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學英語教學德育教育中存在著教師缺乏德育的垂范作用、沒有合理利用德育資源以及英語課堂教學功利化等現(xiàn)狀,通過分析可知,這些問題的產(chǎn)生主要涉及教師教育行為欠缺德育、漠視德育教育素材、重智育而輕德育等原因。
關鍵詞:初中英語教學;德育教育;立德樹人
改革開放以來,國外的海量信息傳播到我國,但各種信息亟待接受者用思辨的眼光來去偽存真。而初中學生作為未成年人,思想品質(zhì)等還處在形成時期,極易受到不良思想的影響。因此英語教師在教學時應將培養(yǎng)學生良好思想道德品質(zhì)放在和聽說讀寫同等重要的位置上,兩者應該相互結(jié)合并促進。
教育的最終目標是培養(yǎng)人格健全的合格公民,為了達成這個目標英語教師也負有義不容辭的責任。本文就初中英語課堂教學中德育缺失的問題進行了思考和分析,并對這些問題的解決提出了相關的對策和建議。
一、 為何要在英語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
(一)課程標準的要求
英語教學的最終目的是培養(yǎng)德智全面發(fā)展的人,《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11年版)》指出,“語言既是交流的工具,也是思維的工具。學習一門外語能夠促進人的心智發(fā)展,有助于學生認識世界的多樣性,在體驗中外文化的異同中形成跨文化意識,增進國際理解,弘揚愛國主義精神,形成社會責任感和創(chuàng)新意識,提高人文素養(yǎng)?!苯淌谡Z言知識和培養(yǎng)學生的全面人格同樣重要。
(二)立德樹人的要求
《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fā)展規(guī)劃綱要》(2010~2020)第二章“戰(zhàn)略主題”中指出:“堅持德育為先,立德樹人,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融入國民教育全過程,并把德育滲透于教育教學的各個環(huán)節(jié)?!?/p>
立德就是指堅持德育為先,通過正面教育來引導人、感化人、激勵人;樹人就是堅持以人為本,通過合適的教育來塑造人、改變?nèi)?、發(fā)展人。立德樹人以師德修養(yǎng)為引領,以學生品德培育為教學重點,切實用理論的魅力和信仰的指引來培育全面發(fā)展的人。
(三)健全人格的要求
愛因斯坦曾經(jīng)說過:“一個人智力上的成就很大程度上取決于人格的偉大,這一點往往超出人們通常的認識?!币虼?,人格的形成和培養(yǎng)十分關鍵。在英語課堂教學中我們要通過教學來教會孩子做人做事的道理,不僅僅關注孩子的成績。這既避免了悲劇的發(fā)生,也對于孩子的健全人格發(fā)育有很大的好處。
二、 英語課堂教學中德育教育存在的問題
(一)教師缺乏德育的垂范作用
英語中有“Action speaks louder than words”的說法,但部分年輕英語教師穿著時尚,有的女教師經(jīng)常踩著很高的高跟鞋上班,顯得不太端莊大方,不契合人民教師的形象。還有些教師在使用課堂用語時隨意性較強,不利于初中學生道德情操的培養(yǎng)。還有些教師“言行不一”,比如在教授保護地球這課時還使用了大量的紙張來輔助教學。這使得課堂教授的內(nèi)容只停留在了口頭上,與保護地球的主題自相矛盾,使得教學效果大打折扣。
(二)教師沒有合理利用德育資源
