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玉嬌
摘 要:語文新課程標準中提出語文教學的目標之一,便是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而課前預習習慣的培養(yǎng)則是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重要途徑。下面,筆者將從培養(yǎng)學生預習興趣、明確課前預習任務和適時指導教學方法等方面出發(fā),淺談如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預習習慣。
關鍵詞:小學語文;預習習慣;預習興趣;預習任務;預習能力
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預習習慣,能夠為教師的課堂教學和學生的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因此,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應該加強教學的引導,努力幫助學生學會預習,增強他們對將要學習內(nèi)容的了解,從而有效提高他們的自主學習能力,促進他們語文素養(yǎng)的提升。
一、加強教師教學引導,培養(yǎng)學生預習興趣
預習是學生進行課堂學習的重要前提,然而在傳統(tǒng)的教學中,教師卻往往忽視學生的主體地位,沒有給予他們充分的預習空間和時間。因此,在新時期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就應該積極發(fā)揮自身的引導作用,從而有效激發(fā)學生進行課前預習的熱情。
例如,在教學生進行《草船借箭》一課的預習時,教師首先可以引導學生思考故事發(fā)生的背景、主要人物和內(nèi)容,如可以引導學生簡單閱讀《三國演義》這本書或觀看《三國演義》的電視劇,使學生對波瀾壯闊的三國歷史背景和諸葛亮、周瑜、魯肅、曹操等歷史人物有初步的認知。其次,教師可以引導學生自主地閱讀課文內(nèi)容,初步學習本課中的“商議、都督、委托、支援”等生字詞,并掌握上述字詞的讀音和寫法。同時,教師也可以引導學生思考諸葛亮草船借箭成功的原因,理清文章敘述的主要順序、分清事情發(fā)生的前因后果。最后,為了進一步激發(fā)學生進行課前預習的興趣,教師還可以引導學生利用平板電腦等工具對課文內(nèi)容進行有聲的閱讀,引導學生在課下觀看草船借箭的視頻片段等。這樣,教師通過營造視聽結合的背景,就能有效吸引學生學習《草船借箭》的注意力,激起他們進行課前預習的興趣。
二、根據(jù)教學內(nèi)容要求,明確課前預習任務
很多學生在進行課前預習的時候,往往不知道怎樣開展,導致預習效果不高。因此,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就可以通過設置適當?shù)恼n前預習任務,明確學生進行課前預習的目標,從而使他們能夠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養(yǎng)成良好的課前預習的習慣。
例如,在教學生進行《桂花雨》一課內(nèi)容的預習時,教師首先可以明確學生預習生字詞的目標,如會認和寫“籮、杭、懂、蘭”生字,掌握“桂花、木蘭花”詞語等內(nèi)容。在此過程中,教師應該教導學生學會使用工具書,對于上述生字詞讓學生自主通過使用工具書的方式標出讀音,并將查到的生字詞的筆畫和含義等內(nèi)容標注在筆記本上,從而實現(xiàn)生字詞的有效積累。其次,教師還可以激發(fā)學生積極的思維,促進他們理解課文中表達的思鄉(xiāng)感情。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學習和背誦課文中父親所寫的詩,從而促進學生體會作者對童年生活的留戀以及對家鄉(xiāng)的懷念。同時,教師在引導學生閱讀課文時,應該讓學生進行課文內(nèi)容的反復閱讀,而不是淺嘗輒止。最后,教師還可以推薦給學生一些表達思鄉(xiāng)的古詩詞,或推薦學生朗讀現(xiàn)代詩《鄉(xiāng)愁》,從而進一步深化學生對課文內(nèi)容和情感的認知,提高學生課前預習的效果。
三、適時指導教學方法,提高學生預習能力
除了激發(fā)學生預習的興趣和明確預習任務,教師教給學生預習的方法也很重要。因此,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就可以根據(jù)學生的情況進行因材施教,使學生能夠選擇適合自身的預習方法,從而促使他們在實踐過程中不斷地提升自身的預習能力。
例如,在教學生進行《威尼斯的小艇》一課的預習時,教師就可以采取因材施教的方法。如對于學生基礎較差的學生,教師就可以重點引導他們學習本課中的生字和新詞,并且?guī)椭麄儗W會使用工具書來理解課文中的重點詞語。同時,教師還可以讓學生根據(jù)自身的情況自主出題,從而使他們在習題練習的過程中提高其自身的識字能力。其次,對于學生成績較好的學生,教師則可以對他們的預習過程提出更高的要求。如,教師可以引導這部分學生通過抓住課文中重點句子的方式,了解威尼斯小艇的特點,以及船夫高超的駕駛技術等等。同時,教師還應該引導學生學會大膽的質(zhì)疑和思考,如“想一想威尼斯的小艇是什么樣的?”“坐在威尼斯的小艇中有什么樣的感受”“從文中哪里能看出船夫技術的精湛?”等等,從而有效促進他們深入理解文章的內(nèi)涵。這樣,教師通過根據(jù)學生的學習水平、知識基礎等指導學生進行不同方式的課前預習,就能有效促進學生預習能力的提升。
總之,預習是學生自主學習的重要方式,對于增強他們的課堂學習能力有著重要的作用。因此,小學語文教師應該充分利用自身的引導作用,努力激發(fā)學生進行課前預習的興趣,培養(yǎng)他們進行課前預習的習慣,從而達到提高課堂教學質(zhì)量的目標。
參考文獻:
[1]任宏.學生自主預習習慣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培養(yǎng)[J].新課程(小學),2017(6).
[2]周萍.淺談如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預習習慣[J].神州,2016(35):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