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課后作業(yè)不僅是學生堂課學習活動的延伸,也是檢驗學生學習成果的有效途徑。所以,在新課程改革下,高中英語教師要充分認識到課后作業(yè)的重要性,通過趣味性強、多樣化的作業(yè)來激發(fā)學生的興趣,調動他們的積極性,從而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記憶,促使英語學習能力與綜合素養(yǎng)的提升。此外,課后作業(yè)有效性設計還可以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率,獲得良好的教學效果。故此,本文對高中英語課后作業(yè)有效性進行探討,以供教師參考。
關鍵詞:高中英語 ? 課后作業(yè) ? 有效性
以往的高中英語教學中,教師布置作業(yè)的方式大多圍繞教學內容,或是讓學生完成練習冊中的相關習題,沒有結合課堂教學內容和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情況進行適當的拓展。這種缺乏靈活性與趣味性的作業(yè)布置方式存在嚴重的弊端,一方面,學生只是為了完成老師布置的任務,容易出現應付、抄襲等現象,無法起到實質性作用;另一方面,單調的作業(yè)布置形式與新課程理念背道而馳,無法獲得滿意的教學成效。鑒于此,教師在布置課后作業(yè)時,應綜合教學內容、學生學習情況以及設計理念等方面的內容,同時還要滲透趣味性元素,以激發(fā)學生的熱情,提高課后作業(yè)有效性。
一、分層次設計作業(yè)
高中英語教師在設計課后作業(yè)時,要改變“一刀切”的設計方式,在考慮學生共性的基礎上,還要尊重他們之間存在的差異,如學習能力、理解能力和認知能力等,然后從實際出發(fā),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則,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布置具有針對性的課后作業(yè)[1]。只有這樣,才能增強每一個學生的學習信心,使他們享受獨立完成作業(yè)的過程,從而提高整體學習質量,獲得良好的教學成效。
(一)作業(yè)量分層
教師在布置課后作業(yè)時要以學生的實際情況為切入點,對作業(yè)量進行適當的增加或減少。例如,在“The Olympic Games”教學任務結束后,教師要以學生在課堂中的表現及對知識的掌握程度為基準,為不同層次的學生布置不同的作業(yè)量。對于后進生來說,他們對單詞記憶速度較慢,面對單詞表中的單詞和課上學習的重點短語會存在或多或少的恐懼心理,這時,教師要適當減少單詞個數,以每天10個單詞為1組,讓學生進行理解和記憶;對于中等生來說,他們對“一般將來時的被動語態(tài)”相關語法理解較為薄弱,如“Only athletes who have reached the agreed standard for their event will be admitted as competitors.”相關句型。這時,教師可以將布置作業(yè)的重點放在語法練習上,并將與語法相關的動畫視頻上傳到班級學習平臺中,讓學生自行下載練習;對于優(yōu)秀生來說,教師應嚴格要求,不僅要熟練掌握重點短語和句型,還要讓學生對所學內容做系統(tǒng)性的總結,通過增加練習量等方式提高英語成績與學習能力。
(二)作業(yè)難度分層
因為每個學生的理解能力,對英語知識的認知能力存在明顯差別,所以教師在設計課后作業(yè)時,可以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制定不同的教學目標,為學生布置與自身發(fā)展相適應的作業(yè)[2]。例如,在《The million pound bank note》閱讀練習中,可以讓基礎一般的學生練習簡單的習題,并跟隨錄音復述文章中內容;而成績優(yōu)秀,對英語學習有著濃厚興趣的學生,可以讓他們通過話劇表演的形式加深對文章的理解和認知。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在課下與小組成員共同研究文章內容,然后通過情景表演的形式進行呈現,為提高學生的參與度,文章中的旁白部分要讓基礎一般的學生閱讀。通過這種趣味性的作業(yè)形式,能夠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提高他們的學習質量與學習效率。
二、作業(yè)的趣味性設計
正如美國教育家布魯諾所言:“學習的最大動力乃是對所學材料的興趣”。學生只有對學習產生興趣,才會主動參與到和學習內容有關的全部活動中,并且學有所獲。然而,在當前的高中英語教學中發(fā)現,受應試教育的影響,教師將提升學生的英語成績放在首位,大搞“題海戰(zhàn)術”,讓學生完成一本本練習冊、一套套英語試卷。這種課后作業(yè)布置形式不僅會增加學生的學習負擔,還會使學生產生厭煩感,對英語學習“避而遠之”。故此,教師在設計課后作業(yè)時要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將提升學生的英語成績視為一方面,另一方面則要通過多種多樣的課后作業(yè)形式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發(fā)展他們的英語素養(yǎng)[3]。
(一)探究式作業(yè)
