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澤云
【摘 要】隨著信息技術的高速發(fā)展,信息技術被廣泛的運用進小學數學課堂,使小學課堂教學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通過信息技術可以使抽象的數學概念變得形象直觀,且使枯燥乏味的數學知識變得豐富多彩,讓學生從以往的苦學轉變?yōu)闃穼W,充分激發(fā)了學生自主學習數學的情感,在一定程度上將學生的綜合能力提升了上去,從而推動數學課堂穩(wěn)步扎實的推進。
【關鍵詞】小學數學;信息技術;課堂教學
隨著信息技術走進了千家萬戶,走進了我們所生活的各個角落,對社會上各個行業(yè)都帶來前所未有的發(fā)展機遇。在信息技術的大背景下,我們的數學教學課堂更要跟上時代發(fā)展的潮流,積極引入信息技術,豐富數學課堂教學。信息技術集圖像和聲音以及視頻為一體,通過有效的利用信息技術輔助教學能夠強烈刺激學生的視覺,激活學生獲取知識的主動和熱情,拓展學生的視野和思維。所以,巧用現(xiàn)代信息技術豐富數學課堂教學能夠在一定程度上調動學生學習的濃厚興趣,將數學知識化繁為簡,化難為易,豐富數學教學課堂。
一、現(xiàn)代信息技術在小學數學課堂上的應用優(yōu)勢
隨著時代的進步與發(fā)展,現(xiàn)代信息技術不斷的應用到我們的各行各業(yè),在教育中對信息技術的應用也不斷發(fā)展起來。眾所周知我們傳統(tǒng)的數學教學中教師只是一味的將書本上的知識灌輸給學生,這種填鴨式的教學方式很難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更甚者還會出現(xiàn)抵觸心理。但是小學這個時期的學生具有非?;钴S的思維,他們正處于創(chuàng)造力和想象力都很豐富的時期,教師在日常教學的過程中需要打造趣味十足的數學課堂,利用多樣化的教學方式活躍課堂氛圍,讓學生帶著濃厚的興趣積極參與進課堂學習中。而現(xiàn)代信息技術正是充當了這樣的媒介。如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可以充分利用現(xiàn)代信息技術下的多媒體這一產物充當教學工具輔助教學,使得數學教學更加形象生動化,不斷活躍課堂氛圍,由此不但可以提升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使學生注意力長時間集中到課堂學習中,同時還可以改善數學教學環(huán)境,優(yōu)化教學和提升教學質量。
二、巧用現(xiàn)代信息技術豐富數學課堂教學的具體策略
(一)運用現(xiàn)代化信息技術,激發(fā)學生的興趣
興趣是促使學生更好學習的先驅動力,沒有興趣的情況下學習是非??菰锏模挥性谂d趣的驅使下學生才能積極主動的參與進數學課堂教學中。小學生本來受年齡影響思維側重于形象思維,在加上抽象的數學概念理論知識,很難使學生注意力長時間集中到數學課堂學習中。在這樣實際的局面中利用信息技術輔助數學教學能夠增加課堂教學的趣味性,能夠使學生更積極的參與進數學課堂學習中,從而全面提升小學數學課堂效率,在根本上改善學生學習數學的態(tài)度。比如在進行教授四則運算的過程中,教師完全可以利用信息技術為學生構建出生動的情境。如,教師可以讓學生在課堂上打開班班通上的淘寶網,在上面搜索褲子,隨意選擇其中一家店鋪,里面的各種各樣的褲子都有,除了褲子之外還有上衣,其中褲子的價格為43元,而上衣的稍微貴了一些是52元,這個時候教師可以向學生提出問題,如果在這家店鋪買兩條褲子和一件上衣,那么我們應該付給店家多少錢呢?根據教師創(chuàng)設出來的情境,學生的興趣瞬間被調動了起來,然后紛紛迫不及待的計算,先將兩件商品的價格進行分別計算,最后將他們加到一起,這個時候教師可以接著引導他們,你們現(xiàn)在是分步計算,那如果是綜合計算呢,應該使用什么樣的方式呢?受到教師的引導,學生很容易想到先利用乘法計算,然后在使用加法計算的辦法,在這樣的計算過程中學生很容易發(fā)現(xiàn)分步計算與綜合計算各自獨到的特點,都是需要先將兩個商品的價格算出來,最后將價格加到一起。這樣很容易使學生理解在計算公式的時候要先計算乘法在計算加法。
(二)借助現(xiàn)代化信息技術,化解教學的難點
