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玉婷
【摘要】習近平高度重視學校的德育教育,其在多種場合的談話,豐富了馬克思主義倫理道德思想,成為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文章仔細梳理了近年來習近平在各種場合的講話和談話,從中概括出了習近平豐富的德育思想,其呈現(xiàn)出明顯的階段銜接性和層次性特征。學習和研究習近平的德育思想具有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
【關(guān)鍵詞】習近平;德育教育;階段銜接性;層次性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德育思想是對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fā)展觀的繼承和發(fā)展,是馬克思主義倫理道德中國化最新成果,是以習近平為核心的黨中央根據(jù)新時代中國改革開放的偉大實踐而逐漸提煉出來的德育思想的結(jié)晶。其主要觀點和思想散見于習近平在不同場合的多種講話及談話中。如果仔細梳理習近平關(guān)于德育的各種論述,就不難發(fā)現(xiàn)其關(guān)于德育教育的思想呈現(xiàn)出鮮明的“二性”特征,即德育教育的階段銜接性和層次性特征。
一、習近平關(guān)于德育教育的階段銜接性特征的論述
習近平德育思想的形成經(jīng)歷了一個過程,大致來說有四個階段。
1.習近平德育思想的孕育階段(2012年11月—2014年2月)。他明確提出了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這是其在北京參觀偉大復興展時首次提出來的。爾后這一思想日漸成熟,成為鼓勵國人的遠大理想。
2.習近平德育思想的升華階段(2014年2月—2016年12月)。他明確提出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習近平在第十八屆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體學習時的講話中首次指出,后來將24字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寫進黨的十八大的政治報告中,成為全黨和全國人民的思想寶典。
3.習近平德育思想的完善階段(2016年12月—2017年10月)。習近平在主持中共十八屆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七次集體學習時談到法治與德治的辯證關(guān)系,完善了馬克思主義的德育思想。
4.習近平德育思想的最終形成階段(2017年10月—2019年3月)。在黨的十九大政治報告中,習近平全面闡述了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深刻內(nèi)涵和基本方略,將堅持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納入其中,標志著習近平德育思想的最終形成。
在習近平豐富的德育思想中,關(guān)于學校的德育教育的論述占據(jù)較大的比重。
習近平高度重視德育教育的階段銜接性特征,主張德育教育要充分考慮教育對象的差異性,對不同學習階段的學生有不同的要求,從而為學校的教育工作者指明了德育教育的方向。
2014年5月30日,習近平在北京市海淀區(qū)民族小學召開的座談會上的講話中明確指出:“少年兒童如何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呢?應該同成年人不一樣,要適應少年兒童的年齡和特點。我看,主要是要做到記住要求、心有榜樣、從小做起、接收幫助?!盵1]他認為,要在少年兒童中培育起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家庭、學校、少先隊組織和全社會都有責任。2015年6月1日,習近平在會見中國少年先鋒隊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代表時寄語全國各族少年兒童:“世界上最難的事情,就是怎樣做人、怎樣做一個好人。要做一個好人,就要有品德、有知識、有責任,要堅持品德為先?!?/p>
2019年3月18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上的講話強調(diào),要實現(xiàn)全程全員全方位地育人,在大中小學循序漸進地、螺旋上升地開設思想政治理論課非常必要,是培養(yǎng)一代又一代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保障?!皟和A段對人的思想、品德和成長起著基礎(chǔ)性作用,我們要從小培養(yǎng)孩子們愛祖國、愛家庭、愛科學、愛和平的價值觀,培養(yǎng)孩子們的優(yōu)秀品德和良好習慣,培養(yǎng)他們獨立自主、勤奮堅毅的人格特質(zhì)?!?/p>
而對中學生有何要求?習近平認為,中學階段是孩子們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形成的重要階段,思政課在教學內(nèi)容和方式上要和小學大學做一體化設計,做到承上啟下。
習近平對大學生更是給予了滿腔的關(guān)懷和殷切的希望。2014年5月4日,他在北京大學師生座談會上提出了著名的“人生扣子論”,對青年人價值觀的培養(yǎng)很有啟迪意義。他說:“青年的價值取向決定了未來整個社會的價值取向,而青年又處于價值觀形成和確立的時期,抓好這一時期的價值觀養(yǎng)成十分重要。這就像穿衣服扣扣子一樣,如果第一??圩涌坼e了,剩余的扣子都會扣錯。人生的扣子從一開始就要扣好?!盵2]他勉勵大學生:“有信念、有夢想、有奮斗、有奉獻的人生,才是有意義的人生。當代青年建功立業(yè)的舞臺空前廣闊、夢想成真的前景空前光明,希望大家努力在實現(xiàn)中國夢的偉大實踐中創(chuàng)造自己的精彩人生?!?/p>