在新課程改革理念下,教師應改變“閉關鎖國”的思維定勢,將課堂教學內容或課后作業(yè)進行拓展,與生活實際相聯系,或是通過多種多樣的實踐活動開展相關工作。比如,課前5分鐘為學生提供展示自我的機會,可以是演講、背單詞、唱英文歌;課后為學生提出具有探索性的問題,讓他們通過搜集資料、小組討論等方式進行解決,還可以預習新知,利用課外資源了解多樣化的知識,為課堂教學的順利進展奠定基礎。例如,在“Healthy eating”教學任務結束后,為幫助學生鞏固所學內容,使他們養(yǎng)成良好的飲食習慣,教師可以提出如下問題:“How do you keep healthy?”“Do you eat a healthy diet?”“What kind of diet do you think healthy?”然后讓學生結合生活實際或相關資料制定健康飲食方案。在“The United Kingdom”單元教學中,可以讓學生事先整理與英國相關的信息,如名勝古跡、歷史事件、政治文化以及體育項目等,然后在課堂教學中鼓勵學生就自己搜集的資料發(fā)表意見,表明看法。富有新意和趣味性的課后作業(yè)形式在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調動他們積極的同時,還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自在探究意識和學習能力,發(fā)展他們的英語素養(yǎng)。
(二)創(chuàng)意型作業(yè)
在高中英語教學中,教師除了要設計探究式的作業(yè)外,還要設計具有創(chuàng)意性的作業(yè),以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與創(chuàng)造能力[4]。例如,在“Life in the future”教學中,教師可以讓學生結合所學知識,寫一篇與未來生活有關的英語作文,或是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力,以未來科技為主題畫一幅畫。在“Body language”教學任務結束后,可以讓學生設計屬于自己的肢體語言。基于這種課后作業(yè)設計方式, 不但能夠加深學生的學習印象,提高作業(yè)的完成質量,還能夠提升學生的想象力與創(chuàng)造力。
(三)展示型作業(yè)
高中英語教學的目的不僅僅是提高學生的英語成績,為日后的高考奠定基礎,還在于鍛煉他們的口語能力和語言運用能力,發(fā)展英語素養(yǎng)。因此,教師在布置課后作業(yè)時,除了要考慮學生的知識掌握程度與運用能力外,還要從聽、說、讀、寫等方面加深拓展學習內容,通過情景表演、對話練習等方式設計課后作業(yè)。例如,在“Wildlife protection”教學中,教師可以讓學生就教學內容發(fā)表自己的看法,并在課下寫出“野生動物保護倡議書”,然后以演講比賽的形式檢查學生的完成情況。在這種情況下,不僅能夠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記憶,使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得到鍛煉,還可以讓他們認識到保護野生動物的重要性,提高他們的資源保護意識。
三、作業(yè)量的設置
受應試教育的影響,高中生有著較大的學業(yè)壓力和學習負擔。在課堂中,他們要跟隨老師的思路學習新知,整理筆記,在課下或回到家中,還要完成各個學科的練習題,沒有一點空余時間。事實上,這種課后作業(yè)布置方式等于做無用功,學生只是機械性的完成老師布置的任務,他們的大腦在長時間的思考和學習下已經處于“停工”狀態(tài),無法繼續(xù)接受習題傳遞的各種各樣的知識。針對上述情況,教師在改變作業(yè)設計形式的同時還要適當減少作業(yè)量,必要時還應與其他學科的教師進行有效溝融,共同研究科學合理的作業(yè)布置形式,以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提高他們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5]。
四、結語
綜上所述,在高中課程教學中,英語作為其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的提升和英語素養(yǎng)的發(fā)展有著積極的促進作用。因此,教師在開展教學活動時,除了要注重重點知識的講解與引導外,還要重視課后作業(yè)的設計,通過多樣化的作業(yè)設計形式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和積極性,讓他們在完成作業(yè),鞏固知識的同時,還可以提高自身的理解能力、創(chuàng)新能力和想象能力,為日后的學習與發(fā)展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龐冉.高中英語課后作業(yè)有效性探討[J].新課程(下),2018,(21):201-201.
[2]馮加明.新課程背景下高中英語課后作業(yè)的有效性研究[J].考試周刊(上旬),2013,(66):116-116.
[3]沈學軍.課堂的回音——淺談高中英語課后作業(yè)設計的有效性[J].英語畫刊(高級版),2017,(14):188-190.
[4]李小清.高中英語課外作業(yè)布置的有效性研究[J].英語廣場:學術研究,2018,(41):302-303.
[5]李璇.對高中英語課外作業(yè)布置的有效性研究[J].新課程(下),2018,(05):221-223.
(作者簡介:陳麗英,本科,長春大學畢業(yè),教師,一級教師,單位:吉林省洮南市第一中學,研究方向為英語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