現(xiàn)在的時代獲得信息很容易,但可謂“魚龍混雜,泥沙俱下”。學生們在接受信息的同時卻很難甄別信息,他們可能會懷疑老師和家長的話,但對自己的明星所說的話卻深信不疑。這個時候就需要老師來進行引領,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世界觀。比如在牛津初中英語9A Unit 4 Growing up的Task版塊學習到作者的爸爸總是把錢物捐給有需要的人,每個月定期去捐血甚至決定在死后把自己的遺體捐獻給醫(yī)學研究,學生們都竊竊私語覺得這種人不存在。如果老師不能很好地引導,學生們會質(zhì)疑而影響學習效果。老師可以舉白芳禮老人撿垃圾來供養(yǎng)大學生上學或者叢飛唱歌來資助貧困地區(qū)的孩子上學的故事來進行說明,這樣做可以有力地說明課文的真實性。教師也可以布置學生們閱讀《名人傳》《愛的故事》這樣的英語名著,使學生們潛移默化地接受德育教育。
(三)英語課堂教學功利化
現(xiàn)代人都追求效率,英語課堂也不能例外。教師和學生都希望能短期內(nèi)提高英語分數(shù),實現(xiàn)效益最大化。在這樣的課堂中學生們更像是“填鴨”,老師就像“飼養(yǎng)者”,學生們只能被動接受。雖然這樣的教學能取得高分,但是學生們對學習普遍不感興趣,沒有創(chuàng)造力。只有跳出單純追求成績的怪圈,才能為初中英語教學中開展道德教育提供良好的外部環(huán)境。
三、 英語課堂教學中德育教育的現(xiàn)狀分析
英語學科的核心素養(yǎng)包含了語言能力、思維品質(zhì)、文化品格和學習能力這四個維度。培養(yǎng)一個合格的未來公民,教師除了講授語言知識還應該向?qū)W生們傳遞平等、博愛等價值,例如對自然和人類的熱愛。在英語課堂教學中進行德育教育既是響應國家立德樹人的要求,也是適應學生們個人全面發(fā)展的內(nèi)在需求。在研究上述問題后,分析原因如下:
(一)教師教育行為欠缺德育
新課程明確指出:“教學不只是對學生知識的傳播、能力的培養(yǎng),也應在一定的目標宗旨下對學生進行思想美德的培養(yǎng),以使學生樹立正確的意識形態(tài)?!弊鎳磥淼慕影嗳艘欢ㄊ羌婢呶幕瘍?nèi)涵和高尚道德情操的,從這方面來說,學生的文化學習和德育教育同等重要。英語教師并不只是去教書,也要從事育人的工作。但在現(xiàn)實生活中很多英語教師并沒有意識到自身工作的重要性,沒有對學生們起到很好的引領和示范作用。
(二)教師漠視德育教育素材
英語課堂中德育教育的主要載體還是課本,以江蘇牛津初中英語為例,在課文除了有很多地道的語言外,也有和德育相關的內(nèi)容。學生們可以在學習語言知識的過程中學到很多和人文相關的內(nèi)容。
很多教師受到應試教育的影響,只關注了詞匯和語言點,沒有關注學生們情感和價值觀的培養(yǎng)。在英語課堂教學時,最后往往有討論,這是總結(jié)提升本課的環(huán)節(jié)。在這個環(huán)節(jié)中學生們可以進行頭腦風暴將學過的內(nèi)容和自己的觀點結(jié)合起來,總結(jié)提升。但很多教師覺得浪費時間,直接跳過此環(huán)節(jié)。缺少了思考的課堂就僅僅是語言知識的堆砌,毫無德育可言。
(三)教師重智育而輕德育
教育的核心任務是立德樹人,英語教師也肩負著義不容辭的責任。而成為一個合格的現(xiàn)代公民,智育和德育是并不矛盾的。但有的教師有模糊甚至是錯誤的概念,總是認為成績提高了,學生的道德品質(zhì)就不會差。還有的老師認為智育比較好操作,認真地備好、上好課就行;但是德育難以實施干脆直接跳過。
當下單純以分數(shù)來給學校排名的做法給學校和老師們壓上了沉重的“石頭”。所以老師們只有擠出一切時間來給學生上課,提高成績?,F(xiàn)在學校里學生對老師陽奉陰違現(xiàn)象屢禁不絕,更有甚者一些學生遇到別人需要幫助時表現(xiàn)出的冷漠讓人心痛。如北大錢理群教授所言,我們培養(yǎng)了一批“精致的利己主義者”,又怎能奢望這些學生長大后帶領國家和民族走向復興?國家的教育方針是培養(yǎng)“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的社會主義接班人,德是放在第一位的,所以在英語教學時進行德育教育就尤為重要而且刻不容緩!