二、習近平關(guān)于德育教育的層次性特征的論述
習近平德育思想的另一個特征是德育教育的層次性,表現(xiàn)在德育教育內(nèi)容的層次性和對不同職業(yè)人員的層次性要求兩個方面。
弘揚和遵守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美德是最基礎(chǔ)的要求,也是做好德育教育工作的基本前提。
2013年9月26日,習近平在會見全國道德模范及提名獎獲得者時的講話中指出:“精神的力量是無窮的,道德的力量也是無窮的。中華文明源遠流長,孕育了中華民族的寶貴精神品格,培育了中國人民的崇高價值追求。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的思想,支撐著中華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傳,今天依然是我們推進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的強大精神力量。”[3]中華文明綿延數(shù)千年,有其獨特的價值體系,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已經(jīng)成為中華民族的基因,植根在中國人內(nèi)心,其蘊含的思想道德資源成為涵養(yǎng)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源泉。
當然,當我國社會進入了改革開放的新時代,僅靠傳統(tǒng)美德規(guī)范人們的行動還不夠,還要遵循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使其成為全體公民的道德規(guī)范和行為準則。
核心價值觀在一定的社會文化中是起中軸作用的,是決定文化性質(zhì)和方向的最深層次要素,是一個國家重要的穩(wěn)定器。習近平指出:“人類社會發(fā)展的歷史表明,對一個民族、一個國家來說,最持久、最深層的力量是全社會共同認可的核心價值觀?!盵4]黨的十八大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概括為“24字”方針,把涉及國家、社會、公民三個層面的價值要求融為一體。習近平指出:“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凝魂聚力,更好構(gòu)筑中國精神、中國價值、中國力量,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提供源源不斷的精神動力和道德滋養(yǎng)。”[5]
在核心價值觀里,愛國主義處于最高地位,不可動搖。習近平一再強調(diào):“必須把愛國主義教育作為永恒主題。要把愛國主義教育貫穿國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設全過程。要深化愛國主義教育研究和愛國主義精神闡釋,不斷豐富教育內(nèi)容、創(chuàng)新教育載體、增強教育效果?!盵6]
加強共產(chǎn)主義理想和信念教育是習近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德育思想的最高境界,也是人們的價值追求。
習近平指出:“不忘初心,方得始終。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對社會主義和共產(chǎn)主義的信念,是共產(chǎn)黨人的政治靈魂,是共產(chǎn)黨人經(jīng)受住各種考驗的精神支柱。只有理想信念堅定的人,才能始終不渝、百折不撓,不論風吹雨打,不怕千難萬險,堅定不移為實現(xiàn)既定目標而奮斗。今天,每一個共產(chǎn)黨員都要做共產(chǎn)主義遠大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的堅定信仰者、忠實實踐者,為實現(xiàn)“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英勇奮斗?!盵7]
思想純潔是馬克思主義政黨保持純潔性的根本,道德高尚是領(lǐng)導干部清正廉潔的基礎(chǔ)。習近平要求黨員和領(lǐng)導干部堅定理想信念,堅守共產(chǎn)黨人的精神家園,夯實黨員干部廉潔從政的思想道德基礎(chǔ)。要抓好思想理論建設,抓好黨性教育和黨性修養(yǎng),抓好道德建設,始終保持共產(chǎn)黨人高尚的品格和廉潔操守[8]。
此外,習近平德育思想的層次性表現(xiàn)為對青年學生、教師、共產(chǎn)黨人及黨的干部在德育標準的尺度上也存在差異性。
習近平在北京大學師生座談會上的講話強調(diào),青年要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昂诵膬r值觀承載著一個民族、一個國家的精神追求,體現(xiàn)著一個社會評判是非曲直的價值標準。”在他看來,核心價值觀其實就是一種德,既是個人的德,也是一種大德,就是國家的德、社會的德。國無德不興,人無德不立。
習近平對廣大教師也提出了殷切希望。2014年教師節(jié)前夕,習近平在北京師范大學看望教師學生時,提出了后來廣為人知的“四有好老師”標準,其中,“有道德情操”居于重要地位。
