極探索個性化閱讀教學的開展方式。
一、當前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現狀
在傳統教學模式的影響下,許多教師應試教育思想嚴重,認為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就是為了提高學生解題能力,幫助學生掌握閱讀技巧,因此出現注重教學結果而忽略學習過程的情況。在錯誤的閱讀教學理念的影響下,許多教師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過程中,采用“填鴨式”的教學方式,將教學參考和備課的內容完整地讀給學生,一味地向學生灌輸知識,卻忽略了學生的學習體驗,甚至于直接為學生傳授解題思路和固定公式。在缺乏趣味教學的環(huán)境下,學生只能被動接受知識,無法有效提高閱讀能力,而教師過分注重結果也導致與學生之間的關系不夠和諧融洽,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課堂氣氛無比沉悶。
《新課程標準》明確強調了學生在小學語文學習過程中的主體地位,但是部分教師對《新課程標準》理解不夠深刻,忽略了學生在閱讀學習中的主體作用,錯誤地認為凸顯教學主體就是將課堂完全交給學生,于是出現課堂混亂的情況。許多學生在教師的鼓勵下積極表達看法,這樣的課堂看似無比熱鬧,但是卻偏離了教學本身的目的,個性化閱讀不是讓學生在課堂上釋放天性,而是在教師的引導下,讓學生懂得如何自主學習,如何選擇恰當的閱讀內容,以及掌握相應的閱讀技巧。
二、個性化閱讀的有效實施策略
1.設置問題引導,讓學生自讀自悟
小學語文閱讀課堂是學生閱讀能力培養(yǎng)的重要渠道,也是個性化閱讀開展的重要平臺。教師應當利用課堂教學時間幫助學生梳理相關的閱讀知識,在教學開始之前,由教師進行基礎知識的講解,在學生把握基本的文章脈絡之后,教師應當結合學習內容選擇恰當的問題對學生進行引導,使學生在教師設置的問題導向上開展自讀自悟的學習活動,以此實現個性化閱讀。比如,在學習部編版小學語文《肥皂泡》一課的過程中,教師講解完基礎知識之后,應當讓學生進行自主閱讀,從多個角度展開閱讀思考。教師可以試問:“同學們自由閱讀課文,讀完之后告訴老師如何制作肥皂泡可以嗎?”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能夠積極投入到閱讀學習中。而在自由閱讀和自由思考時,教師也應關注學生的動態(tài),給學生充分的空間。在問題導向下,學生的閱讀方向更加明確,而閱讀過程又給了學生個性化空間,這是實現個性化閱讀教學的有效保證。
2.豐富閱讀資源,讓學生自主選擇
閱讀素材是小學語文個性化閱讀有效實施的重要保障,結合學生實際情況與教學內容,選擇恰當的閱讀素材至關重要,這就要求教師要緊密結合學生實際情況,從學生所處的環(huán)境和個人閱讀能力的角度進行分析,為學生挑選恰當的閱讀素材,以豐富學生的個性化閱讀選擇,提高個性化閱讀教學效果。比如,在學習部編版小學語文《守株待兔》一課后,教師可以就寓言故事這一文體為學生進行教學分析,使學生充分明確寓言的特征以及寓言故事的分類。在此基礎上,教師還可以為學生選擇和推薦相應的課外閱讀素材,如國外的寓言故事集《伊索寓言》,讓學生選擇感興趣的內容進行自主閱讀。同時,教師也應對課外個性化閱讀進行恰當監(jiān)督,定期舉行相應的閱讀分享活動,讓學生對自身所讀的故事進行分享。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的閱讀學習方向更加明確,個性化閱讀實施得到保障。
3.優(yōu)化閱讀評價,引導學生養(yǎng)成個性化閱讀習慣
科學的教學評價是提高個性化閱讀教學效果的重要保障,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擯棄傳統教學模式下“唯成績論成敗”的教學評價思路,注重個性化閱讀的過程,引導學生養(yǎng)成個性化閱讀習慣。具體而言,教師要在課堂教學中對學生進行引導,在學生回答相關個性化閱讀學習的問題之后,對學生的情況進行分析,科學地作出評價。教師應多用鼓勵和贊美的語言幫助學生解決個性化閱讀學習中存在的問題,多傳授個性化閱讀方法,培養(yǎng)學生個性化閱讀習慣,樹立其終身閱讀的意識。
總而言之,小學語文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必須注重個性化閱讀的作用,通過科學引導幫助學生開展個性化閱讀活動,以提高學生閱讀學習效果。在實踐教學中,教師要從當前的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現狀展開思考,從實際教學經驗中總結科學的教學方式,設置問題引導讓學生自讀自悟,豐富學生閱讀資源,讓學生能夠自由選擇想學習的內容。唯有如此,學生的個性化閱讀才能有效展開,學生才能在個性化發(fā)展中完善自我,從而實現全面發(fā)展。
參考文獻:
[1]王丹.探究小學語文個性化閱讀教學的有效策略[J].學周刊,2016(26).
[2]王甲梅.小學語文個性化閱讀教學中存在的“病癥”及其“診療”方法[J].內蒙古教育(職教版),2015(12).
(作者單位:甘肅省天水市建設路第三小學74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