四、 英語課堂教育中進行德育教育的途徑
現(xiàn)在的教育強調(diào)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發(fā)展,德育是核心素養(yǎng)中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并且滲透到學生全面發(fā)展的各個方面。英語課不僅是教授一種語言,而且也是信息的載體,英語老師應該把寓德于教提高到一定的高度。想要在英語課堂教學中進行道德教育,途徑如下:
(一)教師要言傳身教為學生樹立良好的榜樣
初中階段的學生正處于青春期,心智還不夠成熟。因此老師的言行都會對他們產(chǎn)生很大的影響,而初中英語教師在這方面更加有優(yōu)勢,可以帶頭在課堂培養(yǎng)學生們的高尚道德情操。平時在課堂中穿著得體,舉止大方,多使用禮貌用語并對學生們的好的舉止報以微笑,這樣的行為有利于營造寬松、民主的課堂環(huán)境。例如以身作則地主動關燈和不用的水龍頭,久而久之學生們也會形成這樣的習慣。在教授英語課文時,引導學生們愛祖國,愛家鄉(xiāng)。平時在教學中不辱罵、體罰學生;以說服教育為主并以高尚的人格影響學生。
(二)深入挖掘英語課內(nèi)外德育教育資源
英語教材都是按照話題進行編寫,每個話題都建立相應的德育資源包,這樣教師們可以按照自己個性化的教學來選擇資源。每個單元的課文也有很多可挖掘之處,挖掘得好會對英語教學起到很大的促進作用。以江蘇初中牛津英語為例在八下教材中就有“manners”這個單元,里面提及了在英國的社交禮儀。教師展示游客在景區(qū)游覽的不文明行為,讓學生們討論旅游時該如何做,這將對學生們的一生產(chǎn)生深遠的影響。
(三)重視情感教育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
為了讓學生們樂于在英語教學中進行德育教育,教師們應當調(diào)動一切方式。比如在初次見面時,老師可以主動地伸出手微笑著打招呼“Nice to meet you!”當學生們回答正確題目的時候,老師可以伸出大拇指說“incredible/fantastic/fabulous”。教師們也可以運用一些學生們喜歡的形式來進行德育教育,比如唱英文歌曲。一些歌曲旋律優(yōu)美,歌詞積極向上,學生們唱這些歌曲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五、 結(jié)語
《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11年版)》指出,“英語課程承擔著提高學生綜合人文素養(yǎng)的任務,即學生通過英語課程能夠開闊視野,豐富生活經(jīng)歷,形成跨文化意識,增強愛國主義精神,發(fā)展創(chuàng)新能力,形成良好的品格和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p>
根據(jù)課標要求我們作為教育者在初中英語教學中,不僅要關注學生們成績的提高,也要“教書育人”。首先增強自身的修養(yǎng),在教學過程中對學生們“言傳身教”,在教學過程中浸潤德育教育。然后要挖掘多種德育教育資源,讓學生們形成德育的意識。通過教學過程讓學生們陶冶情操,懂得正確地用英語同他人打招呼,以及恰當?shù)乜创伺c自然之間的關系,尊師愛友等等。最后,采取多種形式從英語口語、閱讀、寫作等多個角度入手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讓學生們愛上學習。
參考文獻:
[1]教育部.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1.
[2]葉萍.中學生德育缺失問題之成因及解決措施[J].高考,2018(10).
[3]曹剛.論在初中英語教學中滲入德育因子[J].中學生英語,2017(6).
[4]馮雙生.初中英語德育滲透心得[J].新課程,2017(5).
[5]馮玉環(huán).新形勢下初中英語德育教育的實踐與思考[J].教育管理與教育研究,2016(21).
作者簡介:
張凱,江蘇省南京市,南京外國語學校仙林分校中學部。