不僅如此,習近平對共產(chǎn)黨人和黨員干部提出了更高要求和更高標準。2012年11月17日,習近平在十八屆主要政治局第一次集體學習時的講話中談道:“理想信念就是共產(chǎn)黨人精神上的鈣,沒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堅定,精神上就會缺鈣,就會得軟骨病?,F(xiàn)實生活中,一些黨員、干部出這樣那樣的問題,說到底就是信仰迷茫、精神迷失?!?/p>
三、深刻領(lǐng)會和貫徹習近平關(guān)于德育教育“二性”化特征的論述具有重要的意義
習近平關(guān)于德育教育的階段銜接性特征的論述,為新時代社會主義學校德育教育指明了方向,使德育教育更具針對性。德育教育不能籠統(tǒng)開展,要充分考慮對象的差異性。對處于人生和學習的不同階段的人,教育的內(nèi)容和方式要有差異。根據(jù)對象的特點,因材施教,有的放矢。它明確告訴我們對中小學生及大學生應使用不同的德育教育方法,德育教育的內(nèi)容或側(cè)重點也有明顯的不同。這種階段銜接性的思想提高了德育教育的有效性和整體性。
習近平關(guān)于德育教育的層次性特征的論述,改變了以往德育教育的盲目性,將思想政治教育落到了實處,克服了長期以來德育教育的內(nèi)容超越現(xiàn)實和脫離現(xiàn)實的癥結(jié),真正做到了靶向給藥,循序漸進。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中蘊含的德育價值、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共產(chǎn)主義理想與信念等三個方面是習近平德育思想的三個層次,三者形成一個金字塔式的結(jié)構(gòu):最底層是根基,是德育思想的源泉,是中華文明幾千年來沉淀下來的寶貴精神財富,一刻也不能放棄;中間層次是當代我國公民必須堅守和踐行的價值觀,是實現(xiàn)“四個全面”戰(zhàn)略布局的指導思想,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和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行動指南;而共產(chǎn)主義理想與信念是最高層次的道德追求,這是共產(chǎn)黨的性質(zhì)決定的,是激勵黨員及干部積極向上、奮力拼搏的精神支柱,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和共產(chǎn)主義事業(yè)發(fā)展的需要。三個層次相互遞進,相互補充,相得益彰。如果將這種德育層次思想落到實處,就需要對不同職業(yè)、不同信仰、不同身份的人提出不同的要求,實施不同的教育。千萬不能把原本對黨員干部的要求套在普通群眾頭上,而應因材施教,有的放矢。只有這樣,德育教育才能避免假大空,才能扎根于改革開放的大地上,開出絢麗奪目的花朵。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德育思想直接服務于中國夢的偉大實踐。要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需要人民有理想有信念,有道德支撐。習近平積極倡導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中國夢的實現(xiàn)提供了精神源泉,為全黨和全國人民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提供了行動指南。如果理想信念喪失,人們就會感到迷茫,就會失去前進的動力和精神支柱。正是從這個意義上講,習近平一再告誡黨員和領(lǐng)導干部要廉潔自律,加強黨性修養(yǎng)和道德建設,樹立共產(chǎn)主義的遠大理想和堅定信念。習近平史無前例的反腐總是同黨的思想政治教育和道德教育結(jié)合起來展開的,因為只有思想純潔了,道德高尚了,才能從內(nèi)心構(gòu)筑起反腐的鋼鐵長城。
【參考文獻】
陳錫喜.平易近人——習近平的語言力量[M].上海: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2018:64-180.
習近平.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一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158-412.
中共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習近平關(guān)于黨風廉政建設和發(fā)腐敗斗爭[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中國方正出版社,2015:141.
中共中央宣傳部.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讀本[M].北京:學習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6:189-190.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十八大以來重要文獻選編(中)[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16:3.
習近平.做黨和人民滿意的好老師(2014年9月9日)[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6.
習近平.在十八屆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九次集體學習時的講話(2015年12月30日)[N].人民日報,2015-12-31.
習近平.在紀念朱德同志誕辰一百三十周年座談會上的講話(2016年11月29日)[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