數學這門課程具有非常強的抽象性,學生在學習的時候很難真正掌握知識的本質,所以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可以利用信息技術輔助教學,將難以理解的數學知識轉化為直觀的形式展現(xiàn)在學生面前,讓學生更容易掌握數學知識中的重難點。小學教材中的一些定理和公式學生理解起來具有一定的難度,利用信息技術可以化難為易,使學生思維得到拓展。比如在教學圓的面積這節(jié)知識的時候,教師可以先引導學生想象一下以往所學的平行四邊形和三角形的面積公式,讓學生明白轉化的意義,這個時候教師在利用提問的方式引導,你們能夠用所掌握的知識來推導出圓的面積公式嗎?經過前面的引導,學生紛紛嘗試怎么將圓轉化成平行四邊形,有的學生認為圓是可以轉化為長方形,而有的學生則覺得可以轉化為其他圖像,這個時候教師可以讓學生拿出手中的等分工具,動手拼接,從而觀察可以轉化為什么樣的圖形。因為如果想要將圓拼接成近似的四邊形,等分的數量還是有限的,學生很難感知,這個時候就可以利用信息技術來演示整個過程,學生很容易就會發(fā)現(xiàn)等分的分數越多,那么所拼出來的圖形越與長方形接近,從而順利的將圓的面積計算公式推導出來。
(三)巧用信息技術的承載功能,滿足多樣化的需求
小學生已經具備了一些生活經驗,因此在開展數學探究的時候,我們可以激發(fā)學生原有的生活經驗和數學潛力,在新課標中也明確指出學生學習數學要更貼近于生活,有意義并富有挑戰(zhàn)性,而呈現(xiàn)的內容要采用不同的表達方式,以滿足學生多樣化的學習需求。比如在教學克和千克這節(jié)知識的時候,我先借助信息技術為將一段與克和千克相關的小故事播放給學生觀看,當學生觀看完之后,已經初步認識了克與千克之間的關系,充分體會到質量單位是與我們日常生活分不開的,是在生活中經常用的一個數學概念,在實際教學中我在一個班級中利用播放動畫片的方式講解這節(jié)知識內容,在另一個班級中利用講故事的方式來講解這節(jié)知識內容,兩個班級最后的效果完全不一樣,前者的教學效果明顯要好于后者。通過信息技術輔助教學拉近了數學與生活之間的距離,不但提升了學生靈活運用數學知識的能力,還能提升課堂教學效率。
(四)巧用信息技術,優(yōu)化小學數學問題解決教學
數學是一門實踐性非常強的學科,通過學習數學可以使學生更好的利用所學知識解決日常生活中的問題,因此,教師在日常教學中必須重視培養(yǎng)學生的問題解決能力。所以,在信息技術的大浪潮中,教師在日常教學的過程中通過多媒體課件的直觀性,創(chuàng)設豐富多彩的問題情境,從而調動學生學習的濃厚興趣,培養(yǎng)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比如,《買玩具》,這節(jié)課是在學完小數的意義和整數乘法之后引導學生探索簡單的一位小數乘整數的計算方法與算理。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教學工具向學生展示文具店購物的圖片,小紅媽媽的文具店中一支鉛筆是0.4元一塊橡皮是0.3元,小剛在這個文具店里想要買3支鉛筆和4塊橡皮……這個時候教師可以根據課件對學生提出一系列的數學問題,學生有的可能會問如果買5塊橡皮是多少錢,買4支鉛筆是多少錢,如果買了5塊橡皮和4支鉛筆又是多少錢?當學生提出問題之后,教師可以組織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嘗試解決問題。通過小組的討論將會得出很多解決辦法,有的學生會利用加法的計算方式來計算這個問題,還有的學生會利用乘法的公式來計算這個問題,在這樣的學習過程中學生會運用多元化的方式解決問題,同時在這樣的過程中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巧用現(xiàn)代信息技術豐富數學課堂教學不但是順應時代發(fā)展的需求,更是實踐新課標理念的要求。因此我們在教學的過程中要科學合理的運用信息技術,調動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主動積極的參與進數學課堂教學中,促進學生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發(fā)展,使以往死氣沉沉的數學課堂變得豐富多彩,最終將課堂教學效率有效提升上去,不斷提升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yǎng)。
【參考文獻】
[1]徐恩慧,周貝妮,徐章韜.信息技術支持下師范生教學設計之路探微——以數學教學為例[J].教師教育論壇,2016(09)
[2]溫克梅.以信息技術為依托 構建小學數學高效課堂[J].中國校外教育,2018,(35)
[3]陳朋.巧用信息技術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效果[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8(14):102
[4]龍山,艾光濤.現(xiàn)代信息技術在小學教學中的運用研究[J].北師大教育研究網,2017(5):25-26
(福建省泉州市惠安縣赤石小學,福建? 泉州? 362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